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正能量小故事
很現實的故事,希望大家有所感悟。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閱!
:我們都來自塵埃
記得5年前的畢業前夕,我剛從臺灣旅行回來不久,心如蔚藍的大海那樣明亮,寂靜又不乏漣漪。
收拾好公寓裡的行裝,拖著足足70斤的行李準備從香港回內地。室友來機場為我送行時帶來一個飯盒,裡面裝著她做好的飯菜,說猜到我肯定什麼都沒吃。我們坐在機場的快餐店裡,她坐在我對面,看著我開啟餐盒低頭吃飯。也許是心裡有些許的遲疑和羞澀,我默默吃飯,把臉埋在垂下的頭髮裡。她伸手過來,輕輕將我的頭髮別到耳後去。這個細節我極為難忘,彷彿舊電影裡面的鏡頭一樣,憐憫而溫柔。很多年沒有被人這樣對待了,於是心中某一塊壁壘無聲地塌方,從此那處缺口變得柔軟。
想起之前我們在狹小的公寓裡喝梅子酒,徹夜長談直到天亮,而今天之後,我們誰都不知道還能否重逢,所以有那麼多無法說清的況味掩藏在笑顏背後。
那是我作為學生的最後一年,接下來是一個熱鬧的夏天,我做了一些選擇,去了一些地方,離開卻又迎來一些人。寫完了《塵曲》,出版之後做全國巡迴籤售,累或者其他考驗皆不算什麼,我獲得過的,是所有讀者真誠而溫暖的注目、祝福。在現場,面對那些澄澈的眼睛說著一些話,我好幾次忍不住眼眶一熱就哽咽起來。在見識過一些人與人之間關係的脆弱和冷漠之後,對於素不相識的我們,僅僅通過一些文字,便建立這樣不計得失的牽掛和熱愛,怎能不令人感動?
也許是一段高潮過去之後總有低谷,之後的大半年,我過得都不怎麼樣,也不能說什麼糟糕透頂,畢竟那離真正的人間痛苦還遠。連續的無所事事,迷茫,焦慮,一時間彷彿什麼都看不到了——後來我才知道幾乎每一個人都會經歷這樣一段迷茫期,或許稱之為“人生的霧月”更有詩意。生活給了我一些應接不暇的真相,但我不再有能力把它們傾訴出來。話越來越少,這應該是好事,是長大的一種跡象,一種表達欲的退化。所以再一次地,想起從前年少時,怎會有那樣多的話可說?學校生活那樣枯燥,怎會有那樣多的東西來寫?我已經想不通了。
但我始終不覺得“少年為賦新詞強說愁”有什麼可恥的,一切只是不到那個時候罷了。那些剛剛立春的生命,本來就沒有經歷過人生的大暑與霜降,等走過了,自然會道“天涼好個秋”。
與文字暫別,我給自己找了一份工作,像最普通的畢業生一樣為了每月2000元錢的工資奔波,擠早班車,下晚班,被使喚來使喚去。第一個任務是辦一張教授的出國考察審批表。表格只有一張紙,上面是基本情況和七個空白方框,我得找七個處的領導籤齊七個名字,再分別找他們隔壁的辦事員蓋齊七個章,然後再交給別的部門,像一個世博會上搜集印章的遊戲。花了一天終於蓋完了所有的章,我覺得我把未來五年的“您好”“請問”和“謝謝”都提前說完了。
暫別文字的那一年,像告別了戀人一樣,時常想念它。可能是因為七年之癢,也可能是因為我沒有勇氣足夠相信它,或者說相信我自己能拿它託以終生——儘管那是我的願望。
暫別不會是永遠。我之所以工作,就是因為我從來沒有,也不想讓寫作成為我的“工作”,當寫作成為工作,甚至成為生計,那幾乎會褻瀆了它吧。如果既不為了挽留他人的遺忘而寫作,又告別了出賣自己的傷處換取文字的時年,那就去接接地氣吧,撲進現實的塵埃裡,煉一顆丹心。太多事情,總要試試才知道是什麼滋味。情願低到塵埃裡去,是為了開出花來。
又到梔子花盛開的時節了。那是我最喜歡的花兒。母親在樓頂花園種的梔子在每個清晨盛放出溼漉漉的花蕾,她摘回一小札拿回家裡,滿屋都是清香。
它也是來自塵埃的。
:你盡有蒼綠,我猶有心意
活得認真是一種狀態,一時之間保持這種狀態容易,難的是一世保持這樣的狀態。大三的時候,看高木直子的《一個人住的每一天》,印象最深的是作者描寫自己為了當上插畫家,於24歲那年毅然辭去工作,隻身上東京。接下來,獨自在那裡生活了12年,其間有淚水,有寂寞。最難熬的時候,在父母的勸說下,她也動過放棄的念頭,可最後還是堅持了下來,最終成為日本首屈一指的繪本天后。那時,深切地覺得懷揣著小小的夢想上路真是漫長的旅途。
直到今時,回想裡面的細節,從爭取一個畫插畫的機會到週末窩在家裡為自己做一頓可口的飯菜,她人生的每一幅畫面都被描摹得認真細膩。
我想,這也許就是她能日復一日,在看不到未來的時候,仍堅守夢想的原因。她願意俯下身來親吻每一段時光,無論這時光盒子裡飛出來的是災難還是希望。我們大多時候,也能為自己的理想騰出一片空間,在這片空間的起點,你自由馳騁,充滿幻想,等到中點的時候,你已經感覺到疲憊。更為難堪的是,你並未因此得到相應的收穫。這時候,你會自怨自艾,停滯不前。很多人也就停頓在了此處,跨不到終點了。
你認真過,卻沒有能夠帶著認真走到最後。你總覺得你的認真是需要有迴響的,像是一枚硬幣落在地上,你渴望聽到它的迴音。可你忘了,這個認真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美麗的邂逅,若是庸庸碌碌,生命何來的繁花似錦?
