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觀隨筆格式

  人生觀對人的行為方式有重要作用,因而加強人生觀的教育和培養意義重大。接下來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人生觀隨筆作文,歡迎閱讀!

  人生觀隨筆作文篇一

  時間的海到底有的多深?生命的路到底偶多遠?古有《離騷》“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英國卓越的喜劇大師蕭伯納也嘗試探索人生的道路,“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蠟燭,而是一隻由我們暫時等著的火炬,我們一定要把它燃得十分光明燦爛,然後交給下一代的人們”,當代青春作家郭敬明在多部作品中也寫下了對三維人生的感嘆。

  而我認為,三維空間裡,萬物皆有形狀,人生是三角形的。

  當你今天站到“現在”的點上時,你會看到,兩條筆直綿延的路通向另外兩個點,一個叫“過去”,一個叫“未來”,你從“過去”走來的,經過“現在”,向“未來”前進。

  不管你從“現在”開始慢吞吞地走,還是急匆匆地奔跑,一旦到了夕陽西斜時,你會發現,你已經到了“未來”。新的一天開始,將賜予我們新的力量,新的源泉,不竭的動力激勵著我們前進。

  不知不覺中,你所得到的“未來”悄悄地改頭換面成了“現在”,“現在”已經成了“過去”,而你,又得重新開始一天的奮鬥。

  在不斷改變你那個人生的三角形後,其實已經面目全非了,你可會感到孤獨,窘困或是害怕!

  其實,你可想到,“未來”的路就是“過去”留下的痕跡,埋下的根基。如果每一天你在“現在”過得那麼充實,你就不用擔心在“未來”有什麼在等待你。莎士比亞說:“拋棄時間的人,時間也拋棄他。”“過去”的夢想能否在“現在”或者“未來”實現?我想,那就得靠你“現在”播下的種子和灑下的汗水了。

  無論你的人生道路對壘起來的是鈍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還是銳角三角形,困難和阻撓是在所難免的,但自己的命運始終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

  人生觀隨筆作文篇二

  一生風風雨雨,走到最後,抖動一下落在肩膀上那歲月的灰塵,開啟一壺塵封多年的老酒,用那習慣的動作,撫按著那熟悉的酒壺,那樣一切一切,都會成為回味,細品著那壺酒,是甘醇可口,還是酸澀交集……。

  “我不敢說生命是什麼,我只能說生命像什麼”。生命原來是那麼難懂。難怪冰心會用這樣的一句話概括生命。

  人生與生命是相輔的,或許這樣說吧,人生的意義必須要在生命中進行。

  16歲眼中的人生,並不能一語概之。16年迎著風霜雨雪走過來,難道在這一刻,不能用16歲的心智來談人生嗎?

  曾經,翻開過那一本散發著濃郁有香的書讀到一位名人所說的一句看似平凡卻涵義的話:

  “人生本是學習分離的過程。”

  16歲的眼中,世界時安寧的,生活是無憂的?但,16歲的眼中,會多一份憂愁,多一份呆滯吧?分分離離,在16歲眼中看來,只是為塵緣俗事,離合。本是人間常事,古有千里送友,今有坐看離合,一字道別,愁由心生。

  這樣的分離,16歲的我們又怎麼可能不懂呢?人的一生又怎樣可能會是“拿的起,放得低”之簡單。

  人生也會有灰色的地帶,人生道自己主牢,學會在那灰色的地帶裡拼搏。

  夠了,十六年的兒戲遊戲該結束了吧,重新背起行囊,從人生第16年出發,我們都會給自己一個拼搏的理由,珍惜16年後此刻的每一秒。

  人生要學會懂得珍惜。

  珍惜,從來就不熟與時間溝通,因為時間沒有珍惜過生命的每一瞬間。16歲眼中,要開始忙碌,與時間競賽,珍惜每一個生命的瞬間16年的人生編繪的那本書該合上了,我們開啟那本打開了就合不上的青春之書。

  珍惜人生吧,請不要在失去後在楓葉凋零的季節裡嘆息。

  人生需要奮鬥。

  葉,已經飄露在天邊,在蒼穹中流淚,歸根的那瞬間,人生已不再眷戀,在16歲的眼中看來,我們的距離那個動作還很遙遠。但在你動作休止前,似乎要思考什麼?

  我們的人生有奮鬥過嗎?

  一生走過來,至少也要在那本書上刻下奮鬥的足跡,在自己兩花白時,我們還可以告訴自己;我的人生沒有虛度,因為我奮鬥過。

  那壺老酒,開啟了,酒香四溢,瀰漫這16歲的生命氣息,我們再也不能回收那酒香,16年之後的今天,那壺酒會變成什麼滋味?

  是酸澀交集,還是……

  人生觀隨筆作文篇三

  得我所應得,棄我所不必得,以所得善吾身,以不必得明吾心,知足者方可常樂也。

  人生在世,不必說以後將踏足的社會,就目前而言,存在著許多令我們心動的事物。這些華麗的誘惑震顫著我們的內心世界,取與舍的矛盾時時衝上腦波。我們是真得想得到,那些近乎不勞而獲的美或許足以衝破我們人生的底線,然而天上不會掉餡餅,天底下更沒有免費的午餐,當我們取得“掉下來”的好處時。令我們有所失的事也在暗暗發生。得我所應得,貴在一種理性的心理。

  欽佩孟子,他是智者,將取捨之道參透得淋漓盡致。“魚與熊掌不可兼得”,他亦能將所得之物加之於身,善其身心。人之所以高貴是因為其人生價值的完美體現,然而,取得之後,我們也要刻意地將其用之於身,以實現我們所得之物的真正價值。

  取捨的境界還在於懂得放手,懂得捨棄。我們一定會經歷某個時間,這個時間裡,我們取捨難辨,守住還是放棄,這是一個問題。當生活把我們拋進一口深井,此時唯有去掉纏於身上的金銀飾物——金錢、名利、聲望——才可緣壁爬上,我們會選擇什麼,答案或許因人而異。然而結果是肯定的,選擇生存,就必須拋棄那些於己不會太有利的東西。懂得放手,懂得捨棄,是一種智慧,更是一種境界,亦是一種明示內心,昇華靈魂的靈丹妙藥。

  其實很羨慕陶淵明,他為自己的人生做了取捨,拋棄了聲望與俸祿,選擇歸隱田園,從此“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放棄了富貴卻得到一生清閒與安然。生命固然可貴,是我們每個人所緊緊抓住的,然而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為生死做了理性的取捨,名垂千古。

  知足者常樂。理性取捨的最高境界,安然守住自己的靈魂,讓所得之物真正有效於我們平凡的人生,讓其絢麗多彩;捨棄本不屬於自己的東西,以豁達的心境面對生活。

  學會取得,懂得取得,是人生的一種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