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課前演講稿大全

  做好準備總沒錯,為了面對隨時可能來的點名,還是儘快做好即興演講的準備吧,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幾篇,希望能幫到你喲。

  篇一

  對於西藏,最不好描述的,就是她的陽光。說她燦爛,但怎樣的程度才算是燦爛?說她明媚?但怎樣的亮度才算是明媚?是的,燦爛和明媚這樣的詞,過分通俗,實在一般,用這樣的詞彙去描述西藏的陽光,顯然是愧對了那輪充滿了雄性風采的太陽。在被西藏的陽光晒得發紅時,晒得發黑時,照射得完全睜不開眼睛時,我才覺得這陽光是那麼剛烈,那麼威猛。她是一種光的傾瀉,光的奔騰,光的瀑布,從九天之上,狂野地飛瀉而下,將一個遼闊的青藏高原,照射得山是山,水是水,樹是樹,草是草,一點不黏糊,絲毫不朦朧,沒有暗角,惟有亮堂、清晰、分明,使人寧靜,也叫人瘋狂。

  在西藏的陽光下,我就想喊,想吼,或者是胡亂狂叫,而且聲音是越大越好,最好是在峽谷間撞出金屬般回聲,最好是經久不息,讓這歇斯底里的狂叫聲,梭子一樣在密密麻麻的光線中穿來穿去,織一條光與聲的哈達,獻給這個世界屋脊和她的民族。就想大聲唱歌,讓飛出胸膛的歌聲被這陽光晒亮,晒紅,晒得像一匹野性十足的棗紅馬,在山野間賓士,在曠野裡揚鬃,給西藏高原留下一串心靈之馬激越的蹄音。

  在如此明麗的陽光下,談戀愛,與心愛的人兒在一起,總有一種彼此擁抱著滾過整整一面山坡的衝動。是的,在西藏,沒有摟抱著戀人滾過幾次山坡,這哪裡夠得上熱烈,稱得上愛情?因此,藏民族的愛,陽光一樣強烈,陽光一樣亮堂,陽光一樣熾熱。在這樣的愛中,什麼山盟海誓,什麼卿卿我我,就顯得文弱,變得萎靡,惟有陽光一樣熱烈與燦爛的愛,才配這高原,才會有高原人的風采。

  在剛烈而威猛的陽光裡,就是再萎靡、再猥瑣的靈魂,也會被晒得強健與粗獷。所以,那些藏族漢子,全都那麼健壯,像鬆,像塔,像大山,與他站在一起,立即感到矮小、單薄、寒磣,就暗暗怨恨自己為什麼不是藏族人。而那些藏族姑娘,全都那麼健美,她們臉蛋上的高原紅,像霞,像火,像太陽,衝著你一笑,立即感到無限的溫暖,不盡的熱情。面對著粗獷而又厚實的藏族人,就覺得西藏的陽光是一把刻刀,一定要刻出這樣一個人種,才足以匹配西藏,才足以立足高原;就覺得西藏的陽光是補品,惟有祖祖輩輩都被她補著,才有這樣的血統,才有如此的強健;就覺得西藏的太陽是一個巨大的噴頭,噴出那麼多陽光雨,把偌大一個西藏高原,洗得明淨,洗得透亮,讓人一看,就透著心窩地舒暢。

  在西藏的陽光裡,那些山,鋼藍;那些樹,翠綠;她的空氣,沒有浮塵,吸上一口,淤積在肺腑深處的濁氣,立即被蕩盡。她的河流,那麼清澈,那麼明淨,每一朵浪花都晶瑩得脫俗,每一層波浪都透明得純真,那些旋渦,迴旋著的似乎不是水,而全是明淨、清澈、鮮亮等等這樣一些詞彙。在這樣的環境裡,藏民族的房子,就顯得尤其豔麗和華貴。那些房屋,幾乎所有的窗戶都是大紅色的,被陽光一照,那一個個紅色的窗戶就像是一個個相框,站在房子外看,它裡面鑲嵌著藏族姑娘甜美的笑臉;站在房子裡看,它裡面鑲嵌著雪域高原的風光。在這個相框裡,牛羊在遠處的山坡上吃草,河流在它們的身邊靜靜地流淌,那些翠綠得淌汁的樹葉,在微風中悠然地輕搖著,像在舞蹈,像在歌謠,又像在述說。而那遠處的人家,就成了這個相框裡的風景之一,依然是紅紅的窗戶,紅紅的房簷,紅紅的廊柱。因此感到,這邊山坡的藏家與那邊山坡的藏家,就彼此成為風景,你看這邊的房子是那麼豔美,我看那邊的房子還是那麼豔美。在如此豔美的相框裡,藏族人,就世世代代繁衍與生息,直到永遠。

