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食物補腎要常吃

  腎臟決定人體是否健康,當人出現腎虛、腎虧等情況時,便會導致免疫力下降,疾病更容易出現,想要腎臟健康,“吃”是一件十分關鍵的事情。下面由小編為大家介紹,希望能幫到你。

  

  一、乾貝:乾貝又稱江珧柱。性平,味甘鹹,能補腎滋陰,故腎陰虛者宜常食之。

  二、鱸魚又稱花鱸、鱸子魚。性平,味甘,既能補脾胃,又可補肝腎,益筋骨。

  三、栗子性溫,味甘,除有補脾健胃作用外,更有補腎壯腰之功,對腎虛腰痛者最宜食用。

  四、山藥味甘,為中醫“上品”之藥,除了具有補肺、健脾作用外,還能益腎填精。凡腎虛之人,宜常食之。

  五、枸杞子性平,味甘,具有補腎養肝、益精明目、壯筋骨、除腰痛、久服能益壽延年等功用。尤其是中年女性腎虛之人,食之最宜。

  六、黑芝麻性平味甘,有補肝腎,潤五臟的作用,對因肝腎精血不足引起的眩暈、白髮、脫髮、腰膝痠軟、腸燥便祕等有較好的食療保健作用。

  七、核桃則有補腎固精、利尿消石、潤腸通便、溫肺定喘的作用,常用於腎虛腰痛、尿路結石等症。

  八、韭菜,葉、花葶和花均作蔬菜食用;種子等可入藥,具有補腎,健胃,提神,止汗固澀等功效。在中醫裡,有人把韭菜稱為“洗腸草”。

  九、黑豆被古人譽為腎之谷,味甘性平,不僅形狀像腎,還有補腎強身、活血利水、解毒、潤膚的功效,特別適合腎虛患者。

  十、黑米具有滋陰補腎、健脾暖肝、補益脾胃、益氣活血、養肝明目等療效。有利於防治頭昏、目眩、貧血、腰膝痠軟、肺燥咳嗽、腎虛水腫、脾胃虛弱等症。

  補腎有竅門

  外勞宮補腎法

  每晚臨睡前將兩手背緊靠腰部,仰臥於床上,5-10分鐘後,其熱感會逐漸傳遍全身。開始時,雙掌被腰壓住會出現麻脹現象,3-5天后即可適應消除,雙腿會感到輕鬆靈活。不論是晚上,還是白天,只要你躺在床上,堅持兩手背緊貼兩腎半小時,便可收到奇效。

  搓腰眼

  “腰為腎之府”,搓擦腰眼可疏通筋脈,增強腎臟功能。每次便後,用搓熱反雙手搓腎臟36次,你會感到腰部發熱;

  若你腿腳冰涼、麻痛,可將左腿架於右腳脖子上,20分鐘後,腿腳便會變熱。

  每晚再用熱水泡腳,然後按摩兩腿根部的“氣衝”穴,並反覆揉擦兩腳心的“湧泉”穴,反覆拍打、叩擊、推揉、按摩兩腰出的“腎俞”穴,則效果更佳。

  小指頭提水法

  手指頭有許多神經末梢,聯結五臟六腑,例如右小指頭通腎,主宰生長、發育、生殖、強壯,開竅於二耳與二陰;左小指頭通膀胱,是人體主持水液的代謝,它通肺、通胃、通腎。常練小指頭提水法可以強腎。日本有些人長期用此法強腎後,70多歲還能生育。

  倘若再新增以膝蓋逆時針走路法***走圓圈路***的鍛鍊,靠人體自身練出的功能,就能治好腎虧、腎衰之疾患。

  雙手握拳,拳心虛空,貼在腎腧位置,利用膝關節的上下抖動進行反覆摩擦,雙拳不動,雙腳隨著身體抖動輕微起踮,感覺到腰部輕微發熱為止。

  按摩太溪穴***位於足內側,內踝後方,內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

  用對側手的拇指按揉,也可以使用***或光滑的木棒按揉,注意力量柔和,以感覺酸脹為度,不可力量過大以免傷及面板。對於腎炎病人,按揉後可使高血壓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尿蛋白明顯減少。按摩雖然有很好的效果,但是仍然需要配合藥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