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魚竿斷裂的祕訣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愛上了釣魚。魚竿是釣魚最重要的工具,怎樣才能做到避免魚竿斷裂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避免魚竿斷裂的祕訣

  一、正確選用釣竿

  每根釣竿的強度都是一定的,不同型別釣竿的強度是不同的。要保證不斷竿,釣竿的強度就要與所上魚的種類、規格相匹配。因此,在垂釣時要根據預期能上的大魚規格,也就是所說的魚情來選用釣竿。

  一般來說,若以釣草魚、鯉魚為主,或者說不願放棄草魚、鯉魚的機會雖然它們的概率不高,就應選用綜合竿、鯉竿等強度高的“重型竿”;如果以鯽魚、鯿魚為預期,可選用輕巧的鯽竿。如果硬是要拿著鯽竿去釣草魚等大型魚類,切線是不可避免的,如果線組用得過大,則會造成斷竿 。

  二、線組的選用要恰當

  為了避免發生斷竿,臺釣的線組分為主線、子線兩部分。要根據釣竿的強度選用釣線,如果釣線太粗,其承受能力超過釣竿就會有危險。要有效防治斷竿,就需要科學選用線組。一般來說,只要不用太粗的子線,碰到大魚後通常只是切線,而不會斷竿。

  三、避免用力過猛

  斷竿的直接原因是作用在釣竿上的力超過了其承受範圍。釣竿所受的力的來源主要有二,一是魚中鉤後掙扎時暴發出的衝擊力,二是揚竿、溜魚時釣魚人的發力。因此,要想避免切線、斷竿,就要合理調控揚竿、溜魚時的發力,儘可能減輕對魚的刺激,避免魚的過度掙扎,溜魚時迴避與魚的正面較量。

  要想避免在垂釣中發生切線、斷竿的情況,最重要的是有規範的揚竿動作,切不可揚竿過猛。造成揚竿過猛的原因主要有二。

  一是沒有熟練掌握規範的揚竿操作要領,揚竿時沒有撐魚的過程,而是一揚到底,導致上大魚時成了直接飛魚。

  二是一見漂訊就激動,因而導致用力過大。所以,要避免揚竿過猛,關鍵是要保持平和心態,嚴格按照揚竿的操作規範進行。其次,要用太極功溜魚,魚鬆我緊,魚緊我鬆,避免與魚的正面交鋒。

  四、合理調控釣竿的受力狀況

  臺釣的主線、子線系統是保護釣竿的有效措施,但隨著釣竿的受力狀況的變化,釣竿所能承受的拉力大小也在變化,能否充分發揮、利用釣竿的強度,與釣竿受力狀況的調控水平密切相關。要想使釣竿能達到最大的強度,只能在竿體與水面形成一定的角度,且整個竿體均勻受力時才能做到。

  也就是說,竿體在溜魚時必須向上保持一定的傾斜角度,如果竿尖一點都不能抬起來,竿體不能彎曲,釣竿就無法發揮其彈力,這樣就使竿、線、鉤形成一條直線,也就是所謂的“拔河”,極易出現切線的情況。

  竿體與水面的角度越大,所能承受的拉力強度就越小,成直角時最小。在溜魚時,將釣竿抬起來一點是必要的,但不能將竿子豎得太直。如果竿子豎得太直,僅300克左右的魚就很可能損壞釣竿的竿梢或者第二節。這是因為,如果將釣竿豎得太直,就只有釣竿的前部受力,釣竿的承受能力將大打折扣。

  此外,握竿的位置也影響著整個竿體能否均勻受力。為了不使竿失去太多彈力,握竿的位置不宜太靠前。一般在溜大魚時,會感覺單手握竿比較吃力,所以垂釣者通常會用雙手握竿,這時就要注意握竿的位置,要儘量握在手把附近,不要太靠前,以免人為地造成竿體受力不均勻,降低釣竿的強度。

  野外釣魚注意事項

  一、把一切準備工作提前進行,防止丟三落四,並確定好出發時間。

  二、檢查好車況,攜帶的漁具要固定好,防止路上脫落,車速不要過快,安全第一。

  三、到垂釣水域後,不要急於下竿,要先觀察魚的活動情況,當然,經常光顧的水域也可以憑經驗直接下鉤。

  四、適當整理釣位,在不影響垂釣的前提下,使釣位安全舒適,並避開電線等障礙物。

  五、根據水位、魚種熟練操作釣具,野釣魚稀,可使用各種竿,長短、深淺、遠近佈陣,控制水域儘可能大一些。

  六、合理應用餌料,野釣物件主要是鯽魚,萬能釣餌蚯蚓是最佳釣餌,鯰、鯽等都喜歡吃,使用多竿垂釣時,也不需要像使用其它餌料那樣隨時盯著浮漂,如鯽魚等上鉤都會咬死鉤,大幅度頂漂或走漂,起竿遲點也不跑魚。

  七、長時間不上魚,可綜合周圍釣友的上魚情況,找出原因根據經驗,主要是釣位選擇不當,隨機應變。

  八、垂釣過程中,集中精力,如發現異常及時起竿,不要錯過機會,特別是上大魚的機會可一不可二。

  九、利用魚不咬鉤的時間,適當休息和處理雜事等。

  十、有錢難買回頭看,收竿後別忘了回頭看一看有無遺忘的東西。

看過避免魚竿斷裂的祕訣的人還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