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人們勵志讀書的故事
無論你還是不是學生,都應該時刻讀書,有空的時候看些關於讀書的故事激勵自己讀書吧。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閱!
:徐特立的讀書故事
徐特立出生在1877年。青年時期,他就酷愛讀書,認為讀書可以“明人生之理,明社會之理”。18歲時,為了謀生,他在做醫生還是當塾師之間選擇了後者,從此開始了“一生都教書”的道路。然而,他白天教學生讀書,晚上自己還要去拜先生學本領,因為“自己明理了”,才能“把所明之理教給學生”。
徐特立讀書時很講究方法,積累了一套自學經驗。20歲的時候,他準備讀八股文,參加那時候的科舉考試。有一次,他步行80里路,跑到長沙城裡,拜訪有名的陳雲峰先生,想請陳舉人看看自己的八股習作寫得怎樣。老舉人看過他的八股文,下了一個評語:尚有“一隙之明”。接著問他:為什麼不讀書,而要讀八股?陳舉人耐心地告訴徐特立:明清科舉考試製度所規定的八股文形式死板,是束縛人們思想、維護封建統治的工具。半年之後,徐特立又去拜訪陳雲峰,陳舉人這次送給他一把扇子,並在扇面上題寫了一段話:“讀書貴有師,尤貴有書。鄉村無師又無書,但書即師耳。張之洞《書目答問》即買書之門徑,《輶軒語》即讀書門徑,得此二書,終生受用不盡。”徐特立非常高興,馬上跑到書鋪買了《書目答問》和《輶軒語》帶回家,當做自學指南。以後,他再也不做八股文了,而把“讀書貴有師,尤貴有書”牢記在心。後來回憶往事時,徐特立很有感觸地說:“我一生知道讀書的方法,就得益於那位舉人先生。”
讀古書很費時間和精力,徐特立從不貪多,他遵循著兩條原則:一是“定量”,一是“有恆”。比如《說文解字》中部首有540字,他每天只讀兩個,計劃一年讀完。他認為光貪多,不能理解和記憶,讀了等於不讀。他在教中學生的時候,也是這本書,要求學生每天課餘記一字,兩年學完,有些學生偏要星期六同時學6個字,結果,到默寫的時候,多半人都寫不出來。他說這就是“不按一定分量、不能保持經常學習的害處”。
“不動筆墨不讀書”是徐特立的一句名言。在湖南一師教書的時候,他發現一般學生都存在這樣一個問題:閱讀時貪多求快,不求甚解。他就把自己長期刻苦自學得到的經驗介紹給大家。他認為,不怕書看得少,只怕囫圇吞棗不消化。他教育學生,讀書要注意消化,要學會思考並評定所讀的書的價值。他教給學生,讀的時候,要標記書中的要點,要在書眉上寫下自己的心得體會和意見,還要摘抄自己認為精彩的地方。這樣讀書,讀一句算一句,讀一本算一本。那時,他的學生中實行這種方法最堅決、最有成績的是毛澤東。他幾年中就寫了幾網籃的讀書札記,文學和思想修養水平提高很快。
徐特立讀《聯共黨史》的時候,開始書店只出了上冊,他就買了一本閱讀。後來聽說有了蘇聯版本的上下冊,他就借了下冊抄讀,因為是節抄,就要做詳細分析後再抄,結果,他對於《聯共黨史》下冊的瞭解比上冊深刻。於是,他再回來把上冊節抄一次。由此,他又得出了一個結論:買書不如借書,讀書不如抄書,全抄不如摘抄。
1919年,43歲的徐特立已經是一位在湖南省頗有聲望的教育家了。但是,當他得知蔡元培、李石曾等教育家發起了留法勤工儉學運動時,又積極地加入了這個行列。許多人表示驚訝,但是徐特立是慎重考慮後才決定的。勤工儉學的宗旨是“勤於工作,儉以求學,以增進勞動者之知識”,徐特立很讚賞這個宗旨,他說:“我今年43歲,不覺就到44、45,一混60歲就來了。到了60歲,還同43歲時一樣無學問,這17年,豈不枉過了日子?這17年做的事情,豈不全無進步了?到了60歲時後悔,那更遲了,何不就從今日學起呢?”於是,他放下教師的架子,以一名普通的老年學生的姿態,和青年們一起奔赴法國,去學新知識、新本領了。
:列寧讀書
他讀起書來,對周圍的一切就理會不到了。有一次,他的幾個姐妹惡作劇,用6把椅子在他身後搭了一個不穩定的三角塔,只要列寧一動,塔就會傾倒。然而,正專心讀書的列寧毫未察覺,紋絲不動。直到半小時後,他讀完了預定要讀的一章書,才抬起頭來,木塔轟然倒塌……
這個故事說明,要想把書讀透、記牢,必須高度集中注意力。古人早就說過:“讀書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看不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有不到者乎?”
