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用己字組詞

  己,ji,中宮也。象萬物闢藏詘形也。己承戊,象人腹。

  戊已皆中宮。故中央土。其日戊已。注曰。己之言起也。律曆志曰。理紀於已。釋名曰。已,皆有定形可紀識也。引申之義為人已。言已以別於人者。己在中。人在外。可紀識也。

  論語。克已復禮為仁。克已言自勝也。象萬物闢藏詘形也。闢藏者,盤闢收斂。字像其詰詘之形也。此與巳止字絕不同。宋以前分別。自明以來書籍閒大亂。如論語莫已知也。斯已而巳矣,唐石經不譌。宋儒乃不能了。居擬切。一部。己承戊。象人腹。

  【釋義】 ①自己:先人後己|知己|捨己為人。②天干的第六位。也表示次序第六。

  【組詞】

  【自己】自身、本身

  【知己】互相理解,互相認同,互相支援,矢志不移,終身好友

  【己知】知己

  【妲己】商紂 的寵妃。

  【克己】剋制自己的私心;對自己要求嚴格

  【律己】約束。嚴格地約束自己

  【省己】猶言自我反省

  【己任】自己的責任或任務

  【己見】個人的見解

  【正己】要讓別人做到公平正直就必須自己先做到。

  【體己】親近的,貼心的

  【異己】志趣、見解與己不同,以至敵對

  【貼己】親近的;貼心的

  【己私】私慾

  【戊己】1.指一旬中的戊日和己日。 2.古以十干配五方,戊己屬中央,於五行屬土,因以"戊己"代稱土。

  【哲學意涵】

  麻堯賓教授的己學認為,“己”既是至大無外,至小無內,在宇宙意義上立論的;也是事實上是我們認為生命個體即是個“己”。 所謂“己”應該分三個框架——“理”,“物”,“心”,其中以“物”為載體而有“理”與“心”,此三者不即不離,渾然一體。

  一、宇宙論的己

  作為“己”這一個體而言其是“一己一宇宙”,但是這個“己”又不是單獨孤立的存在,其必然要和周圍的“己”發生聯絡,所以稱為“萬己萬宇宙”。不過這個命題還可以換一種角度去理解,就是說不同層面“己”的系統之間,有主宰與被主宰,有“總己”也有“細分的己”。當講“一己一宇宙”的時候,從“總己”的方面講,是一個整體的宇宙。但這一個“總己”又包含萬有之存在,所以我們又說“萬己萬宇宙”。其次,從另外一方面,我們說這個“己”乃是萬有根源處,無可復問其所以然,為己而已。這個“己”意思乃是要表達“己”就是一種發動力,是宇宙萬有之根源,之所以然。這個“己”落到最實處便是從心中之“己”處表達。而這種上下通達的一個軌跡與總則就是“道”。

  二、生命的己

  “生命”二字本來就有兩個內涵:一是所謂“生生不已”的“生”,如《易經·繫辭下》所謂“天地之大德曰生”之“生”;一是《詩經》裡面說“惟天之命,於穆不已”是“性”的意思。 “生命”二字做了動感、靜感兩個向度的分解,動感含義的分解是表徵著一種過程,是一種階段,其是化生明融變化的,是發生而圓融的一種邏輯脈絡;靜感的“性命”的路向,這表現為一種結構。

  三、理、心、物的己

  己”其實是個“理根”,即所謂“理之根本”之義。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這裡的“理”和“己學”裡面“心”“理”“物”結構的“理”是有區別的。這裡“己”即“理根”的“理”,其乃是一種原理根源的意思。再次,“己”有所謂的“生理之己”和“心理之己”的區分,“生理之己”就是活脫脫“物之己”;而所謂“心理之己”就是“心”與“理”的一種包容,也就是“物之己”,“心之己”,“理之己”的一個圓融。

  以本體中物、心、理之構造肌理的渾然,卻非是物與心與理的彼此懸隔與疏遠,乃是物即心即理的呈現之表達。亦即,蓋是物材料、氣質之心功能、活動,心功能、活動之物材料、氣質,謂之物材料、氣質即心功能、活動;心功能、活動之理秩序、條理,理秩序、條理之心功能、活動,謂之心功能、活動即理秩序、條理;物材料、氣質之理秩序、條理,理秩序、條理之物材料、氣質,謂之物材料、氣質即理秩序、條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