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關於理想的演講稿

  我們每個人都從幼年一步步走向成熟,就像沿著一條河流逆勇而上。沒有理想,你甚至連生命中的河流都沒有,那麼關於理想,有沒有什麼好的演講稿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幾篇關於理想的大學演講稿,希望能幫到你喲。

  關於理想的大學演講稿篇一

  木雕流金,歲月如梭。夕陽餘暉如你羞怯似醉,雨打蕉葉又瀟瀟了幾夜。往日如煙,柔情似水。孰不知那朝霞下的潺潺溪水還是那夜色下的小橋屋簷,都因為夢的存在渲染上了金色,嘆歲月如刀悲白髮留不住風華。縱有雄才大略,熱血滿腔,指點江山;卻難免力不從心,蕩氣迴腸。

  折柳相送,東瓶西鏡,恨不相忘。衣帶漸寬,徒徒憔悴。情字何解,怎麼落筆都不對,手書無愧無懼人間是非。還記得當年的豪言壯語,氣壯山河。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生如夏花般絢爛,死如秋葉般靜美。一直以來希望灑脫一點,隨遇而安一些就可以了,沒有理由去懺悔什麼,卻不解貫秋葉春風之後,仍舊心有餘悸,難以釋懷。

  美好的東西終究有始有終,我們沒有辦法阻擋光陰的足跡。多想再去看斷橋殘雪,多想再去聽天籟之音,多想再去嘆水調歌頭。然而曲終人散,終究感嘆路漫漫,其修遠。大浪淘沙,生死輪迴。英雄豪傑,天之驕子,終究是一過客,紛紛擾擾,一晃而過。

  沉思往事立殘陽,當時只道是尋常。似乎越來越可以理解那臥薪嚐膽的越王,那不為三鬥米折腰的陶潛,那不肯過江東的項羽,那戰死五丈原的孔明。或是忍辱負重,或是帶著遺憾離開了我們。終究百二秦關終屬楚,三千越甲可吞吳。即使無力迴天,卻仍舊可歌可泣,那種堅定如一的毅力,那種從不屈服的氣節,始終喚醒著我們的靈魂,叫我們學會永不言棄。

  仔細想想,成功與否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彩虹架起的那一瞬間,流行劃過的那一秒,因為人們的珍惜奠定了永恆。

  今生揮毫,無關風月。一直以來都以為生命之中存在唯美。再過西廂,朱門半掩,只聞見琵琶點破豔陽天。邂逅小姐,待字閨中,窗臺賞花。懸筆一絕那岸邊浪千迭,彈指歲月傾城傾刻間煙滅。多盼望十二年後再與之相見,多想在青石街再看到你一笑婉約。卻殊不知百花還在,人去樓空。素琴吟風的高雅不再,短笛賞月的古韻難留。物是人非,欲語淚先流。

  勝利在這裡暗淡了光芒,桀驁不羈的眼神,會心肆意的笑容如同晴空萬里耀眼奪目的太陽。繁瑣的俗世,人總是難以舒展最初的念事,紛擾的世事,迷亂的紅塵。反反覆覆的人生猶如滄海桑田。無論是古時的惆悵還是今時的愁思,都在人生的河流裡沉浮;無論是歡笑還是眼淚,都要面對;無論是生命之河的逆流還是順流,我們都應該去感受、去懂得。不知道什麼時候也開始羨慕別人那種早熟淡然的表情,那流長飛短的非議,一直帶來的誤解,都像一縷縷青煙洗禮著我。現實與夢想,咫尺天涯,困難與否必須像小馬過河一樣試過才知道。

  彷彿剛剛擦了下邊就又要分道揚鑣、漸行漸遠了。七年封筆,試圖改變那些中規中矩的地方。記得蒲松齡告訴我們苦心人,天不負;劉禹錫告訴我們吹金黃沙始到金。還是說不在乎孤陋寡聞,也不在乎形單影隻。只是在生命的長河中留下一個足跡,再流星花劃過的一瞬間埋葬一份光明,僅此而已。

  關於理想的大學演講稿篇二

  不是空想,也不是幻想,而是對未來事物的合理想象和希望。每個人的理想都是建立在現實基礎上的,“天欲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將苦其心志”,古人尚且懂得苦盡甘來的道理,何況二十一世紀的大學生呢?難道我們不明白這個道理嗎?有的學生一軍訓就請假,一吃苦就叫累,一整理內務衛生就有意見,感覺管得嚴,不適應,甚至有的同學因為受不了管理而退學。總結一句,現在的青年,就是吃不了苦,嬌生慣養,但是在這裡講什麼先進性教育,什麼三個代表之類的有點浮誇,總之,養成吃苦耐勞,自食其力的美德,不僅僅是21世紀新青年們所需要的良好道德素質,也是我們全中國人民,乃至全世界人們都應該共同樹立的美德,大人們不應該僅僅指著青年們的鼻子,要求他們去怎樣怎樣,更應該看看自己,是否給青年們樹立了一個好的榜樣,有些仕族的大人們,整天花天酒地,作威作福,正所謂社會存在決定著社會意識,對於剛剛步入社會的青年們來說,他們就像剛剛誕生的嬰兒,很容易接受那些新鮮世界給他們的新鮮感覺,而當他們看到那些大人麼的時候,你覺得青年們因該怎麼做?是否覺得那樣很威風,去盲目的效仿,我覺得這樣很是可怕,所以,請大人們不要總是指著青年的鼻子要求他們應該做到何等的完美,而是需要低頭看看自己是不是已經做的那麼完美了,當然,作為一個青年人,我不可否認我們的身上還有使命,我也不是在這裡盲目的推卸責任,作為新青年,我們有夢想,有激情,有十足的動力,我想這種精神是一切朝氣蓬勃的生物體所必須的,不僅僅是體現在青少年身上,只要我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尊重客觀規律和客觀條件,充分發揮我們的主觀能動性,並且正確的發揮,我相信,未來的中國,將會比現在更強。面壁十年圖破壁,難酬蹈海亦英雄。這是1917年9月,敬愛的周決定東渡日本求學時寫下的詩句。字裡行間洋溢著的愛國熱情。正是週年輕時就能樹立如此豪壯的理想,才把苦難的中國人民從水深火熱之中拯救出來。

