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軻刺秦王優秀教案

  《荊軻刺秦王》的故事發生在戰國末期的公元前227年。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語文課文《荊軻刺秦王》優秀教案以供大家學習參考。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①瞭解荊軻刺秦王的歷史背景和過程,整體感知課文。

  ②掌握文言文中重要的字、詞、句解釋,提高翻譯能力。

  ③學會從人物的對話、動作、神態描寫入手,分析主要人物形象。

  2、情感與態度:正確看待荊軻刺秦王這一事件,學會歷史而辯證地評價人物。

  重點難點:評價歷史事件,分析人物形象。

  課時安排:五課時

  教學過程:

  荊軻刺秦王第一課時教案

  教學時間:

  一、匯入:詠 荊 軻

  風蕭蕭兮易水寒,秦王縱橫平趙燕。

  男兒有志紓國難,太子無奈求聖賢。

  家國重任擎一身,樊首輿圖封兩函。

  始皇倖存統四海,荊軻忠勇高雲天。

  二、背景介紹:《荊軻刺秦王》的故事發生在戰國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統一中國之前的6年。當時,秦已於公元前230年滅韓,又於公元前228年破趙秦滅趙是在公元前222年,秦統一六國的大勢已定。地處趙國東北方的燕國是一個弱小的國家。當初,燕王喜為了結好秦國,曾將太子丹交給秦國作為人質。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於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國。為了抵抗強秦的大舉進攻,同時也為了報“見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使悉反諸侯之地”;或者刺殺秦王嬴政,使秦“內有大亂”,“君臣相疑”,然後聯合諸侯共同破秦。荊軻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發生的。

  但事與願違,荊軻刺秦王失敗,秦大舉進攻燕,公元前222年滅燕。

  荊軻,春秋戰國時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齊國人,後遷居衛國,原叫莊坷,到了燕國以後,才叫荊軻,他喜歡讀書擊劍,結交名人勇士。課文中提到的擊築的高漸離,就是朋友之一。燕太子為了刺秦王,先找智勇雙全的燕國處土田光。田光覺得自己老了,無法完成太子丹的重託,便向太子丹推薦了荊軻。田光為了激勵荊軻,便自殺了。荊軻接受了任務,太子丹高興萬分,馬上封荊軻為上卿,精心奉侍……以後,就是課文記敘的情況。

  複習關於《戰國策》的知識:課文節選自《戰國策•燕策》。《戰國策》,是戰國末年和秦漢間人編輯的一部重要的歷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作者已不可考。最初有《國策》《國事》《短長》等名稱,經過漢代劉向整理編輯,始定名為《戰國策》。全書共三十三篇,分國別編輯,依次是東周一篇,西周一篇,秦五篇,齊六篇,楚四篇,趙四篇,魏四篇,韓三篇,燕三篇,宋、衛合一篇、中山一篇。所記史實從東周貞定王十七年前452年,到秦始皇三十一年前216年,共245年。反映了戰國時期各國政治、軍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動和社會面貌,著重記載了策土謀臣的策略和言論,也記述了一些義士豪俠不畏強暴、勇於鬥爭的行為。這部書記事寫人十分生動,語言犀利流暢,既有重要的史學價值,又有很高的丈學價值。原書沒有標題,課文題目都是後加的。

  三、整體感知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要求:

  ①根據“思考和練習”一的提示,將課文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段:自“秦將王翦破趙”至“遂發”寫行刺準備;

  第二段:自“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至“終已不顧”,寫易水訣別;

  第三段:自“既至秦”至“秦王目眩良久”,寫秦廷行刺。

  ②劃出疑難詞句。

 

  荊軻刺秦王第二課時教案

  教學過程

  一、匯入

  1、 聽錄音,正音正字

  徵zhǐ 卒cù 提dǐ 樊於wū期 夏無且jū

  拜謁yè 濡rú縷 變徵zhǐ 淬cuì火 忤wǔ視

  圖窮匕bì 見xiàn 八創chuāng 箕jī踞 揕chèn之

  偏袒tǎn 陛bì下 拊fǔ心 瞋chēn目 怒叱chì

  2、學生自讀課文。

  二、找學生讀,討論第一、二、三自然段疑難詞句。

  三、翻譯下列句子。

  微太子言,臣願得謁之

  秦王必說見臣:說,同“悅”。說見:高興地接見。

  樊將軍以窮困來歸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傷長者之意:窮:走投無路,猶如“追窮寇”之“窮”。古代缺少衣物錢財一般叫貧,不得志、無出路叫窮。困,困窘。樊將軍“父母宗族,皆為戮沒”,“秦王購之金千斤,邑萬家”,可見“窮困”。私:自己的事情。意:情意。全句意為。樊將軍因為走投無路來投奔我,我不忍心因為自己的事情而傷害了長者的心意。

  父母宗族,皆為戮沒

  將奈何,為之奈何?