  最使人感到神聖的,是陽光下的寺廟。那些寺廟,或是在山凹裡,或是在山坡間,或是在山頂上,無論在哪裡,全都是那麼莊嚴、肅穆、寧靜而聖潔,而且十分透亮與醒目。在晨曦中,當整個高原還是一片黛青色,而寺廟就已經非常明亮了,它潔白的牆、硃紅的窗、五彩繽紛的簷,似有聖光,又像有神韻,以一種“萬綠叢中一點紅”般的燦然,吸引著心靈,呼喚著靈魂。而在黃昏中,從雲霞裡射出的夕光,奇就奇在正好照射在寺廟上。這時候,寺廟的四周,沉靜下來了,幽暗下去了,呈現出一片寧靜的墨藍。在無邊的墨藍中,惟有寺廟,光輝得像在燃燒,明亮得像在雄渾地唱著一曲不朽的聖歌。望著此刻的寺廟,就覺得它與陽光融為一體了,或者,是太陽派來的使者,是神靈獻給西藏的靈魂,否則,它就沒有這麼耀眼,沒有這麼光亮,就不會如此地靈光四射,輝耀蒼茫。在這一刻,我終於明白,那一代又一代的朝聖者,為什麼要跋涉千山萬水來朝拜心中的聖地,因為這明淨、這透亮、這輝煌,是天堂裡才能有的,走向天堂,其實就是走向明淨與輝煌。

  在太陽完全沉下去後,天空中依然還有餘光,這時候,站在遠處瞭望,那山崖上寺廟的剪影、經幡的剪影,是暗紅色的,像遠夢,像聖歌,像凝固的鐘聲,又像聖者的背影,或者像天堂的幻影。望著寺廟和經幡的剪影,心頭的浮躁就被抹去,血管中的慾望就徹底沉寂,剩下來的,只有神聖與莊嚴,滿當當地裝滿心靈。這樣的時刻,不願離去,只想坐在剪影的對面,遙遙相望,靜靜地想,深深地去感受、去領悟、去發現……西藏的陽光勾勒出的寺廟與經幡的剪影,雄渾、蒼茫、悠遠、厚重而又深邃,潛心讀上一個黃昏,就足以影響漫長的一生。

  如果說陽光是因為有物體的折射才變得有意義,那麼,西藏的陽光如此地光亮,是不是因為她的山、水、人本來就明淨得如鏡子,所以才使得這裡的陽光無比地燦爛與輝煌?如果就是這樣,那麼,朝拜山,朝拜水,朝拜神,其本義就是在朝拜太陽。

  是的,世間的一切朝拜,歸結攏來,就是在朝拜光明,而太陽就是光明的象徵。在西藏這塊土地上,無論是土著民族,還是來自於遠方的遊人,她的陽光,總會使人感到神聖,總能把人變得神聖……

  篇二

  劉先生出生於1970年的初春。

  劉先生出生在農村,排行老二,家中的長子。

  劉先生從小不是那種安靜的孩子,他的不安分,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劉先生最偉大的壯舉是在小學開學的第一天,老師問起誰當班長時,他第一個把手舉到老師鼻子下面而且喊得最響亮,從此,劉先生經歷了小學六年的班長生涯。

  他看著全班上自習,坐在講臺老師的位子上拿著教鞭,專門敲抬頭或說話的人,別人都交作業的時候他卻一個字都沒寫;學校組織一起去挖地瓜,他偷跑出去耍,別人都把自己的籃子裝的滿滿的往回走,他擔心被捱罵就就跑別人地裡偷一籃子;小時候村裡放電影,他因為太小家人不讓他去,他就點著煤油燈跑到地瓜窖裡把所有的地瓜刻成自己喜歡的形狀;在上課的時候看到別人認真聽講就偷偷捏別人;在別人家的草垛裡點鞭炮;夏天的中午趁別人睡覺偷跑到河裡洗澡;每個星期不是砸破個碗就是砸破個盆子…這些都是常事。

  那時候劉先生的母親整天到別人家裡道歉,劉先生也免不了一頓打,但都是過了就忘。

  後來,劉先生慢慢長大了,不再是那個調皮搗蛋三天兩頭上房揭瓦的孩子了。

  再後來,劉先生的父親要退休了,劉先生就去接了他父親的班。

  那一年,劉先生十六歲。

  對於一個十六歲的孩子來說,每天騎自行車走20裡的路兩個來回,走出的村莊,外面是另一個世界。每天任命的從最基礎的學起,幹又髒又累的活,劉先生無數次拽著母親的胳膊喊著不想去了,他的母親心疼的摸著他的頭說:“傻孩子,接班是件多麼好的事情。”

