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員工勵志故事

  人生的工作之中,都需要相應的激勵。在這樣的動力之下,我相信,大家都能將手上的工作越做越好。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閱!

  :老闆眼裡好員工

  為什麼同樣上班、下班、交業績,有人總能贏得老闆青睞,升遷就像搭上直升梯;有人老坐辦公室冷板凳,升職加薪全無份?老闆到底都用什麼獨門眼光挑選接班人或提拔他眼中的幹才?

  我們請名企高管講故事,告訴我們哪些員工最讓他們感動。注意,那其實就是他們通常不會讓人知道的識人術。

  主動思考擔責任

  一天,一個員工敲開辦公室的門,交給我一份厚厚的檔案。他說:“這是最近幾次會議後,我對會上討論的幾個難點問題的思考總結,希望能對咱們近期開展的工作有幫助。”我一看,原來是我們正在研究的有關視訊資源的報告。裡面不僅分析了很多關鍵資料,還預測行業未來發展的幾種趨勢。仔細讀完,我發現有些方面正好是我想知道,但還沒來得及安排人去搜集的資料。這真讓我大為感動,我馬上對他刮目相看。

  這種部屬,讓我格外欣慰。這麼主動,不是聽做,而是比老闆交代的事再多做一點。能想到老闆前面,老闆還沒開口,就自動自發做足功課,還執行得那麼靠譜,將來鐵定前途無量。

  站好最後一班崗

  記得有一個下屬,在向公司提出辭呈到正式離開的一個月裡,每天仍然像他以前一樣,比規定上班時間早到,並先做好各項工作準備;加班也沒有怨言,每天都把任務完成後才走。都最後一個月了,還是照樣做好手頭上的工作,每天抽出時間指導接班的同事,他擔心新同事上手不熟,還把自己的工作流程和注意事項做成個完整的電子檔案。相關合作單位,他都一一打招呼,耐心地把新同事介紹給他們。一直到所有銜接工作都照顧妥當以後,他才放心離開。臨走,還交代大家,萬一發生任何問題,隨時可以打電話聯絡他。

  我看在眼裡,真是激賞。像這樣尊重公司又那麼專業的員工,我對他留下非常好的印象,以後任何人問我,我都會大力推薦他,有機會歡迎他隨時回來。

  不斤斤計較

  我的部門和另一個部門必須同時進行一個專案,大家討論時,有個員工突然說:“假如另外那個部門先得到這個專案,我們部門會怎樣啊?”我聽了特別不高興。

  我不喜歡在還沒開始做事前,就先盤算自己的利弊得失,猜測對方動機。我喜歡有正見、正覺、正思維的員工。做件事,就只要專心把事情做好,而不是先計算會為自己帶來多少好處。他的心思說明,他其實是一個只會把自己的利益放在團隊之上的人。

  別把問題丟給老闆

  有個下屬來找我,說他對眼前這個專案目標的定位不清楚,想問我的意見。我的臉一沉:“為了弄清楚這個目標定位,你除了跑來問我,還做過什麼?”他聽完以後,低頭想了片刻,說,“我知道該去做什麼了。”於是,他回去自己收集資料研究幾天,再來找我談的時候,馬上就理清了目標。

  做老闆的不怕下屬提問,就怕下屬不用腦袋。我喜歡他們把問題帶來的時候,同時也帶著目前的工作進度,和自己對問題的研究分析。哪怕想法還不成熟、不完善,也是你努力的結果,還可以幫老闆更清楚掌握進展狀況,討論起來也更有方向。更重要的是,遇到問題只會把問題推回給老闆,你想你還有上升空間嗎?