  我們不曾忘記,我國的核彈之父錢學森得知新中國成立後,毅然放棄國外優裕的生活條件,衝破美國的重重阻撓,回到祖國懷抱,在一窮二白的新中國,置身於火箭、導彈研究,為我國“二彈一星”的騰飛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是什麼力量使他拒絕了金錢和享受的誘惑呢?是理想,是為建設祖國作出貢獻的遠大理想。因為個人理想一旦和國家危亡、民族興衰聯絡起來,則顯得更加崇高和偉大。理想,是力量的源泉;理想,是心中的綠洲;理想是指路的明燈,引領人們走向成功。

  新世紀的曙光已經展露在我們面前,人類正經歷著一場全球範圍的新科技革命。那麼,我們今天的中小學生應該樹立怎樣的理想呢?我在和同學們的交談中知道,有的想當一名飛行員,自由翱翔在祖國的藍天上;有的想當工程師,用智慧和汗水構建祖國的巨集偉大廈;有的想當作家,用手中筆,心中情,去謳歌大自然的奇山異水……無疑,這些美好的理想都值得建立,都值得驕傲。當然理想還要結合個人的實際情況。光有理想是不夠的,如果不用用血汗作為代價,不用奮鬥作為旗幟,那麼理想就會變成空想.因為理想不是現成的食物,而是一顆種子,需要我們去播種,去耕耘.

  有了理想必須用行動去實現:要把理想化成一個個具體的目標,而目標分為長期目標、中期目標、短期目標。對於我們來說一個學段一個目標,一個學年一個目標,一個學期一個目標,一個月、一個星期、乃至一天一個目標.這些都是短期目標。要想向大目標走去,就得從小目標開始。比如說我今天完成幾道題,這個星期看幾本書,期中期末爭取前進幾名;我是小學生爭取考華一奧賽班,我是中學生爭取考華師一,考重點中學,或者是規定自己幾長時間改一個缺點,培養一個好習慣,爭取一個進步等等……這些都是你的短期目標。有了目標,學習才有努力的方向.目標定好以後就應該有計劃有步驟地去實現,只要有鍥而不捨,百折不撓的精神,你的遠大理想就會變成現實。

  關於理想的大學演講稿篇三

  理想每個人都有,而且每個人都不同。不同的人小時候擁有著不同的理想。而我也有個理想,而且這個理想是很遠大的。

  我小時候想過做鋼琴家,在我很小時,看見人家有一臺小鋼琴很不錯,彈起來音色優美。我很快向喜歡上了鋼琴於是就一直跟媽媽提我要買電子琴,可是她不允許。那是某夏天的下午,一輛裝滿西瓜的卡車從我家門前開過,媽媽把他招呼下來了,準備買西瓜,我見他心情愉快,於是就又提了一遍,這次媽媽很愉快的答應了,後來我記憶不清了,反正最後沒有買鋼琴。這是我兒時最深的回憶,到了最近我又問媽媽她說我小不是學鋼琴而是買鋼琴的玩具。這個想當鋼琴家的夢想破滅,長大以後也沒有再想過。

  時間很快的流逝,我也一天一天的長大了,自從那次鋼琴事件過後我就再也沒想過長大以後要當什麼,只好一天天麻木的度過下去。

  直到10歲的某一天,在我看少兒頻道時,有個節目叫實驗室的已經記不清了那裡面有很多實驗,我對那些很著迷,我越看越多,知識也積累的越來越多,那天開始我又有了新的理想,那就是當一名科學家,於是我開始和隔壁家的哥哥們一起做“實驗”。我們做了很多的實驗,有的我們很成功,有的是以失敗而告終,有的甚至把我們弄得滿臉烏黑。。我很懷念。

  科學家制造的東西就是要為人類服務的,那麼我這個小科學家就也要為人類做出貢獻啦。下面我就介紹我要帶給大家的一件“產品”。這是一個小而巧的物品,它的外貌結構很獨特,全部是由水鑽包裝,這個水鑽也有獨特之處,他看起來很像真的鑽石,但沒有鑽石貴重。外面的水鑽是永遠都不會掉落的。包裝成一個小球,裡面是一個機械的水球,機械在水球中間,是一枚耳釘,這枚耳釘既可以緩解人的壓力,也可以對人有種情緒的緩解。當某時你想發脾氣時,耳釘會出現一種紅色的光,它會控制你的情緒;當你想哭時,它會發出某種藍色的光線,射到某個物體上會有一張張圖片的回放,這圖片是記錄著你開心時的每一點點滴滴。它不僅可以有這些功能,還會緩解人的壓力。現在公司裡的人一直坐在辦公椅上,動都不動,很容易會有頸椎病,而且壓力很大,所以,當某個人戴上它時,便會有一種很舒適的感覺,整個人渾身不痛快的、壓力大的感覺頓時全部沒有了。

  我的理想是當一名科學家,為人類造福是我們的本能,作為初二的我,雖然說這個理想很遠大,但是我會不斷地前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