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傳統釣法的必備技巧

  冬季釣魚跟其他季節都是不一樣的,因為冬季天氣寒冷,魚都處於冬眠或半冬眠狀態,對釣者來說最為考驗技術。那麼喜歡使用傳統釣法的釣友知道哪些技巧嗎?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冬季傳統釣法的技巧

  一、釣時與釣位的選擇

  冬季天寒地凍,魚為了儘量避免寒冷,多數時間會停留在水體較深的地方禦寒覓食。冬季野釣最好的出釣時間是在中午時段進行,這個時候魚的活性以及進食慾都是不錯的,咬鉤的機率也就增加了。

  選擇一個優質釣位是豐收漁獲的基本保證。釣友需要注意觀察以下兩個方面,挑選出來的釣位就錯不了。

  1.深水地帶找魚

  冬季野釣選擇釣位,深水地帶是魚兒冬季最常停留的地方,這裡水體溫度相對高些,含氧量也比淺水區高很多,釣位設在這裡一定會有漁獲的。其次,在水體深一米以上且水體中有水草等水生植物的地方也是魚兒常出沒覓食的地方,釣位這在這裡也是錯不了的。

  2.安全第一

  選擇釣位也需要考慮中魚後的操作,要便於操作的位置為佳。並且能夠保證釣友安全的地方。釣友要儘量避免把釣位選在容易造成落水受傷的不安全的地方,還有就是岸邊樹木雜草叢生的地方也是不適宜設下釣位的,這種地方不方便拋竿揚竿。

  二、打窩技巧

  做窩的技巧

  找到魚窩只是代表能夠滿足魚群聚集的條件,而如何有效的誘魚控魚,就關乎做窩的能力了。

  在垂釣之前基本都要做窩誘魚,其主要目的就是利用餌料的香味把魚兒吸引到窩點中,一般用作窩料的食材有三種。

  1、第一種就是小麥粉、玉米粉以及麩皮等一類純天然的糧食料。

  2、第二種就是以糧食為主料,再新增適量的新增劑,比如說使用浸泡過白酒的小米、大米或者玉米糝等。

  3、第三種就是經過深度加工,脫脂脫水改變了外觀形狀做成的商品餌,最大的特點就是霧化快,誘魚效果好,使用方便,具體用餌要根據情況使用。

  做窩需要注意的方面

  1、做窩只是起到引誘魚兒進窩的作用,而不能讓魚兒進窩之後覓食以誘餌為主,不然的話只是浪費了誘餌,魚兒很快就會吃飽離開,所以要注意誘餌的用量。

  2、冬季食物短缺,魚兒對能吃的食物氣味感知非常強,所以窩料要以味型誘魚為主,可以適當新增少量的顆粒食物來留窩,一般都使用以新增劑為主炮製而成的酒米,比如說麴酒、藥酒、蜂蜜等一些能夠把窩料做成色香味俱全的祕方和偏方材料。

  3、在垂釣過程中要充分發揮酒米的味型來引起魚兒的注意,並且保證新增的顆粒料無法滿足魚兒的食量,讓魚兒處於想吃吃不飽的狀態,此時投放釣餌才能起到最大的作用。

  4、垂釣一定時間之後,要多補窩留魚,補窩和做窩一樣都需要考慮到投放的誘餌量,根據情況使用適當的窩料才能起到最大的誘魚效果。

  三、傳統釣餌料以葷餌為好

  冬季是一年中魚類進食慾最低的時候,也是活性最差的時候。由於此特點,在冬季野釣釣餌選擇濃腥葷餌是最為合適的。其次是糟食,香甜的麵食也對魚有很好的吸引力。誘魚效果好。

  自制釣餌也是很多釣友的樂趣所在,在出釣的前一天製作好順手的釣餌,在做釣的時候穩穩的坐收漁獲。小編一個自覺挺好用的釣餌製作方法,在日常垂釣中頻繁使用,效果都是很好的。今天拿出來給釣友分享一下。

  首先需要準備腥香味的通用餌料一袋,麝香酒米,高蛋白拉絲粉,麵粉,雞蛋還有甜味豆漿。將雞蛋煮熟後只留下蛋黃備用,取一個乾淨容器將適量的通用餌料、拉絲粉、麵粉和麝香酒米先放入攪拌一下;然後將蛋黃捏碎新增進去,再倒入準備好的甜味豆漿,充分進行攪拌揉捏製成面餌,垂釣時使用即可。

