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斑魚怎麼養石斑魚的生活習性

  石斑魚營養豐富,肉質細嫩潔白,類似雞肉,素有海雞肉之稱。那石斑魚應該怎麼養呢?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石斑魚的飼養方法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石斑魚的飼養方法

  1、魚苗地要求: 淡水石斑魚苗種培育池以土池為好,亦可以用室外水泥池,一般單池面積為 50-100m3,水深 l-1.5米。魚苗放養前,將池水排幹,用生石灰徹底清 塘消毒,並施足基肥培肥水質,讓魚苗下池就能吃到天然餌料。

  2、魚苗放養: 魚苗放養前,應先試水。同一池內放養的規格要求整齊,大小一致。放 養密度視餌料、養殖技術水平和培育規格而定,一般放養密度為100尾/m3 左右。魚苗入池前要用sop的食鹽水浸泡魚體15-20分鐘。

  3、投喂: 淡水石斑仔魚下池時,以浮游動物為食,隨著魚苗生長,攝食量增大, 而池中浮游動物逐漸減少。這時,一可通過追肥培育浮游動物,二可增喂豆 漿。經15-20天培育,當魚苗達3釐米以上時,其食性開始轉化,這時可投 餵魚糜於食臺上馴食,2-3天后加少量人工配合飼料拌魚糜投喂,以後逐步 增加人工配合飼料比例,減少魚糜用量,直至全部用人工配合飼料。日投餌 量為魚體重的20%左右,日投餌3次。

  4、培育管理:

  ***1***、調節水質:在魚苗培育過程中,由於施肥投餌,所剩糞渣殘餌最易敗 壞水質,為此,應每3-5天換水一次,每次換水量為池水的1/4。還可在池 中移植一些浮萍或水葫蘆等水生植物,以淨化水質和便於魚苗隱蔽、吃食。

  ***2***、及時分養:當魚苗生長規格出現較大差異時,因其有大吃小的習性, 因此,要及時過篩分養。同一池的魚苗,力求規格一致,以免影響魚苗成活率。

  ***3***、日常管理:主要是巡塘,觀察魚苗吃食、活動、水色變化等情況,以便及時調整投飼量和做好預防魚病工作。

  石斑魚的主要價值

  經濟價值

  石斑魚屬於鮨科、石斑魚屬,是暖水性近海底層名貴魚類。肉質肥美鮮嫩,營養豐富,深受人們的讚譽,活魚運銷港澳市場,被奉為上等佳餚,供不應求。其價格昂貴,經濟價值高。

  營養價值

  石斑魚蛋白質的含量高,而脂肪含量低,除含人體代謝所必須的氨基酸外,還富含多種無機鹽和鐵、鈣、磷以及各種維生素。

  魚皮膠質的營養成分,對增強上皮組織的完整生長和促進膠原細胞的合成有重要作用,被稱為美容護膚之魚。尤其適合婦女產後食用。

  石斑魚營養價值很高,富含蛋白質、維生素A、維生素D、鈣、磷、鉀等營養成分,是一種低脂肪、高蛋白的上等食用魚,被港澳地區推為中國四名魚之一。

  食療價值

  石斑魚具有健脾、益氣的藥用價值。

  因為石斑魚經常捕食魚、蝦、蟹,就會同時攝取蝦、蟹所富含的蝦青素,對人類來說,石斑魚就成為了含蝦青素的食物。

  蝦青素***英文名Astaxanthin,在日本和港澳地區也稱蝦紅素***是1938年從龍蝦中首次被分離出來的一種超強的天然胞外抗氧化劑。也是唯一能達到延緩器官和組織衰老功能的抗氧化劑。石斑魚也含蝦青素的,石斑魚的魚皮膠質增強上皮組織的完整生長和促進膠原細胞的合成的營養成分的重要物質叫二甲基碸***MSM***;而“膠原蛋白”是高脂的極易被氧化,所以要配合抗氧化劑使用才能達到美容護膚的效果。因為石斑魚是同時具備了二甲基碸***MSM***和蝦青素的,所以才有“美容護膚之魚”的稱號。

  石斑魚的棲息環境

  石斑魚多棲息於熱帶及溫帶海洋,喜棲息在沿岸島嶼附近的岩礁、砂礫、珊瑚礁底質的海區,一般不成群。棲息水層隨水溫變化而升降。春夏季分佈於水深10~30米處,盛夏季節也會在水深2~3米處出現;秋冬季當水溫下降時,則遊向40~80米較深水域。適溫範圍為15~34℃,最適水溫為22~28℃。適鹽範圍廣,可在鹽度10‰以上海域生存。

  石斑魚的生活習性

  石斑魚為肉食性凶猛魚類,以突襲方式捕食底棲甲殼類、各種小型魚類和頭足類。石斑魚喜靜怕浪,喜暖怕冷,喜清怕濁。在10~15米深的海底,尤其在多岩礁洞穴和珊瑚地帶,經常多見。個體小的,活躍在淺水域,好動,易釣。個體大的,喜靜臥,深居簡出,經常呆在洞穴裡或深水域。

石斑魚的生活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