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愛國主義黑板報

  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操,是中小學學校教育的中心。本文通過調查研究衡水市區中小學校愛國主義教育課程開設的現狀,查閱各地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成功經驗、教育形式和內容等資料,分析存在的問題和成因,提出加強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的對策,為促進中小學生素質教育的發展,提供科學、合理的建議。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關於愛國主題黑板報相關內容,希望能夠幫助你們:

  :少年和祖國的未來

  少年兒童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應該像先輩那樣,從小就立下為國為民服務的壯志,好好學習,掌握各種本領,為建設和保衛祖國作好準備。

  1990年,我國北京舉辦了第十一屆亞洲運動會。要開好這樣大規模的運動會,光靠國家撥款還不夠,要靠社會各界大力支援。在捐款薄上寫上名字的第一個捐款人竟是個小姑娘。她叫顏海霞,是江蘇省建湖鎮湖中小學的學生。她家裡不富裕,可她為了支援亞運會,把自己僅有的1元6角錢寄給了亞運組委會。錢雖少,可表達了一個少年對祖國的熱愛。

 

 愛國主題的黑板報圖片

  有很多少年懂得學習的重要,科學的重要,愛動腦筋。遼寧錦州有個9歲的小男孩叫趙宇,就發明了“雙色演示算盤”,解決了學生珠算課上看不清老師示範的困難。還有個山西絳縣的小女孩叫李珍,從8歲起就注意觀察生活,動手動腦,有了30幾項小發明。還有我國少年選手在25次國際奧林匹克各學科競賽中,獲得了十次團體總分第一名,奪得金牌61枚,銀牌30枚,銅牌20枚。湖北黃岡中學的王崧同學,在1990年和1991年,連續兩次獲得金牌。他們努力學習不僅是為了給祖國爭光,更重要是他們知道現在成績的好壞,關係到國家將來的發展和命運。

  試想,如果今天的少年兒童一個個品德好,身體棒,腦筋靈,知識豐富,那麼幾十年後,我國人口的素質就會大大提高,國家就會進步更快,更富強。所以我們說,少年兒童們從現在做起,當一名合格的優秀學生,就是熱愛祖國的具體表現。

  :一定要為中國人爭氣

  童第周是我國著名的生物學家。他出生在浙江勤縣一個偏僻的山村裡。因為家裡窮,他一面幫家裡做農活,一面跟父親念點書。

  童第周17歲才進中學。他文化基礎差,學習很吃力,第一學期期末考試,平均成績為45分。校長要他退學或降級,經他再三請求,才勉強同意他跟班讀一個學期。

  第二學期,童第周發憤學習。每天天沒亮,他就悄悄起床,在校園的路燈下讀外語。夜裡同學們都睡了,他又到路燈下面去學習。值班教師發現了,關上路燈,叫他進屋睡覺,他趁教師不注意,又溜到廁所外邊的路燈下面去看書。經過半年的努力,他的功課終於趕上來了,各科成績都不錯,數學還考了100分。童第周看著成績單,心想:“一定要爭氣。我並不比別人笨,別人能辦的事,我經過努力,一定也能辦到。”

  童第周28歲時,得到親友的資助,到比利時去留學,跟一位在歐洲很有名氣的生物學教授學習。一起學習的還有別的國家的學生。舊中國貧窮落後,在世界上沒有地位,外國學生瞧不起中國學生。童第周暗暗下了決心:一定要為中國人爭氣。

  幾年來,那位教授一直在做把青蛙卵的外膜剝掉的實驗。這是一項難度很大的手術,需要熟練的技術,還需要耐心和細心。同學們都不敢嘗試,那位教授自己做了幾年也沒有成功。童第周不聲不響地刻苦鑽研,反覆實踐,終於成功了。那位教授興奮地說:“童第周真行!”這件事震動了歐洲的生物學界,也為中國人爭了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