:毛澤東勤學
毛澤東十六歲時,父親要送他到湘潭縣城一家米店當學徒,指望兒子繼承家業,發家致富。但是,此時的毛澤東的志向並不在於剛地和金錢,他的眼界也不僅侷限於小小的韶山沖了。他要繼續深造,將來去幹大事業。恰在這時,毛澤東從表兄嘴裡得知,湘鄉縣有一所新式學校,叫縣立東山高等小學堂,在那裡可以學到新的知識。毛澤東十分高興,決心前去求學。為了說服父親,毛澤東求助母親,最後他和母親邀請舅舅、表兄和同族長輩以及私塾老師來家勸說,終於使父親改變了主意。1910年秋,十六歲的毛澤東自己揹著行李,離開生他養他的故鄉,徒步跋涉,到湘鄉縣立東山高等小學求學。臨行前,毛澤東心潮翻滾,思緒萬千,揮筆寫了一首言志詩:
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
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
這首詩氣魄巨集大;意蘊深刻,抒發了這個有志少年發憤圖強的遠大抱負和四海為家的廣闊胸懷,同時也表達了他對故鄉韶山的美好感情和對父老鄉親們的一片赤誠。毛澤東把詩夾在父親的賬簿裡,就挑著擔子上路了。
掌燈時分,毛澤東挑著行李擔子來到學校的大門口。他放下行李,輕輕叩響了大門上的銅環。看門人是一位老者。他斯斯文文地走出來,問明瞭毛澤東來意之後,非常遺憾地嘆了口氣,搖搖頭攤開兩手說:“孩子,你來晚了,入學考試已在兩天前結束了。”
毛澤東急忙說:“老先生,請你幫個忙想個辦法,我是湘潭的,為了投考,走了五十多里路,請你無論如何給想個辦法。”
老先生答應回去稟報校長。過了一會兒,他又出,把把毛澤東領進了門房,說:“剛才給校長說了,答應讓你補考。”說著又拿出文房四寶和試題,說:“你先看看,考慮考慮,我給你端個燈來。”說著,老先生就扭頭走了。
過了一會兒,老先生端著一盞燈回來,對毛澤東說:“燈端來了,你開始作題吧。”只見毛澤東拱了拱手,很有禮貌地說:“謝謝您!老先生,試題我已作完了。”
老先生一聽驚呆了,連忙拿起毛澤東的試卷,不住地贊漢:“奇才,奇才!”轉身就直奔校長室去了。校長李元甫接過毛澤東的試卷,只見毛澤東在試題《言志》答作中,以巨集偉的氣魄和豪邁的語言,闡明瞭自己求學救國的志願。李校長閱後,大加讚賞,高興地說:“我們學校裡錄取了一名建國人才!”在學堂裡,毛澤東學習刻苦認真,進步很快,學到不少中外文學、歷史、地理和自然科學知識。毛澤東以自己的真才實學博得了教員們的器重和賞識,但他還是覺得壓抑。
- 關於人們勵志讀書的故事
- 手機自身記憶體不夠用怎麼辦
- 黃桷蘭葉子發黃怎麼辦
- 九寨溝風光攝影攻略
-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飛機是什麼
- 石姓男孩屬雞取名的技巧
- 形容終於成功的名言句子精選
- 中學學生演講比賽主持詞
- 幼兒園致家長的一封信寒假
- 管理者如何提升溝通能力
- 市場推廣營銷策劃方案
- 汽車維修保養需要知道的小常識
- 十二星座女魅力排行榜
- 小學生英語手抄報的素材
- 新疆風景攝影作品合集
- 小學生環保手抄報的圖片大全
- 手機記憶體不足該怎麼去清理
- 中興手機記憶體不夠用怎麼解決
- 電腦開機黑屏了怎麼解決
- 區人大代表選舉方式有哪些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