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黑板報

  文明禮儀是基於社會的道德觀念和風俗習慣而形成,為大家共同遵守的 規矩 。而良好的文明禮儀行為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要培養一個人良好的行為習慣,必須從小抓起。通過一年半的探索學習和嘗試,初步總結出有以下幾個培養途徑和策略。小編為大家彙總了一些,大家可作為參考,希望大家能夠獲得幫助:

  :與文明並肩同行

  “文明”是綻放在道德之樹上的一朵絢麗的奇葩!每當提起“文明”這兩個字眼,我們的腦中總會閃過一連串的景象:在同學們打水的時候,把水灑在別人的鞋上,一聲“對不起”可以化干戈為玉帛。當別人幫了你的忙一聲“謝謝”讓彼此的心頓生暖意,學校內外,一聲熱情的“老師好”讓師生情變得似乎伸手可觸。這些看似簡單的話語和被人忽視的行為,竟然有如此大的作用!我們看到的是“文明”的重燃和禮儀的復出。但是另一番的景象不是的映入眼簾:在學校的走廊亂跑亂跳,打打鬧鬧,破口大罵得人是不文明的人。這種種的現象與我們的建設是都麼不和諧啊!“文明”對我們來說意義深遠,小而言它關係到人們的生活習慣和身心健康,大而言,它關係到國家的興衰。

  一滴露珠能折射出五彩的陽光,一片綠葉能傳遞出春天的氣息,一句隨意的話語,一個細微的舉動,都能反映出一個人的品格與修養!反映出民族的素質,生活在同一片藍天下的隊員們,希望你們嚴格要求自己,手牽著手,心連著心,在細微的小事中,講文明,樹新風,攜手共進願文明的春風吹拂每個人的心靈,願文明的花朵伴隨每個人成長!

  :名言

  :禮儀周全能息事寧人——儒貝爾

  :頭銜愈大,禮儀愈繁——丁尼生

  :生命是短促的,然而儘管如此,人們還是有時間講究禮儀——愛默生

  :如果把禮儀看得比月亮還高,結果就會失去人與人真誠的信任——培根

  :禮者,人道之極也——荀子

  :安上治民,莫善於禮——孝經

  :道之以告德,齊之以禮——論語

  :不學禮,無以立——論語

  :禮,經國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後嗣——左傳

  :禮,天之經也,民之行也——左傳

  :禮儀是在他的一切別種美德之上加上一層藻飾,使它們對他具有效用,去為他獲得一切和他接近的人的尊重與好感——洛克

  :舉行盛大的葬禮,與其說是向死者誌哀,不如說是為了滿足生者的虛榮——拉羅什富科

  :人間的面孔從未像在葬禮中看上去那麼世俗——喬·艾琪渥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