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犁經典語錄

  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全部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你喜歡小編的推薦,請繼續關注。,因你而精彩。

  1. 一人在室,高燭並肩,庭院無聲,掛鐘聲朗,伏案修書,任其遐想。

  2. 餘幼年,從文學見人生,青年從人生見文學。今老矣,文學人生,兩相茫然,無動於衷,其可哀也。

  3. 我以為文人宜散不宜聚,一集中,一結為團體,就必然分去很多精力,影響寫作。散兵作戰,深山野處,反倒容易出成果,這是歷史充分證明過的。

  4. 我一生作文,像個散兵。我從來沒有依附過什麼人,也沒有拉攏過什麼人。我覺得,我沒有必要那樣去做。

  5. 文章寫法,其道則一。心地光明,便有靈感,入情入理,就成藝術。

  6. 任何藝術,都以表現真實,順應自然為主導。任何技巧,如果遊離於藝術的自然行進之外,只是作為吸引讀者的一種手段,其價值就很有限了。

  7. 中國的散文中,也有感興。你的散文,也有感興。什麼叫感興?就是在記述真人、真事、真情之時,作者出於真實的感動,所發出的真誠的感嘆。感嘆的基礎是真情,真情的基礎是真事。如所記非實,徒作感喟之詞,豈非無本之木?想用它去感動別人,那可能嗎?

  8. 我非常想念那時走過的路,踏過的石塊,越過的小溪,生活過的那些村莊,以至露宿過的一處山坳羊圈,尤其懷念作為夥伴的那些戰士和人民。記得那些風雪、泥濘、飢寒、驚擾和勝利的歡樂,同志們兄弟一般的感情。

  9. 我們穿著這些單薄的衣服,在冰凍石滑的山路上攀登,在深雪中滾爬,在激流中強渡。有時夜霧四塞,晨霜壓身,但我們方向明確,太陽一出,歌聲又起。

  10. 我覺得離開文藝文化的圈子,才真正是文藝的天下,做實際工作,反能寫文章,反有興趣寫,這已是經驗證明了的。有稿子交出去,比什麼也好。何必站在文壇之上,陪侍鞠躬行禮如儀?

  11. 作家不能同時是很有成就的政治家。我看許多作家,在歷史上,有時候也想去當政治家,結果當不成,還是回來搞文學。因為作家只能是紙上談兵,他對於現實的看法可以影響人,但不能夠去解決人民生活的實際問題。

  12. 一個時代,知識分子,他的思想,他的遭遇,他的喜劇和悲劇,都和政治有關係。

  13. 文章是寂寞之道,你既然搞這個,你就得甘於寂寞,你要感覺名利老是在那裡誘惑你,就寫不出藝術品。所以說,文壇最好不要變成官場。

  14. 文采與意想,是文學創作的精髓。 魯迅先生之所以為眾人景仰,無異辭,當之無愧,是因為他的偉大人格,對民族強烈的責任心,對文學事業的至死不渝的耕耘努力。

  15. 就散文的規律而言,真誠與樸實,正如水土之於花木,是個根本,不能改變。

  16. 我老了,應該說些切實的話,有內容的話,通俗易懂的話。在選題時,要言之有物;在行文時,要直話直說,或者簡短截說。

  17. 文字是很敏感的東西,其涉及個人利害,他人利害,遠遠超過語言。作者執筆,不只考慮當前,而且考慮今後,不只考慮自己,而且考慮周圍,困惑重重,叫他寫出真實情感是很困難的。只有忘掉這些顧慮的人,才能寫出真誠的散文。

  18. 創作的命脈,在於真實。這指的是生活的真實,和作者思想意態的真實。這是現實主義的起碼之點。

  19. 要想使我們的作品有藝術性,就是說真正想成為一個藝術家,必須保持一種單純的心,所謂“赤子之心”。有這種心就是詩人,把這種心丟了,就是妄人,說謊話的人。保持這種心地,可以聽到天籟地籟的聲音。

