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簡短的哲理故事
你是不是也跟小編一樣時常會想找一些來看呢,那麼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只做一件事
有這麼一家人:男的是教師,在一中專學校教經濟學;女的下崗,在街面開一鈕釦店;女兒在一普通中學讀初三。
男的沒什麼愛好,教學之餘,除了到圖書館翻翻經濟類雜誌,就是到妻子的小店轉悠。女的也沒什麼大志,除了賣鈕釦,最多再賣些頭飾、胸花之類的小玩藝。女兒學習也很一般,沒拖拉過作業,也沒有得過一次獎。總之,一家普通的中國人。
一天,男的告訴女的,他有一個新發現。他在圖書館看到一份雜誌,上面介紹的全是世界上的大公司,叫做“五百強”。他發現,他們都是一根筋,一條路。女的問:“什麼意思?”男的說:“打個比方,你賣鈕釦,就只賣鈕釦,賣所有品種的鈕釦。店再大,都不賣別的。”女的說:“這算什麼新發現!不就是開專業店嗎?”
男的不算一個執著的人。但自從有了這個新發現後,從沒有放棄琢磨。他認真查閱了世界零售業的老大沃爾瑪,發現它自始至終只做零售,錢再多都不買地,都不做房地產。他又查閱了美國通用汽車公司,它是世界第二強,一百多年來,也是隻做汽車與配件,資產達到八萬億元,都不去做航空與輪船。他還研究了世界首富比爾·蓋茨,他發現此人也是一條路走到底,錢再多,都只做軟體,其他行業再賺錢都不去做。男的想:是不是心無旁騖地做一件事,更容易成為強者?
有了這一認識之後,他的心有些動。一天晚上,他對妻子說,以後再進貨,頭飾、胸花之類的東西,不要再進了,全進鈕釦,有多少品種進多少品種,看看會怎麼樣。
也許是他發現了天機,也許“從一而終”的做法本身就蘊含著天機。總之,自此之後,一家航空母艦式的鈕釦店,在這座城市出現了。所有做鈕釦批發和銷售的人,來到這座城市,都是直奔這艘航空母艦而來,他因此成了“鈕釦大王”。
女兒成績差,沒有考上大學。但是,女兒喜歡英語,他就聘了老師,專門教女兒英語。在一次外企招聘中,女兒因英語好被聘為翻譯。後來,女兒到英國去了,是自費留學。
據說,堅持登一座山峰的人,一定會達到頂峰!如此看來,一輩子堅持只做一件事的人,一定會成功,並且會成為一個佼佼者。
:細節傷害
一位開出租車的朋友,將遺失在車上的錢包還給了失主。兩萬多元!許多人認為他傻,失主並不知道他的車牌號碼,本來他可以將這錢昧下來的。而他卻耽擱了幾天的出車時間,去報社,到電視臺,出招領啟事。錢包遞到失主手裡,心,這時卻真的涼了。他認為自己確實很傻。
失主開啟錢包,將裡面的錢數了三遍。“硬是當著眾人的面數了三遍。”朋友委屈地說,“數一遍也就可以了,數了三遍,還拿著些錢對著陽光照照,我當時尷尬得無地自容,難道我會抽出幾張或者換幾張假幣進去,那樣我又何必去還?”
數三遍,也許是那人一種下意識的動作,是一種習慣。錢,通過三遍數得準確無誤了,可是,動作附帶的資訊,相應地也傳遞到人的心裡。每一個細節都有深長的意味和指向,每一個動作的背後都隱含著一種邏輯。將失而復得的錢,數上三遍,對於失主,也許就是習慣;而對撿錢的人,則可能是一種情感傷害。
母親打電話給兒子。兒子接到電話就問“有事嗎?”這已經成了他的習慣。母親有些傷感,反問道:“沒事就不能打電話嗎?你不打電話過來,是因為你忙;我打電話給你,還一定要因為什麼事嗎?”兒子張口結舌。
兒子怔怔地握著話筒,後悔了。他應該問問母親生活得怎樣,母親身體可好,對於年邁的母親,還有那麼多的擔心和牽掛,平時積蓄在心裡,怎麼一握話筒就忘了詢問和表達呢?簡單的一句“有事嗎?”顯然是將母親的心深深地傷害了。
人們生活在大大小小的細節中,因為習慣,常常忽視了細節的暗合邏輯和給他人的感受。細節傷害像一把軟刀子,一點點切割著現代社會人與人之間僅有的那點溫情,直至真心灰冷,善行斂跡,美德遁形。往往,災難未必能將人傾覆,而一個小小的細節,傷害至深,讓人憂思難忘。
:科爾的魔法衣服
有一天,外出打工回家的科爾和洛洛夫結伴回到尤剋剋裡小鎮,也就是他們的家鄉。走到半路上,突然變了天出現了龍捲風。
兩人驚慌失措,心想難道就這樣被這駭人的龍捲風吞噬嗎?洛洛夫拔腿就跑,而科爾卻不慌不忙,絲毫沒有要逃跑的意思。眼看龍捲風就要張開大嘴將洛洛夫吞掉,就在千鈞一髮之際,科爾抓住了洛洛夫救了他一命。看著龍捲風漸漸遠去,驚魂未定的洛洛夫問科爾道:“天吶!難不成你學會了什麼法術,竟然連可怕的龍捲風也未能傷害你!?”科爾微笑著說道:“親愛的夥計,並不是我學會了什麼法術,你瞧,”科爾掀開自己的外套,“我的衣服裡裝滿了這些年我工作所掙來的銀幣和珠寶,若不是它們的重量,或許我也不能倖免於難。是它們支撐了我。它們和她們是我所揹負的整個世界!”
聽完這些話,洛洛夫看自己空空如也的口袋,羞愧地低下了頭。
於是兩人繼續啟程,向小鎮走去。
小故事有大智慧:最後雖然是金幣救了科爾的性命,可是如若不是科爾思念著家人而努力工作,可能科爾早就丟掉了性命。家往往就是人的一種一種信仰,有了信仰,才能得到想要的一切,我們都應該以家庭為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