L是我在鼓浪嶼遇到的朋友,那時候我們住在同一家青年旅社。因為是旅遊淡季,遊客不多,整個房間只有我們兩個人。當她拖著行李踏進房門的那刻,我就被她身上的光芒吸引了,她衝我笑,細細彎彎的眉眼,帶著一種欲說還休的溫婉。交談中,我得知她之前在深圳工作了幾年,已經做到了公司中層,現在她的男朋友畢業後留在了廈門,為了和男友待在同一個城市,她選擇了來到這裡。
我驚訝地問她,就不害怕以後會出現什麼不確定因素嗎?她沉吟片刻,說:因為對這份戀愛認真過,所以想帶著這份認真一直走下去,你不能因為未來的不確定就終止目前的一切。
後來,她拉著我興奮地說她在臺灣誠品書店買到了心儀許久的書,還有某部剛上映的電影裡令人心醉的臺詞。我看著她忽閃忽閃的眼睛,帶著少女般的嬌俏和明媚,突然間明白,當一個人對人世的一切懷有自信心和憧憬的時候,她就有了不懼怕的資本。這資本可能是你從書本中積累的,也可能是你帶著一顆靈動的心在路途中拾撿的……總而言之,在日復一日的相處過程中,它們融洽地化為你生命的一部分,使你成為主宰,從此豐富了你的閱歷,充盈了你的人生。當你懼怕夢想破碎、愛情變遷的時候,換一個角度看,你或許是對自己的人生存在猶疑,你並不確信自己能做得好。
無論是對待夢想,還是愛情,當我們有一股子認真勁兒的時候,哪怕是面對不確定的未來,也會帶著親切感,因為在沒有抵達未來的歲月裡,你依舊活得通透、圓滿。一個人去捕捉柔軟的風,一個人去仰望頭頂的雲,花草樹木都像是在微笑,萬事萬物都帶著和你契合的魅力,當你逐步發現周遭的好,當你的眼睛看得到盛放的美,你就已經感受到了自己存在的意義。孤獨存在,我們不避開;疲憊迎來,我們換一種方式,重新開始。在每一個憂鬱的日子,悄悄地念一首來自遠方的詩,把每一次駐足都當作是生命中最美的姿態。在懂得了這些之後,我才真正理解了黃碧雲那句話的意義:如果有一天,你湮沒在人潮之中,那是因為你沒有努力活得豐盛。
:青春,因為擁有夢想而美好
大學畢業那年,吃不完的告別宴和散夥飯,擁抱每個人,掉淚,喝醉,酒醒之後我才意識到真的要離開學校了。幾個大包裹,一袋一袋裝上計程車,那是我生活的全部重量。
不久後,我坐上開往北京的火車,開始了北漂生活,夢想著擁有一份滿意的工作,遇見一個一生一世的愛人,出版一本被很多人讀到的書,並且得到好評。
漂在北京,職場上打拼,起起伏伏,又離開,然後創辦了自己的公司。
創業比我想象的難,一路上邊走邊探索,帶著一支懷揣夢想的隊伍,肩挑重任,忙於瑣碎,疲於奔命。這條破釜沉舟的不歸路,剝奪了我所有的時間與精力,我揹負著沉重的使命和一隊人馬的未來。幾次以為快要撐不下去,差一點就要放棄的時候,最後都又倔強地挺了過來。
創業幾年,收穫了一些名利與虛榮,更多的是人情和歷練。壓力大時經常失眠,於是不睡了,在微博上自由自在地寫點經歷過或聽來的故事,打發不眠的時間。其實是用特別的方式減壓,並勉勵自己,扮演一個創造正能量的人。沒想到被一些人喜歡,留言說,每晚都等你的故事,不然無法入睡。只是感動,有點自嘲地覺得,當初自命不凡的我,現在竟然在微博上哄人開心。
沒有人記得我曾經多麼熱愛寫作,那才是我最初的夢想。為了第一本書能出版,我撐把單薄的傘,在出版社門口等那個約好的編輯到來,聽了幾個小時雨聲,一直到渾身透溼。
如今,有不少編輯因為微博故事找到我,想說服我出書:“相比微博上的快餐閱讀,傳統的出版物更有成就感,你應該自有分辨。”我拒絕,一天恨不得掰成兩天用,哪來的時間!
我當一個玩笑說給公司合夥人聽時,他反問:“為什麼不寫?這是我們青春的紀念。”
“現在出書會不會是一件譁眾取寵的事?”我內心害怕被人拿來比較,不想遭人詬病:看吧,耐不住寂寞,創業不得志,改為寫作賺錢?
朋友奚落我:“想多了,哪有那麼多人在意你,就當是紀念大家共同漂泊的歲月,整理成冊,人手一本,只為取悅自己嘛!”一句話驚醒我,我們從來都不是萬眾矚目的名人智者,只是個艱難又勇敢的同路人,有人看得起已是幸運,何必瞻前顧後地矯情呢?
於是克服了各種困難,埋頭寫作。不承想,那些青春時的疼痛、委屈、憤怒和絕望,竟然都變得雲淡風輕,我像個事不關己的旁觀者,認真地記述著過去發生的一切,柔軟又溫和——即使是經受痛苦和孤獨、迷茫與惆悵、詆譭和質疑……青春,也因為擁有夢想而無限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