  20. 所謂人性、人道,對人類來說,應當是泛指的,是一種共性。

  21. 凡是偉大的作家,都是偉大的人道主義者,毫無例外的。他們是富於人情的,富於理想的。他們的作品,反映了他們對現實生活的這種態度。把人道主義從文學中拉出去,那文學就沒有什麼東西了。

  22. 歷史證明:文壇上的尺寸之地,文學史上兩三行記載,都不是容易爭來的。

  23. 餘於朋友,情份甚薄。無金蘭之契結,無酒食之徵逐,無肝膽之言語,無密暱之過從。

  24. 餘之交友,向如萍水相逢,自然相結,從不強求。對顯貴者,有意稍遜避之;對失意者,亦不輕易加惠於人。遵淡如水之義,以求兩無傷損。

  25. 人之相逢,如萍與水。水流萍滯,遂失其侶。水不念萍,萍徒生悲。一動一靜,苦樂不同。

  26. 官家處處走過場,壞人處處鑽空子。鑽大空子發大財,鑽小空子得小利,尚可談人心向善乎?

  27. 戒行之方為寡言,戒言之方為少慮。禍事之發展,應及時堵塞之,且堵且開,必成大患,當深思之,當深戒之。

  28. 我時常想起青年時代的一些夥伴,他們早已劃為煙塵,他們看不到今天,我也不替他們抱憾。人有時晚死是幸運,有時早死也是幸運。

  29. 抒情不難,難的是不抒情;過多的抒情,會減弱作品的現實主義力量。 凡是藝術,都應該是美的。藝術與美,可以說是同義語。這種美,包括形象和思想,即內容和形式兩個方面,而且必然是統一的。

  30. 看到真善美的極致,我寫了一些作品。看到邪惡的極致,我不願意寫。這些東西,我體驗很深,可以說是鏤心刻骨的。可是我不願意去寫這些東西,我也不願意回憶它。

  31. 正體之序,應提舉綱要,論列篇章。鼓吹之於序文,自不可少,然當實事求是,求序者不應把作序者視為樂擁。

  32. 我曾寒酸地買過書:節省幾個銅板,買一本舊書,少吃一碗燴餅。也曾闊氣地買過書:面對書架,只看書名,不看價目,隨手抽出,交給店員,然後結賬。經驗是:寒酸時買的書,都記得住。闊氣時買的書,讀得不認真。讀書必須在寒窗前,坐冷板凳。

  33. 人的一生,真正的快樂,在於童年。成年以後的歡樂,常帶有種種限制。會尋歡作樂,強作歡笑或者以苦為樂。

  34. 老年人,回顧早年的事,就像清風明月,一切變得明淨自然,任何情感的糾纏,也沒有,什麼迷茫和失望,也消失了。而當花被晨霧籠罩,月在雲中穿度時,它們的吸引力,是那樣強烈,使人目不暇接,廢寢忘食,甚至奮不顧身。

  35. 一落黃泉兩渺茫,魂魄當念歸家鄉。 三沽煙水籠殘夢,廿年囂塵壓素裳。秀質曾同蘭菊茂,慧心常映星月光。 老屋榆柳今尚在,搖曳秋風遺念長。

  36. 青春遠離,曾無怨言,攜幼奉老,時值亂年。親友無憾,鄰閭無間。晚年相隨,我性不柔, 操持家務,一如初娶。知足樂命,安於淡素。

  37. 人生怪事,何必天方?年老不願讀小說,非必認小說為謊言也。人陷於情慾,即如痴如盲,孽海翻騰,尚以為風流韻事也。 深念情慾惑人,踏入時,直如黑白不辨,是非顛倒。及至腳下感到泥濘,則又愈拔愈陷,滅裂而後已。

  38. 顛狂的馬,往往是容易閃失;慌張的人,時常會出亂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