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美的勤儉節約手抄報模板資料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學生作為中國的新一代是祖國的希望,因此培養他們的勤儉節約意識對我國的發展至關重要。做勤儉節約手抄報培養學生的節約意識。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希望大家喜歡。

  精美的勤儉節約手抄報的圖片欣賞

>

  精美的勤儉節約手抄報圖片1

  精美的勤儉節約手抄報圖片2

  精美的勤儉節約手抄報圖片3

  精美的勤儉節約手抄報圖片4

  精美的勤儉節約手抄報圖片5

  精美的勤儉節約手抄報的內容:勤儉節約的名人小故事

  1、周恩來

  周恩來勤儉節約的故事,婦孺皆知,成為美談。他一貫倡導勤儉建國、艱苦奮鬥,要求“一切招待必須是國貨必須節約樸素,切忌鋪張華麗、有失革命精神和艱苦奮鬥的作風”。朱光亞同志曾回憶過這樣一則故事:1961年12月4日召集專門委員會對當時第二機械工業部的一個規劃進行審議,會議從上午開到中午還沒結束,周留大家吃午飯。餐桌上是一大盆肉丸熬白菜、豆腐,四周擺幾小碟鹹菜和燒餅。周同大家同桌就餐,吃同樣的飯菜。這個故事至今聽來讓人覺得很有教育意義。在周身上,這樣的例子也數不勝數。1962年夏,周到遼寧省視察工作,剛一住下,他就從口袋裡掏出一張紙,交給負責接待的同志,說:“上面寫的東西都不能做。”原來,這張單子開著20多種禁吃的菜名,雞鴨魚肉之類都包括在內。正是這一樁樁、一件件小事,鑄就了他們偉大的人格魅力,使之成為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和我黨我軍光榮傳統的化身!

  2、毛澤東

  毛澤東要求別人的自己首先做到。他一生粗茶淡飯,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極為簡樸,一件睡衣竟然補了73次、穿了20年。經濟困難時期,他自己主動減薪、降低生活標準,不吃魚肉、水果。上世紀60年代,有一次他召開會議到中午還沒有結束,他留大家吃午飯,

  餐桌上也是一大盆肉丸熬白菜、幾小碟鹹菜,主食是燒餅。偉人在勤儉節約方面為國人做出了表率。

  精美的勤儉節約手抄報的資料:節約糧食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每當我想起這首詩,眼前就彷彿出現出農民伯伯在耕耘的場景,看到他們這樣辛苦,我心裡不僅感到內疚起來。因為我平時有浪費糧食的習慣。有一次,我正悠閒自在地坐在柔軟的沙發上看電視,一邊吃著好吃的零食,一邊享受著空調清涼的風。“開飯了,開飯了,快過來吃飯,叫上你爸爸。”我依依不捨地放下遙控,叫上爸爸,坐在餐桌旁吃飯。我剛朝餐桌掃一眼,就皺起眉頭來,“啊,又是這些菜,這些菜我都吃膩了,我沒胃口!”就想把飯倒進垃圾桶裡,我正要把飯倒掉的時侯,媽媽竟然走過來了,看見我要倒飯,連忙上前阻止我,我看見媽媽那嚴肅的面容對我說:“你為什麼把飯倒掉。”我倔強地說:“今天的菜不和我胃口。我不由自主地抬起頭看電視。我和媽媽爭論了一會兒,爸爸走過來說:你這樣實在太浪費了!”過了快二十分鐘了,我還是不想吃,媽媽見我這幅德行,就給我細心的談論起來。“你看農民伯伯多辛苦呀!驕陽似火的天氣還要去田地裡幹農活這麼熱他們為什嗎要去呀?因為他們想讓我們全世界人民都能吃上飯才不會被餓死,你看你浪費糧食,是不行的。”聽了以後我很慚愧。

  記得爺爺以前跟我說過,他們小時候為了充飢,經常吃一些樹皮、野菜,如果誰家的粗糧能填飽肚子,那就非常幸運了。當時爺爺最大的願望就是以後能夠吃飽,能夠餐餐吃上一碗白米飯。爺爺的這種願望和同學們的做法相比,真是有天壤之別。在同學們眼裡,吃剩的饅頭充當“武器”去“打仗”,刺激而又不會傷人;但在爺爺眼裡,這種行為是絕對錯誤的,令人痛心的。同學們我們要珍惜糧食,它來之不易它是為我們人類而生的,我們要珍惜它愛護它,珍惜糧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如果你不珍惜糧食你會後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