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安徒生議論文作文八百字

  安徒生是世界上偉大的文學天才,安徒生童話是一部以童話而名揚世界的文學鉅著,至今仍經久不衰。你對安徒生的瞭解有多少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安徒生議論文作文,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安徒生議論文作文篇1

  我的啟蒙讀物是一本《格林童話》,後來又把《德意志童話》、《法國童話》、《義大利童話》、《亞洲童話》、《非洲童話》一大堆童話書翻爛了,母親才送給我一套安徒生全集。我印象非常深刻,赤橙藍綠的四本。

  在讀安徒生之前,我的童話世界一直籠罩在一種和諧的橘紅色之中。當時我已經基本掌握了童話的套路,王子都和公主幸福生活,魔王都和嘍羅逃回地獄,巫婆從來沒能得逞,仙女永遠美麗光輝;繼母變成烏鴉蛤蟆,青蛙變成英俊帥哥,國王的小女兒很有美德,再好的願望只有三個,書頁像馴鹿一樣溫柔而乖順,閱讀如在棉花糖上蹦來蹦去,我翻過每一頁,連眉頭都不用皺一下,反正結局恆久不變地是個美麗而飽滿的句號。母親說我那時睡覺像喝醉酒一樣癱倒在床上,我並不否認。別說睡覺了,我連白天也是在那個甜蜜蜜、軟綿綿的世界爛醉如泥。

  直到翻開他的書。後來我有些怪罪母親,她不該用那些甜美的童話為安徒生做鋪墊,至少應該換成印有海灣戰爭死亡人數的《參考訊息》。無論是拇指姑娘,還是豌豆上的公主,包括鸛鳥爸爸,他們似乎不再受我的控制,他們有一種重的力量向下墜著,像是從泥土中生長出來似的。那些花園、街道、路燈,那些幸福、懲罰或者死亡,都不再像個玩笑。書裡閃耀的陽光是從我的視窗照射進來的,春天綠色的裙襬宛如鋪在我的床上,那些在幻覺中如紙片一樣的城堡,現在立體得隨時都會坍塌。

  我變得非常小心,以前看童話囫圇吞棗,現在不敢了,安徒生的每篇童話都能把我噎到。事實是,大部分的童話我完全看不懂,它們像是童話,但又不完全是童話。它們像幻想,可又比純粹的王國城堡來得真實,它們更容易讓我相信這一切都是真事。我們現在看《賣火柴的小女孩》或者《海的女兒》,知道它們都未曾發生也不會發生,知道在殘酷現實的對比下這些童話顯得多麼美麗,小女孩劃亮的願望是多麼浪漫,小美人魚的泡沫給人一種安詳的歸宿感,但在當時,我不懂貧窮,不懂愛情,什麼象徵意義都不明白,唯一會的就是為每個主人公哭得淅瀝嘩啦。這是童話啊,不該就這樣結束啊,她不能帶著笑容死去啊,王子和公主的幸福生活呢,仙女靈驗的魔棒呢,許諾的美滿結局呢,一切一切,怎麼能這樣呢。

  安徒生童話對當時的我來說,有種殘酷的美。一方面他的故事總能把我割傷,我讀得非常吃力,尤其到了結尾處,他總是讓我最不希望的結局出現。我不喜歡墓地裡的孩子飛向上帝,我只想讓他幸福平安地生活,我也不喜歡小意達的花兒跳得枯萎,我只想它們在今年夏天盛開,他波盪的激情把我的所有平和希望一掃而光;但在另一方面,我也漸漸被他吸引住,我緊緊追隨他獨到的想象力,他描寫的每一個微妙精緻的場景讓我意猶未盡,他出人意料的情節發展顛覆了我對於童話的刻板印象,那些人物不再被模糊的橘紅色籠罩,它們自身發出強烈的光芒,燦爛絢麗。說來也怪,在冰冷早晨凍死的小女孩,卻似乎要比其他童話中的巨人更加有力……我努力地把每篇童話讀過去,讀得非常費力苦惱,以至於每次翻開書頁都有種上刑場的感覺。但也不得不承認,那個世界越是殘缺和不如人意,我反而越是熱愛,越被席捲其中無法脫身。它勒令我從爛醉中清醒過來,稍息立正,變成一個筆直不倒的小錫兵。

  童話給我的影響至今未消。早期看的那些童話現在歸隱到我的黑暗中,晚上臨睡前,我總會想象自己是個城堡中的公主,被可惡的巫婆囚禁,然後挑不同風格的王子來解救我。它們保護我有一個甜蜜的睡眠,並把身體的傷痕一一抹平。而安徒生的那些童話卻矗立於我的白日,我像他那樣用想象化解現實,用微笑代替痛苦,在每個灰暗的角落點燃蠟燭,他不斷給予我勇氣和力量,成為我不為人知的堅強後盾。正是這個祕密武器,使我現在仍然受益無窮。儘管如此,一想到小時侯一字一句貼在書頁上看到近視,整日傷心得恍恍惚惚暈暈眩眩,在商場看到紅皮鞋嚇得心中一悸,我還是得說,安徒生,他把我折磨死了。

