古代詩人勵志小故事
今天給大家講幾個關於古代詩人的勵志小故事,一起來看看吧。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閱!
:王維買藥
唐代著名詩人王維,年輕時不僅文才出眾,而且儀表堂堂。因此,許多名門望族、達官顯貴,都希望王維能成為自己的乘龍快婿,有的託媒前去說合,有的親自登門求親,但都被王維一一婉言謝絕了。
那年剛入冬,忽然下起雨來,天氣驟然變冷,王維受了風寒,感到有些發燒,身上難受,便去找郎中診治,郎中給王維開了幾味草藥,讓王維拿上藥方速去藥店買藥。
且說藥店的掌櫃有個獨女,名叫紫雲,芳齡二九,長得貌若仙女,精通詩詞聯謎,是鎮上有名的才女。
那天正巧掌櫃的有事外出,紫雲代父打理藥店。王維來到藥店,見紫雲雖非大家閨秀,卻別有一番風姿,一時竟看呆了。而紫雲卻不卑不亢,落落大方地問王維道:“公子有何貴幹?” 王維這才回過神來,連忙答道:“昨日偶染風寒,特買幾味草藥療疾,不知貴店有無?” 姑娘微微一笑,又問:“有藥方嗎?” 王維素聞紫雲頗有才華,決定試她一試,靈機一動,說:“來得慌張,藥方忘帶了。” 紫雲道:“還記得藥名嗎?” 王維說:“記得,頭一味是——酒闌宴畢客何為?” 紫雲不由一怔,但馬上明白過來:此人藉口買藥,實為前來考試姑娘我的才學。便將身子一扭,背對著王維,面對著藥櫥,道:“酒闌宴畢客當歸,當歸當然有了。” 王維一驚,暗暗欽佩紫雲果然才思敏捷,又說道:“夜深月黑路不迷。” 姑娘又馬上猜中,仍然背對著王維,以問作答:“„熟地‟要多少?” “再要百年美貂裘。” “„陳皮‟也有。” “還要夫婦偕白頭。” “„百合‟是新進的。” ……
王維被紫雲姑娘的才思折服了,一種愛慕之情油然而生。買藥回去之後,心裡久久平靜不下,覺得紫雲正是自己所希望的未來伉儷。但他不知道人家意下如何,又不便直接去問,決定重新試探姑娘一回,便提筆在紙上寫了一首詩,然後摺疊幾下,喚來書童,吩咐他道:“我方才前去買藥,買得少了,你拿上這個藥方,速去再買兩服來。” 書童來到藥店,言稱王公子派他前來買藥,說罷將藥方遞給了紫雲。紫雲展開一看——哪是什麼藥方?原來是一首謎詩: 二者缺一真可嘆,書房偏又無石硯, 金童身邊少玉女,晴天無日煩心添。 紫雲斟字酌句,原來是個四字成語:一見鍾鍾情。不禁兩腮飛紅,連忙假裝取藥轉過臉去,問書童道:“那位王公子叫什麼呢?” 書童忙答道:“就是大名鼎鼎的詩人王維呀!”
啊?原來他就是王維!其實,紫雲姑娘也對那個英俊瀟灑、才華不凡的買藥書生產生了愛意,一聽那人就是王維,心中更加歡喜,低頭一想,便對書童謊稱王維所買之藥本店已經不全,讓他明日再來。說罷也給王維回了首謎詩,然後疊好,讓書童帶了回去。 王維接到紫雲的回信,急忙展開看去—— 一月一日喜相逢,二人結緣去問僧, 竹林深處見古寺,伊剛張口人無蹤。 王維乍一看,頓時涼了半截,再一琢磨,不由會心地笑了。
:李白和孟浩然
唐玄宗開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李白乘船從四川沿長江東下,一路遊覽了不少地方。在襄陽今湖北襄樊,他聽說前輩詩人孟浩
然隱居在城東南的鹿門山中,特地去拜訪他。孟浩然李白的詩,大加稱讚,兩人很快成了摯友。孟浩然熱情地款待李白,並留他住了10多天。
公元730年陽春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廣陵今江蘇揚州,便託人帶信,約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漢市武昌相會。這天,他們在江夏的黃鶴樓愉快地重逢,各訴思念之情 。幾天後,孟浩然乘船東下,李白親自送到江邊。船開走了,李白佇立江岸,望著那孤帆漸漸遠去 ,惆悵之情油然而生,便揮就了這首《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首句點明送別之地是黃鶴樓,次句點明送別的時間是花開似錦的暮春三月,也暗示了這煙花美景將伴隨友人一路直到揚州。揚州當時是繁華之都,這時節肯定也是花團錦簇,春光爛漫。後兩句傳情達意,詩人將離別之情寄託在碧空與江水之間,言雖盡而意未盡,令人回味無窮,堪稱送別佳作。