  四、釣組搭配

  手竿傳統釣法在我國是很早就開始被釣友廣泛使用的,其具有多種多樣的釣法,到現在還被眾多釣友熱衷使用。在冬季野釣最合適的就是傳統釣的底釣法。底釣使用的釣組釣具在搭配上細小靈敏的特點,釣友只需要根據此特點進行搭配一定會萬無一失的。

  1.釣竿

  傳統釣時多使用手竿做釣,通常準備兩支釣竿,一根4.5米,一根6.3米,最好選用調性為28的碳素材質手竿。28調性的手竿易於掌控,可以有效避免跑竿的狀況發生。

  2.釣組

  冬季魚的食慾較低,吸餌的動作比較小,在浮漂的反映上會很輕,在釣組的搭配上可以選擇小鉤細線小漂的組合。冬季魚體較小,魚線選在在0.6-0.8號之間為宜,材質以尼龍為優;魚鉤可以搭配3-4號的袖鉤或者是伊豆鉤,搭配靈敏度高的1號小漂,漂的間距控制在1.5釐米以內,魚鉤魚鉛墜的距離保持在2釐米以內為宜。

  冬季釣魚技巧

  冬釣,以釣鯽魚為主,在不同的水域和地點,選擇的釣具要得心應手,根據冬季魚吃食的特點,注重釣組的合理搭配。冬釣靈敏,是提高上魚率的關鍵所在。

  因為陰天的光線相對晴天較暗,而且拋竿較遠,故應選用一支3米以上的硬釣手海兩用竿,浮漂用大號配重墜,便於拋竿與觀漂。繞線輪選用小號,配直徑0.25-0.3毫米,不少於50米的主線,腦線直徑不大於0.18毫米。選用3-5號釣鯽鉤,雙鉤組合,總長度在15-18釐米比較合適。調漂時調至與水面平齊,垂釣時釣2目,魚咬鉤時,浮漂出現輕輕的點動,繼而黑漂或上浮,提竿即可中魚。

  釣餌多采用蚯蚓和紅蟲,可將紅蟲事先綁好,也可直接將紅蟲從頭部穿進,每隻鉤上穿4-5條。發現紅蟲的顏色變白是要及時更換。採用逗釣的釣法,當魚不咬鉤和頻率較低時,可勤提竿加以引逗,使釣餌經常處於活動狀態,而誘魚咬鉤。

  在打水面垂釣時,應採用多點選優的方法,從各方位找釣點,當發現某點上魚時,就可在此點多拋竿。因冬天魚相對集中抱團,此點很可能就是魚窩,不上魚時,再另外選擇釣點。如此的迴圈選擇,是提高上魚的關鍵,也是引逗釣法的精華所在。

  野外釣魚注意事項

  一、把一切準備工作提前進行,防止丟三落四,並確定好出發時間。

  二、檢查好車況,攜帶的漁具要固定好,防止路上脫落,車速不要過快,安全第一。

  三、到垂釣水域後,不要急於下竿,要先觀察魚的活動情況,當然,經常光顧的水域也可以憑經驗直接下鉤。

  四、適當整理釣位,在不影響垂釣的前提下,使釣位安全舒適,並避開電線等障礙物。

  五、根據水位、魚種熟練操作釣具,野釣魚稀,可使用各種竿,長短、深淺、遠近佈陣,控制水域儘可能大一些。

  六、合理應用餌料,野釣物件主要是鯽魚,萬能釣餌蚯蚓是最佳釣餌,鯰、鯽等都喜歡吃,使用多竿垂釣時,也不需要像使用其它餌料那樣隨時盯著浮漂,如鯽魚等上鉤都會咬死鉤,大幅度頂漂或走漂,起竿遲點也不跑魚。

  七、長時間不上魚,可綜合周圍釣友的上魚情況,找出原因根據經驗,主要是釣位選擇不當,隨機應變。

  八、垂釣過程中,集中精力,如發現異常及時起竿,不要錯過機會,特別是上大魚的機會可一不可二。

  九、利用魚不咬鉤的時間,適當休息和處理雜事等。

  十、有錢難買回頭看,收竿後別忘了回頭看一看有無遺忘的東西。

看過的人還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