  關於安徒生議論文作文篇2

  丹麥有這樣一句話廣為流傳,“就算我們失去一切,我們仍有一個安徒生。”雖然安徒生已長眠地下,但他創造的偉大的孩提王國連同他的精神一起永不坍塌。也正是這個王國,讓所有孩子沉浸在歡樂的海洋,甚至那些大人,也不必再戴上嚴肅的面具,像個孩子一樣,獲得清涼的慰藉。雖然我們不在丹麥,但卻可以分享他們的信仰,喚醒心中的安徒生。

  大人與小孩究竟相隔多遠?或許只有一粒塵埃,而那塵埃之中卻容納了萬水千山。隨著孩子的長大,懵懂的褪去,必然要接觸許多的教條,也正是這些教條壓抑了個性,如一條條無形的枷鎖,鐐銬了曾經的夢,封閉了心中的安徒生。所有的好奇、幻想都被斥責為幼稚,所有的堅守都被理解為固執,大人已經失去了單純的童真,難道要把孩子唯一的樂趣也扼殺了嗎?

  現實總是那麼殘酷,生活也並非總是那麼美好,大人為孩子做的事或許並非不能諒解,但沉悶的社會,缺少了童真,孩子般的心態後,又會變成什麼樣呢?或許我們可以這樣思考,大人就是迷路的“孩子”,在前方的道路上迷茫、孤單地行走著,但實際上他們與如今本質意義上的“孩子”只隔了一道門,這道門無論歷經多少滄桑,也願意為那些迷路的“孩子”敞開,幫助他們喚醒心中永恆的安徒生。

  其實生活需要的就是這些“孩子”,他們樂觀頑強,從不頹唐,更不會沮喪,那些社會上漂浮著的虛假、背叛與勾心鬥角也從來不捨得傷害他們。我不禁想到了聖埃克蘇佩裡,這個被世界寵愛著的孩子,不喜歡大人們眼中充斥的利益,更害怕有朝一日會變成他們,於是和小王子一起離開,追求生命的意義。他,喚醒了心中的安徒生,像個孩子一樣幸福地過著,最科留給人們的,是無限的遐想與嚮往。

  孩子,就是這個世界現形的天使,肩負著淨化人們心靈的偉大使命。他讓我思考:人世匆匆,為什麼總是在奔跑?朋友在前,為什麼臉上掛著的意是虛假?為什麼就不可以撕去偽裝的面具,洋溢笑容地面對生活?

  豐子愷曾說過:孩子的眼光是直的,不會轉彎,孩子是單純的,從不會虛情假意,故作姿態,其實每個人都可以變成孩子,只要你願意喚起心中的安徒生。

  關於安徒生議論文作文篇3

  人在重重疊疊中走,捱過了日子老去了容顏,但心靈依然明麗如初。

  有人說,“老”是一個特別可怕的字眼,它帶給你擾人的皺紋和白髮,留給你一份遺憾與不捨。但我認為:哪怕老去,仍可像個孩子。

  陽明先生說:心外無物。簡短的四個字揭示的正是這個道理。每個人的形體是無法保持的,但心可以。

  日本某女作家在其九十九歲生日時出版了她的處女作詩集,結果轟動全日本,先後被出版了十八次,但仍供不應求。察其詩風,通俗簡單,生動活潑,讓人感覺不到作者竟是九十九歲高齡的老者。

  她在一首詩裡說道:我的心在跳舞啊,像個孩子一樣;我的心在戀愛啊,早已飛上雲端。她的詩作雖然沒有高超的技能,但卻有著孩子一樣的天真,也正是憑藉這一點,她取得了驚人的成功。日本是個經濟強國,人口的綜合素質也很高,但也缺少童真,也正是這份可貴的童真填補了國民心靈的空虛。

  是的,現代社會節奏加快,為了適應快節奏的生活,人們不得不丟下那份天真,去追逐名利。“實力”“貨幣”“強大”等詞語充斥著多媒體的熒屏,人們的隨身包裡可以掏出幾張信用卡卻拿不出一本童話書。少女的容貌也早已被粉黛遮蓋,失去了原有的自然與美好。

  面對這日益嚴重的心靈硬化現象,我不由得擔憂起來。那些可愛的孩子們呢?那些無邪的精靈們呢?他們應該活躍在鞦韆上,應該沉浸在童話中。

  英國作家菲爾丁說:世界一旦失去偉大的孩提王國便會真正沉淪。

  所以,我們要像孩子一樣生活,活出自己,尋求本真。

  所以,我們要像孩子一樣天真,時而幻想,時而努力。

  沒有童真的世界是無趣的,哪怕張貼上最有名的字畫,也無法擁有書香,那隻會成為附庸的一員。沒有安徒生的生活是乏味的,讀盡最多的“貨幣學說”“經濟理論”又有何用?那麼只會成為為生活所累的人。

  朋友,你若仍在精心化妝,準備應酬,不如暫時放下這些,讀一讀童話,懷念安徒生。

  懷念安徒生,我們都只是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