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物畫畫家作品

  中國古代人物畫深受中國古代倫理思想的影響,強調 成教化、助人倫 的功用,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小編特意為大家提供了,供你參考!

  欣賞

  1

  2

  3

  4

  5

  後,下面就來讀一讀關於人物的文章吧!

  讚美屈原

  初次結識屈子,倒並不因為欣賞楚辭離騷,而是奶奶在包粽子時給我講的故事——屈原投江,端午祭祀。奶奶並沒講他為什麼投江,但在當時便認為——屈原是個好人。隨著所見所聞的增長,“屈原”逐漸由模糊的輪廓變為清晰的形象矗立在我腦海中。

  一個頭戴草環,身披花卉,幾縷長髯,青須飄飄的儒氣雅士;一個嫉惡如仇,視忠如命,犯顏直諫,近乎極端的三閭大夫;一個懷才不遇,忠而被逐,信而被謗,以死守節的悲憤逐臣;一個記憶寫愁,滿腹憂腸,滿腦理想,訴諸筆端的偉大文人。

  屈原擁有《離騷》,就擁有了中國歷史上的一席重地,屈原憂憤地投身入汨羅江,就在中國的忠貞篇上籤上了自己的名;屈原終身執著美政之理想,古代開明政治家之謂也。

  屈原是浪漫的。

  一個浪漫的靈魂造就了一篇篇不朽的文章,開浪漫主義的先河。屈原是崇尚自由的,而他的自由不同於他人的放浪形骸。他追求美麗,把自己美美地打扮,把自己化為香草美人。在他看來,只有按照自己的心願,處處追求美,追求外表和心靈的至美才是大自由。把黨人醜惡輕描淡寫,把自己高傲地化為美女香草。即使屢遭放逐的境況下,屈子仍然能用此般超人之情趣,浪漫的骨格溢於紙上。

  屈原是痛苦的。

  如果僅以為屈原是為了作幾篇佳辭而大費周張,那就錯了。屈原始終是心繫楚國君民的。當屈原“疾王聽之不聰”時,何嘗不是苦悶;當楚王為貪幾裡國土而絕齊時;屈原何嘗不是冒死強諫;當楚王放走張儀還寵信奸妃鄭袖時,屈原匆匆地從齊趕回,欲濟而不能空苦嘆;當楚王不忍一時之氣攻秦時,當楚王不顧後果出訪秦國時??屈原的一生似乎都在排擠之中,難怪會有“罪狀”之說。如果說浪漫是他的文風,那麼痛苦便是他人生的伴侶。把痛苦的情愫用浪漫傾瀉,更要忍受幾倍痛苦。屈原的痛苦大概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先祖。痛苦亦是一代傳人的催化劑,惟有痛苦才能洗淨庸俗邪戾,使人卓而不群。

  屈原是傲骨的。

  “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絕不隨波逐流,體染糟粕。孟子有“達則兼濟天下,窮而獨善其身。”陶潛有隱世遁退之樂,他們大多仕而不順則寄情山水,感傷古今。唯屈子有生之年,竭盡全力,死而後已。這是另一種傲骨,一種可以投江而不可容忍黨人的傲骨,傲得讓人不可思議。

  有時會想,屈原很傻。只要睜一眼閉一眼,只搞好文學同樣名垂青史,何必太執著。其實,我們哪裡想到,沒有那樣一種碧玉無瑕,守忠近愚,屈原就只是宋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