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登山技巧
冬季天寒地凍,也有很多人喜歡體驗極限運動,冬天登山就成為他們的首選運動方式,那麼有哪些呢?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裝備
保暖及保持乾燥的衣物:排汗性內衣,不僅可以保暖,而且還可以具有很好的排汗性。棉製內衣吸水性強,不易乾燥,潮溼後成為導溫層,加快熱量的散發,被稱為“高山殺手”。因此排汗內衣應該是冬季登山的必要裝備。羽絨製品是最良好的保溫層,易壓縮、重量較輕、便攜。它的缺點是吸潮且不容易乾燥,故不適合潮溼環境使用。適合戶外用的羽絨服面料以防撕、透氣為佳;式樣應保證行動方便。
登山鞋:儘量不要穿著普通的運動鞋去長途穿越、登山,容易造成小腿緊張、肌肉痙攣,以及膝關節、踝關節的挫傷,應選擇有耐磨、防滑、堅硬的登山鞋。高幫鞋能對踝關節提供足夠的保護,同時較高的鞋幫也能較有效地阻止雨雪、沙土等異物灌入鞋內。手套和襪子、毛襪也是必備的防寒物品,手、腳是在高寒地區最易凍傷的部位,必須多攜帶一些備用。
防風防雨外套:良好的防風和防雨效能通常是一致的,防雨外套的表層還必須塗上潑水劑,能使雨水形成水珠滾落。
防寒帽:頭部保暖之用,最好無帽簷,有護耳,最好能拉至頸部,只露出口鼻。可以多戴幾頂,走路、營地休息時可戴不同的帽子,既輕便又能提供有效的保溫。
能封口的塑料袋:這樣可以在保證在下雨或者是渡水的時候,保持手機等電子產品的乾燥。以防在使用的時候東西進水而不能使用。
睡袋:普通氣候條件可以用杜邦棉或其他棉的睡袋,在高山或高寒地區以高質量的羽絨製成的睡袋較好,在登山時應使用高山帳篷,通風、保暖、透氣且非常結實,能防12級大風,一般旅遊帳篷不適合高山地區。
防潮墊或氣墊:用於與地面潮氣隔離,保持體溫及睡眠質量。
急救毯:被多數人所忽視的超級實用裝備,在國際上廣泛應用於登山、消防、救援和軍用。一般就是一塊鋁塑複合的薄膜。急救毯一般摺疊起來只有半個手掌大小,厚度也只有幾毫米而已,就像一大張糖紙。急救毯的好處是即使完全泡到水裡,只要用的時候開啟把水珠抖掉,絲毫不影響保暖效果。下雨時也可以用來搭建臨時帳篷或雨披。一旦出現意外,沒有任何裝備而需要在山裡過夜時,急救毯就是你的睡袋。
頭燈:戴在頭上,輕便,便於活動,使用時間長,適合露營、夜間行走,最好有防水功能。
多功能水壺:組合式,可以當作簡單炊餐具使用。
吸管或淨水杯:野外生存中的重要工具,用於淨化水。
哨子:週期性的吹響哨子將比你喊叫消耗更少的能量並且聲音能傳得更遠。
塑料垃圾袋:薄而且輕,它們的價值遠超過它的重量。用它們防雨,弄三個洞臨時作為雨披,還可以擋風。垃圾袋最為牢固。
β燈:一種水晶發光體,僅有一枚硬幣大小,但用於夜間察看地圖非常理想,同時夜間垂釣時也是極好的誘餌——儘管昂貴但經久耐用。
二:登山守則
1、出發前一定要確認天氣預報,早出發,早下山。
2、讓體弱者走在前面,在感到飢餓之前,勤吃零食。
3、緊隨領隊,不要單獨行動。
4、垃圾一定要帶回來扔到指定位置上,同時禁止亂用火源。
5、要合理活動,不要太過激動,不要損壞樹木等大自然。
三:注意事項
為了防冰面路,要準備防滑釘。但是在一般雪道上不要使用防滑釘,以免傷害膝關節。此外,要走長段的雪道時,最好穿著可防雪捲入的保溫效果好的下口緊的登山褲,或穿高腰襪。
事故要事先預防:要沿著雪道上的腳印前行,沒有腳印時,要用鞋底全力壓地面行進。沿坡度較大的坡面下山時,步幅要減小,上體要稍微彎曲。
大部分事故都在下山時發生。因此,下山時,要把身體重心放在腳後跟上,如果整個腳底踩在地面上的話,很容易滑倒。揹包在摔倒的時候,可起到防止頭部或腰部受傷的緩衝作用,因此一定要攜帶。
冬天登山時,登山者需要帶上必備的登山裝備,為登山打下堅實的基礎。其次,登山者還應遵守登山守則,更要注意登山過程中的安全事項,以保障運動中的安全。冬天登山的過程必定艱苦萬分,當您想放棄的時候,放慢腳步,看看周遭的風景,或許能收穫不一樣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