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勵志教育故事

  教育是立國之本,那麼有哪些關於初中的教育故事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閱!

  :愛的啟迪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一個好教師意味著什麼?首先意味著他是這樣的人,他熱愛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種樂趣。”同時,我們還應不失時機的去激勵、去引導。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在被讚賞、激勵的條件下,其自身潛力的發揮是平時的2至3倍。“教育藝術的本質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喚醒、激勵和鼓舞。”讓孩子從賞識、誇獎中體驗成功的快樂,激勵孩子挖掘自身的潛力做出更好的表現,爭取更大地成功。讚賞在教育實踐中起著激勵作用,正如林肯所說:“每個人都希望得到讚美。”的確,獲得他人的肯定與讚美,是人生基本生活需求滿足後精神上的高階需求,這種需求貫穿於人的整個生命過程。對學生的成功,應給予肯定、表揚、讚賞,並適當提出更高的需求。

  樊清江是我班的一名男生,可他總是板著一張蠟黃的臉,毫無生氣。上課,總是趴在桌子上,好像若有所思;課間,靜坐一隅;放學後,又獨來獨往。在與其它科目老師交流後,我得知他幾乎每節課都是這樣。但從他的眼神中,我分明窺探到了一絲希望。經多方瞭解我才得知,他生活在一個不幸的家庭:父母離婚後,母親改嫁,父親外出打工,他由後媽撫養,但後媽對他又不好,再加上他身體不好,這一切讓他承受著沉重的精神壓力,以致於快樂對他來說是一種奢望。

  一天上課時,我發現他在看一本網路小說。經一番思考,我決定選擇另一種方式去“揭穿”他。剛好有一道仿句練習題我便點名讓他回答,我原本以為這道題對他是有些難度的,沒想到他仰起頭,眨了眨眼睛,嘴巴一張,答案便跟著出來了。回答很精彩。我被他的靈敏、聰慧驚呆了。頓時,全班想起了一陣熱烈的掌聲。我看到了他臉上露出了一絲難得的微笑。我抓住時機,在全班同學面前表揚了他。

  下課後,我仍然對課堂上的一幕念念不忘。我想:他能在那麼短的時間內,將語言組織的那麼精彩,這說明他很聰明;他如此認真地讀那麼厚的小說,這表明他很喜歡閱讀,只是缺少一個人去正確引導。想到這,我決定去充當這個引路人。

  於是,我找了一個合適的機會將他叫到我的辦公室,告訴他:“我特別想看你的那本網路小說,你看我的這些書,我都已經好幾遍了,我們能不能交換著看?”他拿起我早已放在桌子上的幾本書,翻閱起來。“當然可以”,他突然說。“但是我的書不許在周內看,只能星期天在家裡看,更重要的是不能影響學習。”“沒問題!”他爽快的答應了。就這樣,在這一借一還中,我發現他漸漸的變了,上課積極發言,與同學和睦相處,成績也提高了,特別是作文水平尤為突出。

  我認為要做好教師這份工作,首先必須發自內心的去熱愛學生,認為跟他們在一塊是一種快樂,一種享受;其次,從生活點滴中去關心他們,讓他們感受到你的關愛與呵護;再次,我們在此基礎上針對不同情況,具體實施正確有效的引導教育,並適當提出更高的要求。

  讓我們的愛充滿教育心智,讓教育之愛閃耀智慧的光芒!