  然則將軍之仇報,而燕國見陵之恥:被陵辱。

  此臣日夜切齒拊心也,乃今得聞教:乃,語氣副詞,錶轉折。教:指教。全句意為:而今才聽到您的指教。

 

  荊軻刺秦王第三課時教案

  教學時間:

  一、 找學生讀,糾正讀音。

  二、 討論“行刺準備”剩餘部分。

  三、翻譯下列句子。

  函封之:函,盒子。這裡名詞作狀語,表示“用盒子封”。全句意為,用盒子把它樊於期,之首封起來。

  乃為裝遣荊軻:於是整理行裝,派遣荊軻上路。

  今提一匕首入不測之強秦,僕所以留者,待吾客與俱:現在是拿著一把匕首進入凶險難測的強暴的秦國,我之所以停留,是因為等待我的外地客人和他一同去。

 

  荊軻刺秦王第四課時教案

  教學時間:

  一、找學生讀“易水訣別”部分,糾正讀音。並討論“易水訣別”部分。

  三、 找學生讀“秦廷行刺”部分,糾正讀音。並討論“秦廷行刺”部分。

  四、翻譯下列句子。

  願舉國為內臣,比諸侯之列,給貢職如郡縣,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廟:願意全國上下做秦國的臣民,燕王排在諸侯的行列,供應、貢獻、賦稅和郡縣一樣,只要能奉守祖先的宗廟。給jǐ,供應,供給。職:貢賦,賦稅。

  秦武陽色變振恐,群臣怪之:

  願大王少假借之:

  北蠻夷之鄙人:北方邊遠地區的少數民族人。蠻夷:古代泛指少數民族。鄙:邊疆,邊遠的地區。

 

  荊軻刺秦王第五課時教案

  教學時間:

  重點、難點的學習與目標完成過程

  一、研讀課文第一部分:

  1.荊軻刺秦王是在怎樣的形勢下發生的?課文寫當時形勢的語言有何特點?

  提示:奏軍破趙,勢如破竹,大軍壓境,燕國危在旦夕。課丈寫形勢,連用幾個動詞短語,以短促的語氣交代逼人的形勢,渲染了緊張、危急的氣氛。“盡收其地”的“盡”,寫出了秦軍之“強”,也應了太子丹“今秦有貪利之心而欲不可是也,非盡天下之地,臣海內之王者,其意不厭”的判斷。太子丹認為“秦兵旦暮渡易水”,“日已盡矣”,因而催促荊軻實施刺秦王的計劃,意圖抵抗秦軍的大舉進攻,同時也報“見陵”之仇。

  2.荊軻刺秦王的謀劃,表現了怎樣的性格特點?寫太子丹“不忍”,有何作用?

  提示:荊軻的謀劃抓住瞭如何見秦王這個關鍵問題。他提出用樊將軍首與督亢地圖為信物騙取秦王信任,具有超人的膽識和氣魄。他在太子心急如焚時才提出這個計劃,可見城府很深。太子“不忍”,反襯了荊軻智謀非凡。

  3.荊軻私見樊於期,為什麼能使樊於期慷慨獻身?

  提示:荊軻三問樊於期,首先從秦王的刻毒殘忍說起,動之以情,進行初步試探;進而從“解燕國之患,而報將軍之仇”方面曉之以義,引而不發,進一步觀察反映;在樊將軍急於知曉的情況下,他才和盤托出行刺打算,徵詢意願。荊軻膽大心細,自知知人,對樊將軍有著深刻的瞭解。荊軻捨身取義的精神,更使樊將軍激動得“偏袒扼腕而進”。樊將軍自刎獻身,既表現了他的義勇剛烈,也表現了對荊軻的理解與信任。

  4.太子丹求“天下之刮匕首”並“以藥淬之”、“令秦武陽為副”為何略寫?

  提示:不是主要情節,因而只作必要的交代。詳略得當,剪裁合理。

  5.荊軻怒叱太子的原因是什麼?顯示了什麼性格?