  那時候,劉先生一米七五的個頭,還不到一百斤。

  ,劉先生一家搬到了城裡。

  池女士從小在城裡長大,家裡的小女兒,因為長得漂亮所以經常有媒婆上來說媒,她因為不想那麼早嫁人就一直拒絕著,最後還是在她母親說了一句“要不去看一次吧”獨自一個人去了。

  就是那一次,她認識了劉先生,池女士懷著沒成的心,結果就成了。

  1994年,劉先生與池女士舉行了結婚典禮。

  1995年,他們有了第一個女兒。

  女兒出生的那一天,劉先生哭著對自己的小姨說:“小姨,我終於要當爸爸了。”

  後來,我見過劉先生年輕時的照片,又高又瘦,帥得很,他那高高的鼻樑是一代一代遺傳下來的。

  劉先生喜歡唱歌,他依舊改變不了那愛出風頭的本性,在早些年街頭唱歌時,他都是第一個報名。劉先生還寫得一手好作文,文鄒鄒的語言,形象的很,我想也許當年他就是用那些文鄒鄒的語言把池女士哄來的。

  劉先生一直喜歡打籃球,在前些年,經常下了班跑去打籃球,最後都是在夜幕降臨的時候,池女士把他從籃球場拽回家。

  小時候每次我纏著他帶我出去玩的時候,他都在最後帶我去趟籃球場,可我從小就不喜歡這些球類,為了哄我去,他每次都給我買一面小紅旗和一個紅色的哨子,在他打得大汗淋漓的時候,我就站在一旁傻乎乎的揮著小紅旗,吹著哨子,時不時的喊兩聲“爸爸加油”,劉先生說那個時候他超級得意。

  在很多年前某個夏日的晚上,劉先生牽著我的手回家,那天晚上的天空很恐怖,密密麻麻的星星,厚重的雲,像一張大網,把我們覆蓋。我抬頭說:“爸爸你看,天上那麼嚇人。”劉先生捏了捏我的手說:“有爸爸在,不用害怕。”那句話,我今生難忘。

  小學時學校開家長會,要求每位家長給孩子寫一封信,所以的家長都以“孩子”為開頭,只有劉先生的開頭是“我親愛的女兒”。

  在我五年級的那一年,劉先生有了她第二個女兒。

  妹妹幾個月大的時候,劉先生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她,幾天以後,在隔壁寫作業的我哭得驚天動地,拼命地喊他偏心眼,只疼妹妹不疼我了,從此以後,劉先生下班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我的房間。

  後來,我們就一天天在長大,劉先生和池女士一天天在變老。

  劉先生一直責怪我沒有疊被子的習慣,形容我的床就像被炮轟了一樣,每次說起的時候我總是以“晚上睡覺還要睡覺幹嘛還要疊被子”為理由然後被他的“那你早上吃飯中午和晚上為什麼還要吃飯”反駁的無話可說。

  然後劉先生就每天幫我疊被子,早上一次,晚上下班一次。

  我賴床,每次我和劉先生恰巧一起放假的時候他就跑到我房間去唱歌,撓我腳心,知道我氣得在床上打滾他才肯笑著出去。

  就這樣,我的生命中到處佈滿了劉先生的腳步,凡是我走過的地方都跟隨者他的氣息,我愛他,同時也怨過他。但他依舊是我的劉先生,那個在每個下雨的晚上站在離校門口最近最顯眼的地方的劉先生;那個給不會做飯的我做炸醬麵的劉先生;那個每次在我和池女士吵架的時候忙著來回勸和的劉先生。

  他曾在我最叛逆的時光寫下這麼一句話“迷途的羔羊快回家,狼有反哺之意”,他說青色的果子還沒熟是酸的,它應該呆在枝丫上接受歲月的洗禮。

  從調皮搗蛋的童年,到早早步入社會的少年,到青年,到壯年。劉先生還是成為了一個有責任心的好爸爸,好丈夫。

  劉先生曾經說過:“我為我有兩個女兒而感到驕傲。”