  :“點石成金”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只有能激發學生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今年我擔任的是一年級的1、2兩個班數學教學,面對剛剛進入新學校的孩子們,學校生活是他們嶄新的開始。一年級的孩子離開父母,他們面對陌生的環境是那麼的不適應,還記得新生入學前的那四天適應性生活……

  9月1日上午,當太陽的光輝剛剛灑遍大地時,學校的教學樓就已經沸騰起來了。一雙雙充滿好奇的眼睛在四處張望著這新環境,開始了他們新的探索,整個校園充滿了朝氣和活力。下午第二節課,我與一1班的孩子們在課堂上初次見面了。到教室門口一看,大部分孩子已基本坐好了準備新老師來上課,有小部分孩子還在那裡動的動,說的說,畫的畫,各顧各的。看到這種情形,我開始提高嗓音說:“看誰坐得最快,小手放得最好?”這時他們才發現老師來了,安靜了下來。我乘機表揚了坐得最快,小手放得最好的同學,得到表揚的他們小手放得更好了。可是唯有第一組最後一個男孩還是隻管自己不知在畫什麼。其他同學隨著我的目光都轉向了他,同桌也提醒了他,他只是抬頭我一眼,又接著畫。這時有同學說:“老師,他就是這樣的,別理他。”同桌的同學說“他說自己畫的很好。”我想:剛上第一堂課就碰到這樣的“燙手芋頭”,最好的教育方法就是幫助他認識“自我”,讓他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幫助他糾正“心裡自我”意識中驕傲自大的傾向,同時又能使他積極上進。“哦!真的嗎?那我能看看你的畫嗎”我邊說邊走到他的身邊。一看,一隻小蝴蝶畫的很像,剛上一年級畫成這樣真的不錯。我故意大聲說“真的畫的挺好的,你一定很喜歡畫畫吧?我也很喜歡畫畫的,能讓我也畫畫嗎?”於是我在他的小蝴蝶旁邊快速地畫上了一隻大蝴蝶,還加了些畫草樹木,這張畫變得更好,我同時又對他說:“你知道嗎?你這隻小蝴蝶是很聽我這隻大蝴蝶媽媽的話。”我乘機拿起畫讓同學們看:“林同學和施老師一起合作畫的畫漂亮嗎?”同學都說“漂亮!”“是呀!這同學不僅畫的不錯,自己的名字也寫得很端正,假如上課認真、表現好的話,他將來會是位出色的小畫家呢!”沒想到,沒等我說完,他馬上放下筆,坐的很端正了。學期結束時,這同學拿到獎狀開心地笑了,他的媽媽高興地也笑了。這就是自我教育回報。

  有人說過這樣的一句話:“老師不經意的一句話,可能會創造一個奇蹟;老師不經意的一個眼神,也許會扼殺一個人才。”老師習以為常的行為,對學生終身的發展也許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做一名老師應該經常回顧自己以往的教育歷程,反思一下自己,我造就了多少個遺憾,傷了多少顆童心,遺忘了多少個不該遺忘的角落!做教師沒有能力點燃火種,但絕不能熄滅火種!面對眼前充滿好奇和天真的孩子們,要珍惜,更要努力讓每一個孩子的心中充滿陽光,讓每一個孩子在愛的撫慰下快樂成長。

  :幫我糾正了一個錯別字

  激情昂揚的我一邊興致勃勃地講解一邊在黑板上板書。兩個剛勁有力的粉筆字“的確”落座於黑板的正中央。就在我轉身之際,一雙我熟悉不過的小手已高高舉起,嘴裡不停地念叨:“老師 ,老師,你……”

  又是黃飛這“傢伙”。我瞅了他一眼,他正要站起來,未等他開口我便又開始講課了,順便還說了一句,有什麼事情下課再說。心裡卻不停地犯嘀咕:又是怎麼了?又要給我挑毛病不成?這個學生在我的眼裡學習一般,表現一般,有時上課還不聽講,但時常在別人都不經意的時候卻讓老師難堪,例如老師哪個字寫錯了或是哪個字音沒讀準確。曾記得我在學校的一次公開課中就遭遇到他的“襲擊”,讓本來異常和諧的課堂氛圍因為他的干擾而“微波漣漣”。而且有時他的“發現”是因為他自己不聽講而信口開河,以至有時在課堂上引來同學們的陣陣嘲笑,每到這時他才“理屈詞窮”地耷拉著腦袋,欲言又止。總之,我認為他是個喜歡給老師“找茬兒”的學生。何況我就寫了“的確”這兩個常見不過的字在黑板上難道也有錯?

