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釣有哪些常見的誤區
釣魚是現在人們非常喜歡的一種休閒養生的方式,不少人釣魚喜歡用臺灣釣魚法,可是這種釣法的一些誤區大家知道嗎?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臺釣誤區一:釣具
臺釣講求上魚的手感,不管大魚與小魚,只要有上魚的手感就基本達到目的了,故此垂釣不同品種不同大小的魚兒就因當合理選擇不同長短不同調性的魚竿,不少釣友會產生一個很大,認為杆子越昂貴就上魚的手感越好,故此就不斷攀比去不惜重金購買昂貴的進口釣竿,其實這已經超出了垂釣的意義所在,釣具不是奢侈品,不必如此奢華,當然那些土豪級富豪級的釣友生活的理念不同就另當別論了。
說實話幾百元的魚竿各種調性各種長短都足矣滿足大眾型的垂釣愛好者了,不必為了釣個小魚或難得釣個關係塘而去割肉。再者魚竿不管上不上檔次,都必須重在保養,不會保養的釣者再高檔的魚竿也會釣個小魚而斷掉。
臺釣誤區二:魚線
現在市面上銷售的魚線基本上都是可以的,任何品牌的魚線只要達到色度線徑勻稱、手感滑潤、垂釣中不起毛,基本上都是好魚線,什麼高階的奈米碳素線之類的都是虛誇的產物,本身的線徑不符魚的大小談不上魚線的問題,不一定高階的魚線就不會出現切線,細線上大魚不是說魚線的質量超好,而是垂釣者溜魚的方式得當,每一款粗細不同的魚線所能承受的拉力均是靜物慢提下能承受的最大值,這就是魚線上標註的最大拉力值。所以要體現魚線的拉力就必須做到輕提杆慢拉魚。
不少初學的釣友釣魚時老切線,就一直認為魚線太垃圾,殊不知不去想想自己的動作要領因素,導致產生對魚線。
臺釣誤區三:商品魚餌
現在市面上的魚餌琳琅滿目,但說到底基本配比都差不多,有些什麼祕製的餌料只不過多加了點香精甚至加了化學物質,反而對生態及垂釣者不利。商品魚餌只要掌握其本身的狀態便可以隨心所欲,運用得當了,比如垂釣半水的鰱庸就必須講求霧化,垂釣底層的鯉魚講求香腥,春季與夏季使用清淡的餌料,肥塘選用淡味甚至無味的單款,初春和冬季使用重口味濃香或濃腥,這些都是根據魚而在不同環境下與不同季節下就餌的習慣得來的。
任何大師級的高手都研製不出特效餌,這如同人看病是使用針對性的藥物般,沒有特效藥存在是一樣的道理。
不少釣友,餌料一買就是幾百元甚至更多,雜七雜八有時自己也記不住搞不懂了,什麼小藥幾十元上百元的去買,其實都是香精罷了。如果在某處垂釣一二個小時不上魚,就會不斷的更換餌料,到最後時刻終於上魚了就會認定,這款餌料不錯,能夠釣上魚,其實大多情況是前面不斷的拋餌布窩最後引來魚群的因素,不信你可以換個水域並使用你認為好的釣餌去垂釣,起初照樣也是不上魚。
臺釣誤區四:釣位
黃金釣位,這是我們經常聽到的說詞,在某處有個特別好的位置,別處不上魚,此處必定上魚。
魚兒覓食在不同的季節不同的環境下是沒有一個統一的規律的,有時一天之中會改變好幾次,大多數魚類都會漫無目的的在水域裡到處遊蕩覓食,有些甚至在這個窩點能覓到食物也不會做太久的停留,至於好釣位之說,只不過在某個水域是魚的必經之路並且有持續不斷的釣者拋餌打窩,才會形成大多數魚經常光顧的地段。因此黃金釣位不是天生的,大部分情況下都是人為的開發而得來的。
臺釣誤區五:線主調整
不少釣友會遇到有漂相卻老不上魚的現象,於是乎就不斷的進行線主的調整,一會兒調靈一會兒調鈍,一會兒釣半水一會兒釣過底,釣著釣著,最終連自己也搞不清楚鉤餌調成什麼樣了,最終導致漁獲寥寥甚至空軍連連。
其實大多數情形之下只要做到一次找底粗調,二次精準微調,基本上無需再調,一門心思的釣底,除非出現水體流動、水位變化才會適當的調整。為什麼要調二次呢?因為魚線浮漂初次下水,鉛皮座難免會有很小的空隙,浮漂也會在泡水之後產生浮力的變化,所以二次精準的微調是有必要的。浮漂品質越差這個現象就越能體現,有時明明空鉤調整是三目或四目,釣著釣著,空鉤試了下變成二目甚至一目了,這就是因為鉛墜空隙進水,浮漂吃水過大導致的。
看過的人還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