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約從我做起手抄報

  節約是中華民族的一種傳統美德,作為一種道德價值取向的節約思想不僅是對個人的一種要求。學會節約,就是一種美德,大家動起來把,拒絕浪費,節約用水,從我做起,小編為大家彙總了一些關於節約手抄報的資料和相關內容,大家可作為參考,希望大家能夠獲得幫助:

  資料1:堅持勤儉節約 走綠色發展之路

  剛剛召開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了十三五發展規劃,全中國人歡心鼓舞,全世界關注議論。全會宣告到2020年我國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實現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的第一個百年目標,必須堅持綠色發展理念。“民亦勞止,汔可小康。”小康,這個穿越無數苦難與輝煌歲月的執著夢想,這個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將在我們這代人的努力中得以實現。

  與此同時的一件事情同樣吸引了我們的關注,那就是10月23日在江蘇省揚州市舉行了“最大份炒飯”吉尼斯世界紀錄挑戰活動,這份超級炒飯最終以總重量4192公斤得到了吉尼斯世界紀錄總部的認證。但是,活動結束後,這4噸多的炒飯被垃圾車運走了。好好的一種美食,卻被以這種方式糟蹋。這種嚴重浪費食物的活動,折射出的是當今時代一部分人好大喜功、愛炒作、搞噱頭,最終此項挑戰紀錄被宣佈無效。由此可見,要想小康社會的全面建成,必須秉承勤儉節約、艱苦樸素的精神,堅持綠色環保的發展之路。

圖片欣賞

關於節約的手抄報圖片1

關於節約的手抄報圖片2

關於節約的手抄報圖片3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GDP的不斷攀升,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社會上出現了一種比闊鬥富的不良現象,把節儉的美德當作過時的觀念加以否定,以致於出現以鋪張浪費為榮,艱苦樸素為恥的歪道理。浪費的現象在我們身邊也屢見不鮮:水龍頭中“細水長流”;教室燈光“人走燈仍亮”;書本文具“半新遍地扔”;一次性的碗筷、塑料袋……,勤儉節約迫不及待的需要得到我們的重視。

  十八屆五中全會指出,堅持綠色發展必須全面節約和高效利用資源,樹立節約集約迴圈利用的資源觀,推動形成勤儉節約的社會風尚。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僅需要物質財富的積累,精神世界的豐富同樣需要。勤儉作為一種美德,一種工作態度、生活作風或治國方針,是要大力提倡的。我國自古以來就有勤儉作為修身治家的美德。《尚書》說:“惟日孜孜,無敢逸豫”。《左傳》引古語說:“民生在勤,勤則不匱”。《周易》提出:“儉德闢難”之說,《墨子》有:“儉節則昌,淫佚則亡”之論。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堅持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精神支柱。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歷史經驗告訴我們,一個國家要想繁榮興盛離不開勤儉節約、艱苦奮鬥作為精神支撐;一個社會要想長治久安是不可能奢華浪費、大肆揮霍;一個民族要想自強不息同樣離不開克勤克儉、艱苦樸素。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我們的傳家寶。“勤儉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滾滾歷史長河,多少古聖先賢,克勤克儉,如數家珍。

關於節約的手抄報圖片4

關於節約的手抄報圖片5

  重塑勤儉節約理念,關乎身邊你我他。“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一個人無論在什麼時候都要以勤儉節約為榮。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要從細微處做起。在日常工作中要嚴格控制紙質檔案印數,減少文印材料,提倡無紙化辦公;節約用電、用水、減少辦公耗材,減少電腦、印表機、影印機等辦公裝置的待機消耗,杜絕長時間待機現象;減少電梯使用,下班前提前關閉飲水機,避免“白熾燈”、“長明燈”,防止“細水長流”;合理使用公務電話,控制電話用量,通話言簡意賅,不用電話聊天、辦私事。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讓勤儉節約、綠色發展成為一種時尚。展望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承接歷史,開創未來,在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最後衝刺時刻,讓我們秉承勤儉節約的的傳統美德,綠色發展的時尚觀念,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