  忐忑不安的我此時已經不能安然上課,一想到這些又禁不住望了他一眼。這還了得,不望則罷,一望又看見了他那一雙高高舉起的小手,躍躍欲試,恨不得馬上跑到講臺上來,我又瞥了他一眼,裝作什麼也沒看見,若無其事地講課。心想:今天我就不理你,看你怎麼辦?但他那手似乎就一直沒有放下過,也許他堅信老師是真的沒有看見,以至有的同學都發現了他那高高舉起的小手,眼睛一會瞅瞅黃飛,一會瞅瞅我。

  終於下課鈴聲響了,同學們都迫不及待地出了教室。,他卻跑到我跟前說:“老師,你黑板上寫錯了一個字。”“寫錯了字,不會吧?哪個?”我自信這麼簡單的字不會寫錯。“你看,的確的”確“右半部分應該是個”角“,而你卻寫成了”甬“。他非常鎮定地說。”啊!真的?我轉過身來仔細打量黑板上“的確”兩個字時,卻真的發現“的確”中的“確”的右半部分我的確寫錯了。剎時,我只覺得臉一下子滾燙髮熱,尷尬得自己都能聽見呼吸聲。我環視教室,同學們都在做自己的事情,沒有一個人注意我倆,我一把拉住他的手,不無感激地說:“謝謝你,我真誠謝謝你的幫助,幫我糾正了一個錯別字”。他卻靦腆地說:“沒什麼,老師,也許是你不注意或筆誤寫的,這是難免的。你每次教我們學習生字時,我們照著寫都寫錯了呢!”他一邊說著一邊遞給我一支粉筆示意我改過來,我激動地接過粉筆邀請他幫我改正了這個錯字,便又照著重新寫了一遍。我望望他,他快樂興奮地朝我笑笑,然後跑出了教室。

  我看看黑板上這個改過的字,再想想剛才我所做的一切,一種從未有過的自責與羞愧湧上心頭,似乎壓得我喘不過氣來。思緒再一次洶湧起來:今天我的學生幫我糾正了我多年以來一直寫錯的一個字,這個“確”字是多麼熟悉呀,可我居然把它寫錯,而且一直走到今天,也沒發現我竟然寫的是一個錯字。這個字該用過多少次呀,可為何就沒有人發現呢?是有人發現我寫了一個錯字而礙於面情不好當面指出?還是以為身為人民教師的我不可能把這麼簡單的字寫錯 呢?我百思不得其解,有的只是對自己前所未有的鄙夷和自責。我在心底深處默默地感謝這個我認為喜歡給老師難堪“找茬兒”的孩子。也許他還真以為這是我的筆誤;也許他不知道是他幫我糾正了我寫了半輩子的錯別字;也許他還不知道老師以前對他的態度和評價;也許……上課鈴又敲響了。當我鼓足勇氣問同學們黑板上是否有錯別字時,同學們睜大眼睛努力尋找,然後異口同聲地回答:“沒有。”我感激地望望他,他正望著我會心地笑了。可我的心卻久久不能平靜。

  這件事情雖然過去了很久,卻讓我記憶猶新。它時刻鞭策著我,身為人民教師應該具備紮實的基礎知識和淵博的文化素養,應該正確的估價自己,不要盲目的自信,否則真會誤人子弟;它時時提醒著我,作為教師應該俯下身去用心傾聽學生的心聲,來自孩子的話語是最純潔最真誠的,不要自以為是,不要‘唯我獨尊’放不下心中的那一絲自尊與虛榮;它時時告誡著我,對待身邊的一切都要認真負責,特別是學問,要有一種嚴謹治學的態度;更讓我學會了說“真話”、做“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