  推不動的員工會被淘汰

  最近,我給手下一位高階經理配了一名助理。這個助理不直接跟我工作,平時不常見面。有一天,公司開招標會,供貨商來講標。我走進會議室,發現那個助理早就來了,正坐在個角落玩手機。過了一會兒,她的直屬上司,也就是那位高階經理,捧著一大摞標書走進來,向與會的各位一個個分發。沒想到,那個助理還坐著一動不動,看著她的上司發文件。開完會,我就對那位高階經理說:“快換人吧。”就這樣一件小事,這個員工就被老闆一票否決。像算盤珠,撥下才動一動,老闆馬上請你走人。

  不知為不知

  我有個下屬,做事特別喜歡拍胸脯。這種態度不錯,但總沒法叫人放心,因為他老是沒等我把注意事項交代完,就立刻說“我明白了”。既然他已經表達請老闆不用再多說的意思,我還能往下說嗎?結果,交上來的東西都有問題。幾次以後,我就不再交代他做事了。恐怕到現在他都搞不清,為什麼他的表現機會越來越少。

  一個人自信固然重要,但自以為是就是有勇無謀。工作上,“不知道”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老闆交代的事,不管你聽明白了沒有,最好複述一遍,確認你真弄懂了,這可以幫你少走彎路,把事情做對。

  我很喜歡一個下屬,每次找他談事,他必定帶一個本子進來。無論我交代一個多大的計劃,或一件小事,他都會快速在本子上整理出“5個w和1個h”就是when什麼時間、where在哪裡、who誰、what做什麼、why為什麼,以及how怎麼做。然後,立刻理出一個簡單的完成時間表,跟我討論下一步細節。每次交代他辦事,我都非常放心——不必我親自動手,卻每個過程都在掌握中。能把一件龐大難掌握的事,拆分成一件件可控的小事,這種本領體現了他極強的工作能力,展現出他做事的縝密性和全域性性,真是讓我刮目相看。

  我最擔心的,就是交代的事石沉大海,有問題到截止期才突然爆發,想收拾殘局都來不及。我有個很得力的下屬,每週都會當面或通過電話,向我彙報兩三次。每次他來找我,必定帶著手頭正在忙的四五件事的六七個問題,找我討論。這樣,既不會一有問題就找我,耽誤我的時間,顯得他很無能,也可以讓我隨時知道進度和難點,萬一發生問題我也能及時解決。

  :懶惰的員工

  在渥太華有一個很豪華的賓館,裡面員工很多。有的員工每天都十分忙碌,像是有永遠都幹不完的活;也有些員工每天卻顯的很悠閒。

  這個賓館的老闆是一個推崇“懶惰”哲學的猶太人。賓館業務雖然繁忙,他卻整天逍遙自在。只要是別人能替他乾的事情他都吩咐別人去做,他絕不親躬。

  到了年終的時候,他讓賓館經理分別評選出10名最勤快和10名最“懶惰”的員工。

  老闆叫經理把10名“懶惰”的員工帶到他的辦公室。這些員工心裡七上八下,心想老闆肯定會讓我們滾蛋。但是他們萬萬沒想到,當他們進門後老闆卻對他們說道:“恭喜各位被評為本賓館最優秀的員工。”

  他們一個個被弄得“丈二和尚摸不著頭”。看著他們一個個目瞪口呆的表情,猶太人笑著慢慢解釋道:“據我觀察,你們平時看上去沒什麼事情做,顯的很懶。習慣總是一次就把餐具送到餐桌上,一次就把客人的房間收拾乾淨……一次就把工作幹完,討厭多走半步路,討厭做第二次。因而在別人眼裡你們整天閒著,在偷懶。但依我看,你們卻是用最快的速度和最好的質量完成你們的工作,‘懶’的不願意把精力浪費在沒必要的重複上。而那些勤快的員工呢,平時見他們整天忙忙碌碌,一件事情往往要跑上好幾趟,重來不在乎把力氣花在多餘的動作上,用更多的時間來完成和你們所做的一樣的工作,效果並不一定就好。”

  有人說二十世紀讓人變的最懶惰的發明就是電視遙控。也許正因為人的“懶惰”才使電視遙控得以出現。

  【大道理】:

