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養生話題

  春季萬物廕生,正是調養身體五臟的大好時機。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希望對你有用!

  :三宜兩少

  宜甘

  中醫上認為,春季是大自然氣溫上升、陽氣旺盛之時,此時養陽才是順應節氣之舉。“當春之時,食應減酸宜甘,以養脾壯陽”,倘若酸食吃多,會使肝功能偏亢,加重春季易脾胃虛弱的症狀。所以,春天飲食宜多吃幹溫之物,忌酸澀。宜多吃紅棗、蜂蜜、紅豆、黑糖等天然帶有甜味的食物,對於水果,最好等到它們熟透時食用,否則酸澀的水果反而會刺激到脾胃。

  宜清淡

  春天肝氣過剩,會對脾胃的消化吸收有所影響。因此在飲食上應飲食應清溫平淡。綠色蔬菜是最好的春季食物,不僅易於人體消化吸收,其中富含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也可以補充冬天的攝入不足,並且增強人體抵抗力。春天飲食最忌油膩、麻辣。

  宜潤

  早春時節,乍暖還寒,氣候比較乾燥,空氣中花粉、粉塵等顆粒物較多,容易引起諸多上呼吸道不適症狀。過燥的氣候會使肝氣過剩而克脾氣,進而影響飲食,因此春天應該著重養肝。

  肝喜潤,除了使用加溼器保持外部環境溼度,還應營造溼潤的體內環境。多食用一些新鮮蔬菜及蛋白質豐富的食物,如春筍、菠菜、芹菜、荸薺、雞蛋、牛奶等,增強體質抵禦病菌的侵襲。補充維生素的同時,還能滋陰潤肺。而水果方面,則蘋果、梨子、菠蘿非常適宜乾燥的春天食用。

  少寒少補

  所謂的少寒少補即“春捂”和平補。

  春天陽氣漸生,氣溫日趨暖和,但由於早晚與中午的溫差很大,冷暖變幻無常,因而“春捂”尤為重要,人體下部血液迴圈較上部差,所以易受寒冷侵襲。因而要“春凍未泮,下體寧過於暖,上體無妨略減”。美麗固然重要,但更應為了健康及時關注天氣預報增減衣物,不要怕麻煩。

  冬天的進補也要隨著春天的到來停止。因為春天溫補反而會加重身體內熱,像人蔘、羊肉等適合冬天溫補的食物,到了春天應停止服食,以免上火不適。取而代之的是可以選擇蓮子、薏仁、花生、核桃、芝麻、豬肝等平性食物。

  :春季養肝

  中醫認為:肝為將軍之官。是對人體健康有著總領全域性的重要意義。肝主木為東方,對應於“生”。我們經常將“事物”比作“東西”的代名詞。為什麼不說南北呢?東主生,代表萬物生長、生機勃勃。而西主收,代表凋謝枯萎。從東到西正好描述了事物由生到死的過程。因此“東西”兩個字將世間萬物全包括了。中醫很重要的一個思想就是順應天時地利的變化,春天樹木旺盛,是養肝的最佳時機。

  《皇帝內經》說“怒則氣上”這裡氣指氣機,是說生氣時會使氣機向上。因為肝主條暢氣機,肝氣宜條達舒暢,柔則血和,怒則氣上,氣機逆行,血隨氣湧。肝經跟著受累,兩肋疼痛,脹悶不舒。“將軍”動怒肯定不是什麼好事。肝氣宜條達舒暢,快樂可以增加肝血流量,活化肝細胞。因此想要養肝,在平時應儘量保持穩定的情緒。

  立春以後,天氣回暖,萬物復甦。肝病也是活躍季節,平時有慢性肝病的朋友一定要注意,這個時候容易復發而且化驗指標也很有波動性。同時也伴隨著情緒不穩定,急躁易怒,消化系統不適等症狀。這個時候一定要少喝酒,最好不喝,因為酒精一般都在肝臟中解毒,酒精對肝臟的損害很大。少吃油膩的辛辣的食物,多吃些綠色植物。中醫講“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很多人這個季節都喜歡吃“韭菜”來補陽氣。要是肝火比較旺的人就得少吃韭菜了,吃點其他的綠色植物,如萵筍,冬瓜等。春季還應該少吃酸的,雖然酸味可以養肝、潤肝,但是肝病患者春季肝火本來就很大了,所以吃些甜的,倒有助於養肝。

  如果避免不了熬夜,我們也要努力做到把這種損害降到最低。比如重視晚餐的營養,要多補充一些含膠原蛋白和維生素C 有利於我們的面板保持彈性和光澤。多吃一些對視力有益的食物,如桂圓、山藥、胡蘿蔔等新鮮水果,杜絕吃辛辣食品和酒精。還可以運用小中藥,當歸、黃芪等煲湯補補氣血。平時還要多遠眺保護視力:多眨眼促進眼淚的分泌:多按摩眼睛周圍的穴位,這些都有利於視力的保健。

  如今社會競爭壓力很大,經常熬夜加班,過度娛樂已經是生活中的一部分了,殊不知這種狀態使身體在透支。夜裡十一點到凌晨三點總是不睡,就會傷害到肝膽。因為這個時間是肝經和膽經當令的時候。正常成年人最好在23點之前入睡,到了凌晨1-3點就應該進入深度睡眠。這個時候也正是肝臟解毒和養血的最佳時間。反之,身體的免疫能力和抵抗力都會下降。肝血平時總得不到供養,就會導致肝血不足則會造成,面板失其所養,眼乾目赤,內分泌紊亂,胃腸功能失調等等症狀。長期熬夜者更容易遭受癌症之害,因為癌變細胞是在細胞分裂中產生的,而細胞分裂多在睡眠中進行。熬夜使睡眠規律發生紊亂,影響細胞正常分裂,從而導致細胞突變,產生癌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