  劉先生,我也為我有你這樣一個爸爸而感到驕傲。

  篇三

  我喜歡雨,無論什麼季節的雨,我都喜歡。她給我的形象和記憶,永遠是美的。

  春天,樹葉開始閃出黃青,花苞輕輕地在風中擺動,似乎還帶著一種冬天的昏黃。可是隻要經過一場春雨的洗淋,那種顏色和神態是難以想像的。每一棵樹彷彿都睜開特別明亮的眼睛,樹枝的手臂也頓時柔軟了,而那萌發的葉子,簡直就起伏著一層綠茵茵的波浪。水珠子從花苞裡滴下來,比少女的眼淚還嬌媚。半空中似乎總掛著透明的水霧的絲簾,牽動著陽光的彩稜鏡。這時,整個大地是美麗的,小草似乎像復甦的蚯蚓一樣翻動,發出一種春天才能聽到的沙沙聲。呼吸變得暢快,空氣裡像有無數芳甜的果子,在誘惑著鼻子和嘴脣。真的,只有這一場雨,才完全驅走了冬天,才使世界改變了姿容。

  而夏天,就更是別有一番風情了。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熱烈而又粗獷。天上聚集幾朵烏雲,有時連一點雷的預告也沒有,當你還來不及思索,豆粒般的雨點就打來。可這時雨也並不可怕,因為你渾身的毛孔都熱得張開了嘴,巴望著那清涼的甘露。打傘,戴斗笠固然能保持住身上的乾淨。可光頭澆,洗個雨澡卻更有滋味,只是淋溼的頭髮、額頭、睫毛滴著水,擋著眼睛的視線,耳朵也有些癢嗦嗦的。這時,你會更喜歡一切。如果說,春雨給大地披上美麗的衣裳,而經過幾場夏天的透雨的澆灌,大地就以自己的豐滿而展示它全部的誘惑了。一切都毫不掩飾地敞開了。花朵怒放著,樹葉鼓著漿汁,數不清的雜草爭先恐後地成長,暑氣被一片綠的海綿吸收著。而荷葉鋪滿了河面,迫不及待地等待著雨點和遠方的蟬聲,近處的蛙鼓一起奏起了夏天的雨的交響曲。

  當田野上染上一層金黃,各種各樣的果實搖著鈴鐺的時候,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母親,顯得端莊而又沉思了。這時候,雨不大出門。田野上幾乎總是金黃的太陽。也許,人們都忘記了雨。成熟的莊稼地等待收割,金燦燦的種子需要晒乾,甚至紅透了的山果也希望最後的晒甜。忽然,在一個夜晚,窗玻璃上發出了響聲,那是雨,是使人靜謐,使人懷想,使人動情的秋雨啊!天空是暗的,但雨卻閃著光;田野是靜的,但雨在傾訴著。頓時,你會產生一脈悠遠的情思。也許,在人們勞累了一個春夏,在收穫已經在大門口的時候,多麼需要安靜和沉思啊!雨變得更輕,也更深情了,水聲在屋簷下,水花在窗玻璃上,會陪伴著你的夜夢。如果你懷著那種快樂感的話,那白天的秋雨也不會使人厭煩。你只會感到更高邈、深遠,並讓淒冷的雨滴,去純淨你的靈魂,而且一定會遙望到在一場秋雨後將出現一個更淨美、開闊的大地。也許,到冬天來臨,人們會討厭雨吧!但這時候,雨已經化妝了,它經常變成美麗的雪花,飄然蒞臨人間。但在南國,雨仍然偶而造訪大地,但它變得更吝嗇了。它既不傾盆瓢潑,又不綿綿如絲,或淅淅瀝瀝,它顯出一種自然、平靜。在冬日灰濛濛的天空中,雨變得透明,甚至有些乾巴,幾乎沒有春、夏、秋那樣富有色彩。但是,在人們受夠了冷冽的風的刺激,討厭那乾澀而苦的氣息,當雨在頭頂上飄落的時候,似乎又降臨了一種特殊的溫暖,彷彿從那溼潤中又漾出花和樹葉的氣息。那種清冷是柔和的,沒有北風那樣咄咄逼人。遠遠地望過去,收割過的田野變得很亮,沒有葉的枝幹,淋著雨的草垛,對著瓷色的天空,像一幅乾淨利落的木刻。而近處池畦裡的油菜,經這冬雨一洗,甚至忘記了嚴冬。忽然到了晚間,水銀柱降下來,黎明提前敲著窗戶,你睜眼一看,屋頂,樹枝,街道,都已經蓋上柔軟的雪被,地上的光亮比天上還亮。這雨的精靈,雨的公主,給南國城市和田野帶來異常的蜜情,是它送給人們一年中最後的一份禮物。

  啊,雨,我的愛戀的雨啊,你一年四季常在我的眼前流動,你給我的生命帶來活躍,你給我的感情帶來滋潤,你給我的思想帶來流動。只有在雨中,我才真正感到這世界是活的,是有歡樂和淚水的。但在北方乾燥的城市,我們的相逢是多麼稀少!只希望日益增多的綠色,能把你請回我們的生活之中。

  啊,總是美麗而使人愛戀的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