  懶惰雖然是一種不好的習慣,但它也是創造的動力。

  巧於懶惰的人,腦海裡常常閃耀著創造的火花。

  :做公司裡最傻的員工

  提起楊麗,大家無不驚歎於她創造的升遷神話。高職畢業之後,在本科生雲集研究生成群的大公司從前臺接待做起,然後就以火箭般的速度,在三年內登上了部門經理的寶座。是突來的神力練就了過人的聰明?還是僥倖的好運?就我所知,她一直是公司裡最傻的員工。

  機會青睞最傻的求職者

  楊麗畢業那年,就業形勢已經嚴峻到連大學生都人人自危的程度。在撤下了幾十份求職信後,好不容易有一家公司有了迴應。楊麗進入了最後一輪考察:在人力資源部實習3天。部長留給楊麗一個任務,將公司去年的部分檔案整理歸類並在微機裡建檔儲存。

  然而,就在楊麗忙碌了1天之後,傳來了壞訊息,總公司緊急通知暫停招聘新員工。參加實習的其他學生紛紛跑到部長辦公室表示不滿,而楊麗還在成堆的檔案裡忙碌著。

  部長很客氣地說:“真不好意思,白讓你忙活了1天。快回家吧,你明天就不用來了。”

  楊麗站起身來,說:“沒什麼,只是這些檔案我都整理一半了,如果換成別人又要從頭開始。我明天再來,一個上午就足夠了。”

  第二天中午楊麗離開的時候,留下的是一排排裝訂好的資料夾和一間整潔的檔案室。

  兩個月後,求職屢屢碰壁的楊麗接到一個電話,是那位部長打來的,說現在公司邀請她前去應聘。

  在最沒有前途的崗位上閃光

  初入公司,學歷最低又沒有經驗的楊麗被安排去做前臺接待。在大家眼裡,這是公司裡最“垃圾”的崗位。

  楊麗毫無怨言,微笑著去迎接自己的第一份工作,用她的話說:“前途不是選出來的,而是做出來的。”上班第一天,她就換掉了那本破破爛爛的登記簿,扯下了髒兮兮的部門電話聯絡表,取而代之的是16開的大本,封面是自己列印的公司簡介。至於聯絡電話,她連續幾個晚上熬到11就熟記在心了。楊麗說自己的工作就要“問不倒,答得快”,不光是電話和房間號,有關公司的一切都要心中有數。

  一次,幾個新加坡客戶來洽談合作,楊麗安排他們在大廳稍等。客戶們坐在一起,談到對這個新合作伙伴的業績不太瞭解,楊麗主動上前把公司近幾年的銷售業績、市場份額、執行情況說得有條有理。等到銷售經理來迎接的時候,客戶們讚不絕口。

  老天不負有心人,一年之後,優秀員工的稱號和額外獎金破天荒第一次落在了楊麗這個“最傻”的前臺接待員頭上。

  把大家最敷衍的事情做到最好

  公司規定,每到年末,員工們都要寫一份年終述職報告。公司裡近千名員工都把這個舉動諷刺為最大的形式主義。所以,當楊麗開始一個字一個字地敲鍵盤的時候,老員工們說:“別傻了,從網上下個改改就得了。上千份報告老總會看?”

  楊麗沒有理會,因為她工作了一年,確實有很多感受。她想借這次機會把自己對公司現狀的看法和今後發展的建議詳細而完整地表達出來。

  幹是,楊麗每天晚上回到家,飯後第一件事就是衝到電腦前準備材料。一週之後,一本像時尚雜誌般的年終總結送到了公司辦公室。彩色封面上是公司的標誌和宗旨。正文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我的工作、我的看法和我的建議。每一部分都有詳細的資料和直觀的圖表,還用漫畫形式展示了公司存在的不良作風和浪費現象。

  遞交報告的3天后,老總把楊麗叫到辦公室,說“無論是你第一次來應聘,還是這次寫總結,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也許需要一個更合適的崗位,好好幹吧!”

  就這樣,這個公司裡最傻的員工,走上了職業生涯的高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