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有鐘的成語
鍾是一種計時的器具,也指一種響器,哪些四字成語包含了鍾呢?接下來網小編將帶來鍾字成語內容,希望對大家的學習有所幫助。
鐘的基本解釋
1. 金屬製成的響器,中空,敲時發聲:警~。編~古代樂器。把一系列銅製的鐘掛在木架上組成,用小木槌擊奏。各時代形制大小不一,枚數也不同。~鼎古銅器總稱,上面銘刻文字。
2. 計時的器具:~表鍾和表的總稱。座~。~鳴漏盡晨鐘已鳴,夜漏將盡。喻年屆遲幕。
3. 指某個一定的時間,小時:~頭小時,如“開了一個~~的會”。
4. 杯子。
5. 集中,專一:~情感情專注。~愛特別愛。~靈毓秀指美好的自然環境產生優秀的人物。
鍾字相關成語有:
鳴鐘列鼎 五鼎萬鍾 鐘漏並歇 鐘鼎之家 以莛撞鐘 掩耳盜鐘 黃鐘大呂 現鐘不打 鼎食鐘鳴 暮鼓晨鐘 鐘鼓之色 老態龍鍾 鐘鳴漏盡 鳴鐘食鼎 黃鐘譭棄 塞耳盜鐘 鐘鼎山林 以莛叩鐘 擊鐘陳鼎 老邁龍鍾 竊鐘掩耳 鼎食鳴鐘 盜鐘掩耳 鐘鳴鼎重 朝鐘暮鼓 譭鐘為鐸 一見鍾情
帶有鍾字成語解釋
1 老態龍鍾:形容年老體衰,行動不靈便。
2 暮鼓晨鐘:佛教規矩,寺裡晚上打鼓,早晨敲鐘。比喻可以使人警覺醒悟的話。
3 盜鐘掩耳:盜:盜竊;鍾:古代一種樂器。偷鍾時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欺欺人。
4 鼎食鳴鐘:鼎:古代炊器;鍾:古代樂器。擊鐘列鼎而食。形容貴族的豪華生活排場。
5 朝鐘暮鼓:佛寺晨撞鐘,暮擊鼓以報時。
6 現鐘不打:比喻有現成的東西卻不加利用。
7 掩耳盜鐘:捂住耳朵偷鍾。比喻自己欺騙自己。
8 鐘鼎之家:富貴宦達之家。
9 鐘鳴鼎重:謂官高位重。
10 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鍾:俗語。比喻遇事敷衍,得過且過。也有無可奈何,勉強從事的意思。
11 鐘鼓之色:指歡欣喜樂的面色,像欣賞音樂時表現出的那樣。
12 鐘鼓饌玉:指鳴鐘鼓,食珍饈。形容富貴豪華的生活。
13 鍾靈毓秀:鍾:凝聚,集中;毓:養育。凝聚了天地間的靈氣,孕育著優秀的人物。指山川秀美,人才輩出。
14 鐘漏並歇:比喻年老衰殘。
15 鐘鳴鼎列:指官高位重。同“鐘鳴鼎重”。
16 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鐘:俗語。比喻遇事敷衍,得過且過。
17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俗語。過一天算一天,湊合著混日子。比喻遇事敷衍,得過且過。也有無可奈何,勉強從事的意思。
18 鐘鳴鼎食:鍾:古代樂器;鼎:古代炊器。擊鐘列鼎而食。形容貴族的豪華排場。
19 鐘鳴漏盡:漏:滴漏,古代計時器。晨鐘已經敲呼,漏壺的水也將滴完。比喻年老力衰,已到晚年。也指深夜。
20 一見鍾情:鍾:集中;鍾情:愛情專注。舊指男女之間一見面就產生愛情。
21 以莛叩鐘:莛:草莖。原意是鐘的音量大,用草莖去敲,就不能使它發出應有的響聲。後比喻學識淺薄的人向知識淵博的人請教。
22 鐘鼎人家:富貴宦達之家。同“鐘鼎之家”。
鍾字有關成語意思
1 鐘鼎山林:比喻富貴和隱逸。
2 現鍾弗打:比喻有現成的東西卻不加利用。同“現鐘不打”。
3 晨鐘暮鼓:暮:傍晚。佛教規矩,寺裡晚上打鼓,晚上敲鐘。比喻可以使人警覺醒悟的話。
4 鼎食鐘鳴:鍾:古代樂器;鼎:古代炊器。擊鐘列鼎而食。形容貴族的豪華排場。
5 二缶鐘惑:二:疑,不明確;缶、鍾:指古代量器。弄不清缶與鐘的容量。比喻弄不清普通的是非道理。
6 黃鐘長棄:比喻賢才不用。同“黃鍾譭棄”。
7 黃鐘大呂:黃鐘:我國古代音韻十二律中六種陽律的第一律。大呂:六種陰律的第四律。形容音樂或言辭莊嚴、正大、高妙、和諧。
8 黃鐘譭棄:黃鐘:黃銅鑄的鐘,我國古代音樂有十二律,陰陽各六,黃鐘為陽六律的第一律;毀:毀壞;棄:拋棄。比喻賢人遭受擯斥。
9 黃鐘譭棄,瓦釜雷鳴:黃鐘被砸爛並被拋置一邊,而把泥制的鍋敲得很響。比喻有才德的人被棄置不用,而無才德的平庸之輩卻居於高位。
10 黃鐘瓦釜:瓦釜:泥土燒成的大鍋,用作樂器,音調最為低。比喻高雅優秀的或庸俗低劣的;賢才和庸才。
11 譭鐘為鐸:將鍾改鑄為鈴。毀大物為小物,比喻隨心所欲的愚蠢行為。
12 擊鐘陳鼎:鍾:古代樂器;鼎:古代炊器。擊鐘列鼎而食。形容貴族的豪華排場。
13 擊鐘鼎食:打鐘列鼎而食。形容貴族或富人生活奢華。
14 老邁龍鍾:形容年老體衰,行動不便。
15 塞耳盜鐘:比喻自欺欺人,硬要掩蓋掩蓋不了的事情。
16 山崩鐘應:比喻同類事物相感應。
17 聲如洪鐘:洪:大。形容說話或歌唱的聲音洪亮,如同敲擊大鐘似的。
18 銅山西崩,洛鐘東應:比喻重大事件彼此相互影響。
19 五鼎萬鍾:指高官厚祿。
20 漏盡鐘鳴:比喻人的生命已到盡頭。同“漏盡鍾鳴”。
21 鳴鐘列鼎:鍾,打擊樂器,泛指一般樂器;鼎,盛物食器。謂用食時身邊響著樂器,眼前列著鼎器。後形容古代貴族高官生活的豪奢。
22 鳴鐘食鼎:鍾,打擊樂器,泛指一般樂器;鼎,盛物食器。謂用食時身邊響著樂器,眼前列著鼎器。形容古代貴族高官生活的豪奢。
23 暮鼓朝鐘:比喻可以使人警覺醒悟的話。同“暮鼓晨鐘”。
鍾字相關成語的人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