:烏臺詩案
烏臺詩案是影響蘇軾一生的重大事件。
宋神宗在熙寧年間1068~1077重用王安石變法,變法失利後,又在元豐年間1078~1085從事改制。就在變法到改制的轉折關頭,發生了蘇軾烏臺詩案。這案件先由監察御史李定告發,後在御史臺獄受審。御史臺自漢代以來即別稱“烏臺”,所以此案稱為“烏臺詩案”。
1079年元豐二年三月,蘇軾被貶調湖州。貶調的原因是他不贊成王安石的新法。在奉調時,蘇軾依例向宋神宗上表致謝。本是官樣文章,但他知道自己被外放,是新黨作了手腳,於是在表中寫出了略帶牢騷的“知其生不逢時,難以追陪新進;查其老不生事,或可牧養小民”一句。朝廷的公報是固定按期出版的,相當於現在的官方報紙,蘇軾的文字照例惹人注意,這次謝恩表,使那些“新進”成了讀書人心目中的笑柄。
監察御史舒亶、御史中丞李定等人,舉出蘇軾的《杭州紀事詩》作為證據,說他“玩弄朝廷,譏嘲國家大事”,更從他的其它詩文中找出個別句子,斷章取義地給予定罪,如:“讀書萬卷不讀律,致君堯舜知無術”。本來蘇軾是說自己沒有把書讀通,所以無法幫助皇帝成為像堯、舜那樣的聖人,他們卻指他是諷刺皇帝沒能力教導、監督官吏;又如“豈是聞韶忘解味,邇來三月食無鹽”,說他是諷刺禁止人民賣鹽。總之,是認定他譏諷皇上和宰相,罪大惡極,應該處死刑。雖然他們都要蘇軾死,但神宗皇帝不願殺害他,只同意拘捕他,而且不同意蘇軾在進京途中關入監獄過夜。 朝廷在七月二十八日將蘇軾逮捕,八月十八日送到御史臺的監獄。二十日,正式提訊。此時任宰相的王珪,指出蘇軾歌詠檜樹的詩句:“根到九泉無曲處,世間惟有蜇龍知。”隱刺皇帝:“皇帝如飛龍在天,蘇軾卻要向九泉之下尋蜇龍,不臣莫過於此!”新黨指控蘇軾“大逆不道”,要置其於死地。十月十五日,御史臺申報蘇軾詩案的審理情況,其中有蘇軾數萬字的交代材料,查清收藏蘇軾譏諷文字的人物名單,計有司馬光、範鎮、張方平、王詵、蘇轍、黃庭堅等二十九位大臣名士。李定、舒亶等欲置蘇軾於死地而後快,但神宗一時舉棋不定:太祖早有誓約,除叛逆謀反罪外,
一概不殺大臣。 明代張路繪《蘇軾回翰林院圖》
蘇軾寫《獄中寄子由》說“夢繞雲山心似鹿,魂飛湯火命如雞”,無比悽慘。審訊者常對他通宵辱罵。巨大精神壓力下,蘇軾寫下了“與君世世為兄弟,再結來生未了因”的悲慘詩句。因為兒子蘇邁離開京城去別處借錢,把送飯的事交給朋友,但是忘了告訴朋友父子之間有約定:送飯只送蔬菜和肉食,若聽到壞訊息,才送魚去。巧的是這位朋友恰恰送去薰魚。蘇軾大驚,就給弟弟蘇轍寫了上面兩首訣別詩。詩作完成後,獄吏按照規矩,將詩篇呈交神宗皇帝。宋神宗讀到蘇軾的這兩首絕命詩,感動之餘,也不禁為蘇軾的才華所折服。加上當朝多人為蘇軾求情,王安石也勸神宗說:“聖朝不宜誅名士”,神宗遂下令對蘇軾從輕發落,貶其為黃州團練副使。轟動一時的“烏臺詩案”就此銷結,而蘇軾的這兩首“絕命詩”也廣為流傳開來。
- 古代詩人勵志小故事
- 香草該怎麼種植
- 關於激勵人生的句子
- 黃燜雞的做法有哪些
- 初二勵志的演講稿
- 最新珍惜糧食建議書範文
- 你知道世界上最小的狗是什麼樣子的嗎
- 計算機自動重啟是哪些原因造成的
- 關於感恩母校的記敘文作文
- 悲情的經典愛情語錄大全
- 除夕過年吃餃子的來歷是什麼
- 浮萍的養殖方法是什麼有哪些形態特徵
- 名人成功的故事大全
- 湘教版六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提升測試題及答案
- 有關朋友的英語作文帶翻譯
- 爸爸媽媽對幼兒園孩子說的話
- 寒假義務勞動表揚信範文
- 科目三百米加減檔考試技巧
- 華碩電腦老是自動關機如何解決
- 屬狗處女座的男生性格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