  提示:荊軻“有所待”,遭到太子的猜疑。太子的不信任對俠義之土來說,無異於人格侮辱。“士可殺而不可侮”。荊軻忍無可忍,怒叱太子,顯示了剛烈的性格。

  小結:第一部分寫行刺秦王的準備工作,包括商議計謀、求取信物、準備匕首、配備副手、怒叱太子五個場面,其中荊軻與太子丹有三次分歧。這些分歧既表現了荊軻的足智多謀,果敢勇決,也暴露了太子丹浮躁多疑、謀事不周的弱點。

  二、研讀課文第二部分:

  自讀課文第三部分,思考:

  1太子及賓客為什麼“皆白衣冠以送之”?

  提示:與荊軻永訣,激勵他冒死行刺,不負重託。

  2 音樂描寫有什麼作用?

  提示:表現荊軻的思想感情,渲染悲壯的氣氛。

  作者是怎樣描寫易水訣別這一場面的?

  提示:①抓住特點:如對送行者的描寫,抓住“白衣冠”這個特點;②突出重點:在眾多的人物中,重點寫荊軻;“既祖,取道”略寫,重點寫慷慨悲歌;③顧及全面:太子、賓客、高漸離、士等在場人物都顧及到,而且通過寫“士皆垂淚涕泣”“士皆?目,發盡上指冠”渲染淒涼悲愴的氛圍和同仇敵汽的氣勢;④有條不紊:人物活動按時間順序描寫;⑤結合寫景:“風蕭蕭兮易水寒”,給人以身臨其境的感覺。

  小結:易水訣別,表現了荊軻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

  三、研讀課文第三部分:

  自讀課文第三部分,思考:

  1秦廷行刺這一部分可分幾個層次?

  計見秦王11—13自然段顧笑武陽14自然段

  秦廷搏擊15—17自然段倚柱笑罵18自然段

  遇難去世19自然段

  2作者是怎樣描寫這一驚心動魄的場面的?

  a.通過鬥爭雙方的動作描寫,展示生死搏鬥的曲折過程:荊軻“取—奉—發—把—持—??—逐—提”,主動進攻未遂,仍進行最後一次努力;秦王“驚—引—起—拔—走—擊”,由驚慌失措轉為有效反擊,動作描寫,層次分明。

  b.通過語言、神態、表情描寫,栩栩如生地刻畫人物形象。荊軻“顧笑武陽,前為謝曰”、“知事不就,倚拄而笑,箕踞以罵”,讀之使人如見其形,如聞其聲。

  c.運用間接描寫的方法渲染氣氛,襯托荊軻的英雄形象。寫“年十二”就殺人的秦武陽“色變振恐”,襯托荊軻鎮定自若;寫秦王“恐急”,“群臣驚愕”,“盡失其度”,“不知所為”,襯托荊軻英雄虎膽,威懾秦廷;最後荊軻事敗身亡,秦王仍“目眩良久”,這寥寥數語,從反面襯托了荊軻的威武壯烈。

  四、完成課後第四題

  提示:應該怎樣評價荊軻刺秦王的行為?

  荊軻刺秦王,是反抗強暴的正義行動,而秦統一六國是歷史發展的趨勢,這是個人或少數人的願望改變不了的,所以只能以悲劇告終。荊軻刺秦王就與歷史發展過程中的消極因素作鬥爭來講,這場鬥爭具有合理性;就整個歷史發展過程程序來講,它有著很大侷限性。

  對荊軻的評價,歷來見仁見智。北宋蘇洵非議荊軻“始速禍焉”。南宋鮑彪說“軻不足道也”。朱熹認為“軻匹夫之勇,其事無足言”。但肯定荊軻的人也很多,第一個是司馬遷,《史記•刺客列傳》結尾說:“其立意較然,不欺其志,名垂後世,豈妄也哉。”左思的《詠荊軻》稱頌他“雖無壯士節,與世亦殊倫”,“賤者雖自賤,重之若干鈞”。陶潛說他“其人雖已沒,千載有餘情”。近代龔自珍讚揚他“江湖俠骨”。評者大都認為,荊軻雖不懂得以一人之力難以挽狂瀾於既倒的道理,也不懂得秦帝國統一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但他不畏強暴、不怕犧牲,在國家多事之秋挺身而出、不避艱險的精神和氣概還是值得稱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