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古文的名言語錄精選
在中華五千年浩瀚文化中,流傳了數不勝數的經典勵志名言語錄,一起來看看勵志古文的名言語錄吧!!以下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勵志古文的名言語錄,希望你喜歡。
勵志古文的名言語錄
1 皇帝坐北京,以理統天下。——《增廣賢文》
2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蘇軾》
3 張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張,文武弗為也,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也。——《禮記》
4 石如滇茶一朵,風雨落之,半入泥土,花瓣稜稜三四層摺,人走其中如蝶入花心,無須不綴也。——《張岱》
5 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道德經》
6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
7 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道德經》
8 為將者,受命之日,即忘其家;臨君約束,則忘其親;秉枹鼓,犯矢石,則忘其身。——《馮夢龍》
9 農果力耕,雖有饑饉,必有豐年;商果積貨,雖有壅滯,必有通時。——《曾國藩》
10 自古驕兵多致敗,從來輕敵少成功。——《羅貫中》
勵志古文的名言句子語錄
1 丈夫志四方,有事先懸弧,焉能鈞三江,終年守菰蒲。——《顧炎武》
2 自恨枝無葉,莫怨太陽偏。——《增廣賢文》
3 欲仙去越人王冕,當天大雪,赤腳登爐峰,四顧大呼曰:“天地皆白玉合成,使人心膽澄澈,便欲仙去!”——《張岱》
4 人之為學,不日進則日退,獨學無友,則孤陋而難成;久處一方,則習染而不自覺。——《顧炎武》
5 上盈其志,下務其功;悠悠黃河,吾其濟乎!——《羅貫中》
6 自敬,則人敬之;自慢,則人慢之。——《朱熹》
7 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增廣賢文》
8 見性志誠,念念回首處,即是靈山。——《吳承恩》
9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為道。——《道德經》
10 山中有直樹,世上無直人。——《增廣賢文》
11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白居易》
12 忍一句,息一怒,饒一著,退一步。——《增廣賢文》
13 花開又被風吹落,月皎那堪雲霧遮。——《施耐庵》
14 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捲雲舒。——《洪應明》
15 大丈夫處世,不能立功建業,幾與草木同腐乎?——《羅貫中》
16 不愛尺壁而重愛寸陰,時難遭而易失也。——《諸葛亮》
17 為我盡一杯,與君發三願:一願世清平,二願身強健,三願臨老頭,數與君相見。——《白居易》
18 晨起開門雪滿山,雪晴雲淡日光寒。簷流未滴梅花凍,一種清孤不等閒。——《鄭板橋》
19 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論語》
20 小人知其過,謝之以文;君子知其過,謝之以質。——《馮夢龍》
勵志古文的名言語錄集錦
1 人該省事,不該怕事。人該脫俗,不可矯俗。不該順時,不可趨時。——《曾國藩》
2 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易經》
3 為學,正如撐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緩。——《朱熹》
4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道德經》
5 著意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陰。——《關漢卿》
6 冷眼觀人,冷耳聽語,冷情當感,冷心思理。——《洪應明》
7 良買深藏若,君子盛德,容貌若愚。——《道德經》
8 日中則移,月滿則虧,物盛則衰。——《戰國策》
9 富人思來年,窮人想眼前。——《增廣賢文》
10 殃莫大於叨天之功,罪莫大於掩人之善,惡莫深於襲下之能,辱莫重於忘己之恥,四者備而禍全。——《王陽明》
11 始如處女,敵人開戶,後如脫兔,敵不及拒。——《孫子兵法》
12 人生知足時常足,人老偷閒且是閒。——《增廣賢文》
13 讀書不獨是變人氣質,且是能養人精神,蓋是理義收攝。——《曾國藩》
14 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相逢好似初相識,到老終無怨恨心。——《增廣賢文》
15 不誇妍潔,誰能醜汙?——《洪應明》
16 怒則氣逆,喜則氣散,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勞則氣耗,思則氣結,炅則氣洩,寒則氣收。——《李時珍》
17 寡言者可以杜忌,寡行者可以藏拙,寡智者可以習靜,寡能者可以節勞。——《曾國藩》
18 君子安平,達人知命。——《增廣賢文》
19 終身所約,永結為好。琴瑟再御,歲月靜好。——《詩經》
20 成書在理不在勢,服人以誠不以言。——《蘇軾》
21 則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兒閒尋遍,在幽閨自憐。——《湯顯祖》
22 節食以去病,少食以延年。——《增廣賢文》
23 失敬!失敬!石中有美玉之藏,若以貌取人,豈不誤了天下賢士!——《馮夢龍》
24 消殺得妄心盡,而後真心現。——《洪應明》
25 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孫子兵法》
26 白日欺人,難逃清夜之鬼報;紅顏失志,空貽皓首之悲傷。——《洪應明》
27 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德經》
28 立身之道,內剛外柔;肥家之道,上遜下順。不和不可以接物,不嚴不可以馭下。——《曾國藩》
29 一苗露水一苗草,一朝天子一朝臣。——《增廣賢文》
30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岳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