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才與口才誰更重要的辯論賽

  口才與文才,哪個更重要?我們在辯論賽中應該怎麼辯論。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稿,希望大家喜歡。

  文才與口才誰更重要篇一

  我方開篇陳詞部分:

  尊敬的主席、各位評委和在座的同學們,大家晚上好!

  今天我們的辯題是《文才與口才哪個更重要》。隨著今天經濟的迅猛發展,人們正不斷融入一個高度競爭充分合作的知識經濟時代,團隊合作精神和溝通的必要性越加受到重視,無論工作還是生活,文才與口才都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但當兩者並存時,而我方認為文才比口才更重要。

  首先先來做概念上的界定。所謂口才是人們運用相應的語言技巧在短時間內利用自己的知識積累和瞬間應變能力將自己的觀點綜合歸納形成有機語言輸出的運用過程,體現了一個人能言善辯的口頭語言表達能力。

  而文才是人們通過寫作詩文的形式用以抒發見解傳遞情感的書面表達才能,是個人知識的累積、文化底蘊的修繕和文化素養的體現。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演員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知識的儲備和積累是一個長期艱鉅的任務。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沒有韋編三絕怎能博採眾長從而最終形成濃厚的文化積澱和堅實的文化底蘊。古語有云:富有詩書氣自華,厚積薄發,藝高人膽大,體現的正是內功的深厚。

  首先,說口才與文才都脫離不了語言,而就其關係而言是表現形式和語言內容的關係。口才作為語言外在表現形式的一種更需要豐富的語文內涵來主宰,外在出眾的表達更需要內在的智慧作支撐,擁有出眾的文才更能體現一個人思想的深隧和智慧的深遠。

  語言技巧可以千變萬化但萬變不離其中的核心是為了更好地展示其知識的內涵和思想的價值。巧婦難為無火之炊,再精巧的語文也需要深刻的思考和精闢的分析加以充實。毛主席在治學中曾經說過“牆上蘆葦,頭重腳輕要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而我們說的根即為本原,如果我們僅僅把學習語言技巧放在更高的位置上則無異於捨本逐末本末倒置,飲水應需思源。對於口才與文才我們不能重外而輕內,更不能金玉其外而敗絮其中。

  其次,語言的魅力在於其深遠傳播性。縱覽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各個時期的文人志士有多少篇勝美華章多少本傳奇小說呈現在世人面前,魯迅先生對到司馬遷的《史記》曾稱其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一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帶給我們多少人間情愁,賈誼用一句“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易也”總結秦滅亡的根源,告訴我們治國應需安邦之理等等。正是因為他們卓而不凡的文才構成了中華寶貴文化遺產,而且這是口才所無法替代的。

  文才服務於口才,口才更加脫離不了文才,脫離文才的口才只不過是陳詞爛藻的堆砌。所以我們認為文才比口才更重要!

  文才與口才誰更重要篇二

  大家晚上好!

  我方觀點是:文才比口才重要。

  大家可能也知道口才在現代社會的重要性,因為人與人的交往往往靠的是口才,但這只是表面現象。以下從五方面論述:

  第一,口才有一個缺陷就是帶有即興的成分,它是人在短時間,利用自己知識的積累和瞬間應變能力將自己的觀點綜合歸納,說出來的。我們應該明白文才是口才的基礎,口才是文才的表現手段,沒有基礎我們何談表現?比如要有電,才可以看電視,光有一個電視沒有電那什麼也沒用。文才是知識的積累,是個人知識文化底蘊和文學素養的體現,是內才;而口才是外才,是表現內才的一種途徑。內才是通過外才來表現,而外才只是內才的一個表現形式而已。沒有文才,口才是表現不出來的;但沒有口才,文才還可以通過別的途徑來表現。兩者誰更重要不就一目瞭然了嗎?!

  第二,沒有文才,口才就沒有了根基,說得再好也是誇誇其談。文才就好比起房子時打的地基,試問:沒有踏實的地基,大廈拿何做保障?

  第三,文才表現的範圍更廣泛,口才則往往能發揮的範圍很小。文學作品無論詩歌、小說、戲劇、散文,都可以不同程度的反映出作者的文才,可以表現更多的感情因素,而口才往往在說服別人,非常侷限。

  第四,口才必須結合環境才有力量,而文才能夠脫離時代而存在。

  第五,文才在傳播文化,傳承文明上起著更主要作用。

  綜上所述:我們並不否認口才,但當今社會我們更需要的是一個有內涵有內才的人,也就是說文才比口才更為重要!

  文才與口才誰更重要篇三

  文才比口才更重要辯論賽四辯辯詞

  謝謝主席,大家好!

  縱觀整場辯論賽,對方辯友犯了以下幾個錯誤:

  一、偷換概念。對方辯友將我們的文才簡單地定義為寫作詩文的才能。

  我方一辯早已指出,文才是文學上的才能,主要表現為文學素養。它包括駕馭文字的能力,文學知識的積累,以及文化價值的提升。文才是口才的內涵,口才是文才的表現形式之一。我們說唐宋八大家文才斐然,因為他們詩文寫得好,更因為他們的博學多才和對中華文化的巨大影響。對方辯友對文才的定義既違背理論又違背事實啊。

  二、本末倒置。對方辯友認為較之文才,口才以其直接及時等優勢更能促進社會交往。

  誠然口才優點多多,但別忘了,現代社會需要的口才是言之有物的口才,而這種物的積累,正是培養文才的過程啊。無數優秀的演講家、雄辯家之所以擁有非凡的口才,是因為他們博覽群書,有著深厚的文學素養。所以說,再好的口才,若沒有文才做內涵,那所謂的口才也不過是耍耍嘴皮子,對社會無益。對方辯友這種只看現象不看本質的態度,未免有些膚淺了。

  三、對方辯友認為,文才需要通過口才才能表達出來,所以口才比文才更重要。

  對方辯友是不是在告訴我們,如果今天我是一個啞巴,縱然你滿腹錦綸,終究也是一無所成呢?那麼讓我們看看海倫凱勒吧。耳聾眼盲、不會說話的她寫就《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再看看陳景潤吧,天生訥於言的天才數學家以論文形式精闢演繹哥德巴赫猜想。事實勝於雄辯,口才只是表達文才的方式之一。沒有口才,文才依舊精彩。

  四、對方辯友認為在歷史傳承過程中文才與口才同等重要。

  我方無法認同。用口才傳承歷史,文化精髓會在無形間流失,好比流通中的貨幣。而文才卻可以完整地記錄歷史,並且加以不斷的創新與突破。千百年來,人們在書籍中學習歷史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又以書籍的方式繼續傳揚。

  如果說口才是流星,那麼文才就是恆星。耀眼的一瞬固然奪人眼球,但終將湮滅,惟有長久的光亮才能指引人類前進的方向。

  蘇秦失意而歸,發憤讀書,終成一代名辯之士;蘇格拉底一生雄辯,智者之名傳頌至今,只因涉獵廣博,文才超然;今天更有奧巴馬,開啟美國奇蹟的總統演講,來源於幾十年的文才積澱!

  復旦大學前任校長謝希德說:“辯論賽的勝利是讀書的勝利。”讓我們的語言散發智慧的光芒,讓我們的口才閃爍文才的魅力!

  綜上所述,我方堅持認為:文才比口才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