鴿子怎麼養才不會飛走

  養鴿子還是有一些技巧的的,特別是剛開始養鴿子的時候,稍不注意,鴿子就可能會飛走。?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詳細瞭解下吧。

  

  剛開始養鴿子時,切記不要養一隻鴿子,至少兩隻。因為鴿子是群居動物,一個鴿子的話,它會感到孤獨、害怕、不適應,只要遇到其它的鴿子群,就很有可能隨之而去。就算周圍沒有鴿子群,一個孤單的小鴿子還是不容易養活的,容易生病。

  再重複一遍,切記不要養一隻鴿子。

  一天中要經常撒一些食物餵養鴿子。可以是小麥、玉米、草籽等,當然也可以是專門購買餵養鴿子的“鴿糧”,撒的食物不必多,重要的是次數,少量多次,這樣可以使鴿子產生歸屬感和依賴感,不容易飛走,同時也能預防鴿子餓了飛到別處吃到有毒的食物而死亡。

  要給鴿子做窩。窩對於鴿子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不僅平時用來遮風擋雨,在繁衍下一代時更是要在窩裡進行。做鴿子窩並沒有想得那麼複雜,可以直接把舊盆或著舊水桶等掛在牆上或放在地上即可,如果動手能力強,可以自己用木工做鴿子窩,也很好做的,如果不想直接動手,可以直接購買嘛。

  在鴿子窩附近放些乾草、羽毛之類的東西。這樣鴿子在即將孕育小鴿子抱窩的時候,就可以容易的找到這些東西,銜到窩裡,使得鴿子窩更溫暖舒適。

  遠離貓兒。對於鴿子來說,貓無疑是可怕的敵人。因為貓兒不僅動作敏捷,而且會爬樹。如果家裡養鴿子,就不要再養貓了,即使要養,也要拴起來,防止貓兒攻擊鴿子和鴿子窩,致使鴿子驚慌飛走。

  平時注意避免製造巨大的聲響。鴿子是非常膽小的,巨大的聲響可能會導致鴿子嚇飛後,一去不返。

  不要經常去打擾它們。鴿子是非常可愛的動物,尤其是小鴿子***長齊羽毛以後***,所以不要因為為了炫耀等原因經常帶著小夥伴們看鴿子窩裡面的小鴿子,這樣很容易使撫育幼崽的鴿子媽媽恐慌,從而搬家。

  就讓它們靜靜地的生活吧!

  注意事項:餵養鴿子是需要耐心的,尤其是剛開始時,萬事開頭難,細心 + 耐心 就可以成功。

  鴿子的養殖要點

  5~6周齡內的童鴿,正處在由親鴿哺餵到獨立生活的轉折點,其飼養管理的條件發生了較大的變化,而本身對外界環境條件的適應能力很差,稍有不慎,就會導致鴿的生長髮育受阻或患病。因此,對鴿場來說,這一階段顯得尤為重要。有條件的場舍,採用前15天保育床飼養的方法,既乾燥溫暖,也易於觀察與管理,15天后即可把斷奶的鴿移到地面上進行培育。對沒有保育床的,可以採用地面群養,但要保證地面乾燥、清潔,可鋪上墊料,但要經常更換。

  冬天應防寒保溫,防止賊風侵襲;夏天則應注意通風換氣和防蚊蠅。供給細顆粒狀飼料,飲水中適當加人維生素B或酵母片。

  在童鴿轉出半個月後,對環境有了一定的適應能力,這時可按童鴿的飼料保健砂的配方供給食物。

  2月齡左右的童鴿開始進入換羽期,此期間日糧中能量飼料可適當增加,佔85%~90%,飼料中的大麻仁、油菜籽能促進羽毛生長,可增加其比例。保健砂中適當加入穿心蓮及龍膽草等中草藥,飲水中加入抗生素,均可預防呼吸道疾病及副傷寒等病的發生。

  在3~5月齡,鴿開始進入穩定生長期。並陸續出現發情,此時要把選留的種鴿雌雄分群,保證鴿子正常生長髮育,避免因早配早產而影響以後的生長髮育和生產效能。應注意飼料的供給量,既要促進生長髮育,又要防止過肥或早熟。因此,日糧中可以減少能量飼料而增加蛋白質飼料,在保健砂或日糧中適當新增微量元素,以每天供料2~3次為宜,供給量不能太多;保健砂應充足,每天供給1~2次,每隻鴿每天量3~4克。

