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勤儉手抄報

  不積跬步,無以成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富貴不只要會賺錢,更要會勤儉。世界勤儉日,別人都在勤儉呢,你不焦急嗎?還等什麼呢?快行動吧!下面小編帶給大家的是:

  資料1:節儉名言

  1、君子憂道不憂貧。——孔丘《論語衛靈公》

  2、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李商隱

  3、強本而節用,則天不能貧。——荀況

  4、囚其國家,去其無用之費,足以倍之。——先秦《墨子節用上》

  5、奢侈的必然後果——風化的解體——反過來又引起了趣味的腐化。——盧梭

  圖片:

  圖片一

  圖片二

  資料2:勤儉節約

  古人曾雲:勤儉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勤儉永無窮,坐食山也空。這些古語意在告訴我們一個永恆不變的道理:那就是,勤儉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更是我們的傳家寶。這些金玉良言指引著數代人艱苦創業,自力更生,勤儉節約,並代代相傳。

  儘管2012年我國糧食繼續增產,產量已達近6億噸,實現了糧食產量“九連增,但糧食進口數量同時創出新高,中國糧食對外依存度逐步上升,國家糧食安全問題日益突出。在另一方面,我們糧食浪費卻非常驚人:據統計,每年糧食產後,儲藏、運輸、加工等環節損失浪費總量達700億斤以上,而餐桌浪費的糧食保守估計約500億斤,兩項加起來達到1200億斤的浪費。浪費的糧食足可以養活兩億人口!儘管我們從小就被教育要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並告知節約要從小處著手,從節約一張紙、一粒飯、一滴水、一度電做起。可是,就在不經意間,浪費卻成了“家常便飯”,隨處可見:不知諸位是否看過央視最近一段公益廣告:因為公款消費、因為好面子、因為寵孩子等,國人外出就餐,浪費菜品和糧食達20%以上,價值高達上億元!面對這些我們的內心深處是否有一絲的觸動、有一絲的自責呢?

  為此,國家將糧食問題作為國家安全的首要問題,每年一號檔案都是關於“三農”。做為一名公民,我們要做的是什麼呢?我認為:一是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從我做起,從點滴做起,做到日常生活中合理飲食,珍惜糧食,做到不浪費一粒糧食;二是要大力宣傳,破除講排場、比闊氣等陋習,積極倡導崇尚節儉、摒棄不健康的消費習慣。使全社會將節約糧食視為一種習慣,形成一種觀念,並深刻明白這樣一個道理:“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寸絲寸縷,恆念物力惟艱”。

  也許有人會說,節約等同於吝嗇、等同於貧窮,其實不然。節約並不是吝嗇的化身更不是貧窮的表現。 它應該是對家庭幸福生活的盤算,更是一份社會義務的履行。“興家猶如針挑土,敗家好似浪淘沙”,試想一下,一個沒有勤儉節約作支撐的國家,如何繁榮昌盛;一個沒有勤儉節約作支撐的社會,如何長治久安;一個沒有勤儉節約作支撐的民族,如何自立自強?

  所以今天,我們應該大聲倡議: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牢固樹立節約意識,“讓節約成為習慣”、“讓節約成為生活方式”;讓我們從自我做起,努力打造一個健康、和諧、可持續發展的美好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