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材天麻怎麼種植

  天麻的藥用價值和食用營養價值都很高,更重要的是其產品價格高、生產週期短,成為人們最熱門的選擇之一。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中藥材天麻種植方法,希望對您有用。

  中藥材天麻種植方法

  生物學特性:天麻生長習性適宜於疏鬆、溼潤的砂質壤土中生長,生長最適溫度為15-28度,當地溫低於8度、高於30度即停止生長。天麻不能自養,必須依靠蜜環菌提供養分而生長髮育。即蜜環菌生長在木材上,天麻再吸收木材上的蜜環菌再生長。天麻喜涼爽、溼潤環境,怕凍、怕旱、怕高溫,並怕積水。天麻無根,無綠色葉片,從種子繁殖到長成種子2年,整個生活週期中,除有性期約70d在地表外,常年以塊莖潛居於土中。營養方式特殊,專從侵入體內的蜜密環菌菌絲取得營養,生長髮育。宜選腐殖質豐富、疏鬆肥沃、土壤pH5.5-6.0,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栽培。

  栽培技術:以無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交替進行。首先要培養好蜜環菌菌材或菌床。一般闊葉樹都可用來作培養蜜環菌的材料,但以槲、櫟、板栗、栓皮櫟等樹種最好。天麻用塊莖進行繁殖,主要用無明顯頂芽、個體較小的白麻和米麻作種麻,11月至翌年3月為栽種適期,但以11月冬種為好。採用菌材伴栽法或菌床栽培法。可選用室內培育、室外培育、防空洞培育。有性繁殖:天麻種子極小,由胚及種皮組成,無胚乳及其他營養貯備,發芽非常困難。種子萌發階段必須與紫萁小菇一類共生萌發菌建立共生營養關係,種子才能萌發。可採用樹葉菌床法或伴菌播種法播種。

  田間管理:主要是防旱、防澇和防凍。塊莖腐爛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要嚴格選擇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栽培;培養菌枝、菌種時,菌種一定要純;加大接菌量,抑制雜菌生長。

  中藥材天麻種植步驟

  1.備料:多種闊葉樹***除松樹、柏樹等含油性以外的硬雜木不可使用***均可用做培養蜜環菌的木材,常用的有青槓、板栗、榆樹、刺槐、楊柳、樺樹等。

  2.選地:選擇溼潤透氣和滲水性良好、疏鬆、腐殖質含量豐富的壤土或沙壤土,挖深35釐米,長寬各85釐米的坑穴栽培。

  3. 選種、拌種、栽種: 天麻可以作為有性繁殖和無性繁殖兩種,在選擇麻種時選取當年挖出的天麻,除去商品麻,把所有麻種選出再篩選,揀除爛麻、畸形麻等劣質麻種,最後確定為個頭相當、健壯、外觀整齊、個頭大、成色好、無創傷的天麻作為次年使用的麻種。

  栽前, 用新高脂膜10-50倍液拌種,防止病害侵入。將坑底挖鬆,整平後鋪上一層闊葉樹樹葉及腐殖土,然後把事先準備好的木材均勻擺在坑底,材間距離 6-8釐米,每窩放6-8根木材。栽時把郵寄給你的密環菌枝緊靠放在木材兩側魚鱗口處, 再把天麻種子放在菌枝和木材處,以便使兩者很快建立營養***共生***關係。之後把剩餘的白色蜜環菌種分成黃豆大小的顆粒,均勻散放在木材中間。之後用腐殖土或細沙填平,輕輕壓緊,不留空隙。若種子和菌種、菌枝數量多,可以在第一層上面再栽培一層,方法同上,但注意上、下木材方成“井”字形。最後在上面覆蓋細土15釐米左右,上蓋枯枝落葉,成龜背形,略高於地面,已利排水。

  4.栽後管理:天麻栽種後不需要施肥,不用鬆土除草,保持野生狀態。應經常保持土壤含水量在40%左右,地溫15-28度。在根莖膨大期噴施藥材根大靈溶液於葉面,可促使葉面光合作用產物***營養***向根系輸送,提高營養轉換率和鬆土能力,使根莖快速膨大,有效物質含量大大提高。夏季高溫季節應用遮陽網或樹枝遮光降溫,防止人、畜踩踏。若遇乾旱,可適量澆水。同時在雨季注意防止積水。

  5、蟲害防治:天麻病害主要有亂根病,發生亂根病兩個原因: 一是雜菌侵樑天麻亂根;二是生長期雨水過多使天麻亂根。防治方法:選擇排水良好的地栽天麻。菌材無雜菌感染,菌材間隙要填好。經常注意排水。防治方法:噴施針對***物+新高脂膜800倍液進行滅殺。蟲害主要有蠐螬、螻蛄。防治方法:噴施針對***物進行滅殺或用燈光誘殺成蟲

  6、採收加工:一般在春季秋季10-11月採挖。挖出後用淘米水洗淨泥沙和天麻表面的菌索,然後放蒸籠蒸10-25分鐘,根據天麻大小而定。蒸好直接晾晒或烘乾即可,注意陰雨天防止黴變。

  種植中藥材天麻的前景

  我國天麻野生資源主要分佈在陝西、湖北、四川、雲南、貴州、吉林等省。朝鮮、日本和東南亞部分國家有少量野生資源。西歐、美洲等國沒有天麻資源。因此,天麻被譽為“華寶”,是稀有珍品。

  由於天麻收購價格歷來很高***現時收購價180元/公斤以上***,所以產區農民無節制地亂採濫挖野生天麻,導致資源枯竭,現在藥市已很難見到野生天麻。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健康意識的增加,天麻產品由過去的單一的藥用,發展到飲食及滋補保健等行業,需求範圍逐年不斷擴大。尤其從2010年春季,國內用量急驟上升,出口不斷增加,貨源供不應求,價格連續上漲。天麻具有獨特的繁殖方式,野生資源極其有限。難以滿足市場需要。國家醫藥總局公佈,全國天麻年產約50萬公斤,年需求量約75萬公斤,缺口逐年擴大。天麻的種植前景非常廣闊,是個千載難逢的好機遇!

  但現有的國內大多數天麻產區的人工栽培方式,都採用常規的無性繁殖的落後技術,導致天麻塊莖的再生力退化。天麻的品質和產量逐年下降。極大地限制了天麻生產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