  6月齡以上的鴿大多已成熟,這時可進行去劣存優,選留出來的鴿子要進行配對和轉入種鴿舍飼養。

  養殖鴿子需要什麼裝置

  一、鴿籠

  1、鴿籠材料:籠養式鴿籠,一般採用竹、木和鐵絲網製作鴿籠。大型鴿場多采用櫃式多層鴿籠。

  2、鴿籠的規格:大型鴿場採用櫃式多層鴿籠***大小為高45釐米、寬50釐米、深70釐米***,有許多種型號,但較多采用的是4層8個鴿籠的一種,可養8對產鴿。個體或飼養專業戶一般因地制宜建造竹製鴿籠或用木條製作框架,周圍及上下均可用小竹條圍成籠,有的框架則採用鋼筋製作,然後周圍用鐵絲網圍成籠。

  二、巢房

  1、巢房要求:應為木質結構,並能拼能拆便於搬動。

  2、巢房規格:每個巢房分5層,每對產鴿佔用一層,面積為0.86平方米,分成前後兩部分,前部為產鴿休息間***約0.12平方米***,後部是生產間***佔0.24平方米***,中間用活動板等分為兩格,作為產鴿之2個巢窩。每個巢房後面用板固定,兩側木板可分層拉出和插入,如果需要多個巢房合併時,可把多餘的一側隔板拉出即可。

  三、巢盆

  1、巢盆作用:巢盆是產鴿產蛋、抱窩、育雛的用具。選用合理的巢盆對減少鴿蛋破損、提高孵化率及雛鴿的成活率均有一定的作用。

  2、巢盆製作:常用的巢盆有塑料、石膏、木製作,或用竹篩、瓦盆製作,還可用稻草或麥稈編制的草巢盆。

  3、巢盆要求:巢盆直徑為22—26釐米,盆深8—10釐米。巢盆最好懸掛在巢盆之中,使之成為吊床式樣。巢盆內最好能放上柔軟、保暖而吸溼效能好的墊料,如木屑、稻草、塑料海綿泡沫片等。這樣既便於清洗消毒、保暖通風,又使鴿蛋不易破損,提高孵化率。

  四、飼槽

  飼槽即料槽。要求鴿子易採食,浪費少,保潔時間長,成本低,且管理操作方便。

  1、飼槽製作:有用竹筒、鋅鐵皮、塑料、纖維板或木板製作。常用的有竹製飼槽、木製飼槽和鐵皮飼槽3種。

  2、飼槽規格:槽的大小一般長40釐米、寬10釐米、深8釐米,槽長的1/4盛放保健砂,3/4盛放飼料,平掛於籠外的籠壁上,騎掛於2個鴿籠之間,供相鄰2對產鴿使用。

  如是群養肉鴿的飼槽,應放在鴿舍地面上,供鴿集體用。

  五、飲水器***水槽***

  1、飲水器要求

  ①保持飲水清潔、水量充足,而且使鴿子的腳或身體不會進入飲水器內,也不會使鴿和垃圾等汙染飲水。

  ②保持一定的飲水深度***一般為2.5釐米左右,能使鴿子的鼻瘤浸沒***,而且添水方便。

  2、籠養產鴿飲水器:有杯式、槽式和水管飲水器3種。常用的有槽式飲水器,是一條長形水槽,水槽可用鐵皮製成,高約5釐米,口寬6釐米,底寬4釐米,長度與籠舍長度一樣。這種水槽大中型鴿場用的多。單列式、雙列式鴿籠均可用,這種水槽也可用直徑為5—7釐米的塑料管焊接而成。

  3、群養產鴿和童鴿飲水器 :這種飲水器既能保證鴿持續不斷地飲到水,又能使鴿腳踏不進飲水器,其糞便和羽毛不易落入水中,目前常採用的是塑料飲水器,一次可盛水2500—5000毫升,而且使用方便,又能經常保持飲水清潔。

  六、保健砂杯

  保健砂也稱鹽土,是鴿生存不可少的飼料新增物。盛放保健砂的容器最好用陶瓷、木材或塑料製品製作,忌用金屬製作,因為金屬製品容易與保健砂發生化學變化。常用的有塑料飲水杯或圓形筒,上口直徑為6釐米,深度不要超過8釐米,內盛少量保健砂掛在籠子外側,能使鴿子吃到即可。簡單的辦法也可在飼料槽的1/4部分隔開,放置保健砂供鴿食用。

  七、棲架

  群養鴿舍內一定要設有棲架,可供鴿子在夜晚、白天和下雨天用。棲架製作很簡單,在2根木棍上釘上若干竹竿,每根竹竿相距20—30釐米左右,要求最低的1根竹竿離地面40釐米,以防潮溼。

  通過以上的介紹,我們現在知道了鴿子養殖裝置的選擇,這也是我們在鴿子養殖過程當中最基本的工作,同時也是鴿子日常生活必備的裝置,我們要在養殖前的時候就根據具體的養殖規模做好準備。


  看過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