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金香的成長習性和種植方法是什麼

  鬱金香在植物分類學上,是一類屬於百合科鬱金香屬***學名:Tulipa***的具鱗莖草本植物,又稱洋荷花、旱荷花、草麝香、鬱香***《太平御覽》***、紅藍花、紫述香***《本草綱目》***,原產地從南歐、西亞一直到東亞的中國東北一帶,為人熟知的外銷大國荷蘭初次引進鬱金香是在16世紀末,因生長地區緯度不同而花期各異,普遍在3月下旬至5月上旬。

  以下是鬱金香的成長習性和種植方法

  生長習性

  鬱金香屬長日照花卉,性喜向陽、避風,冬季溫暖溼潤,夏季涼爽乾燥的氣候。鬱金香的生長適合溫度為5℃—20℃。喜腐殖質豐富、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沙質壤土。

  種植方法

  土壤在栽種前也要先進行消毒處理, 種球在栽種前,要先剝皮、再用消毒藥劑像多菌靈、百菌清等進行浸泡消毒, 種植時,要注意芽體朝上,上面覆蓋的土壤為種球的2倍左右。種植完後及時澆一次透水,種植後一星期內要保持土壤溼潤,

  光照管理

  鬱金香性喜陽。但種球發芽時,其花芽的伸長會受到陽光的抑制。因此必須深植,並進行適度遮光,以防止直射陽光對種球生長產生不利的影響。

  如何澆水

  剛種植完後及時澆一次透水,種植後一星期內要保持土壤溼潤,水量可大些,但不能積水,要保持土壤排水順利。等發芽以後,逐漸減少水量,每7—10天澆一次水即可,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則。

  施肥方法

  盆栽鬱金香喜肥,等長出兩片葉子以後施一次液肥,以後每隔10—15天左右隨水衝施一次,注意施肥時N、P、K肥的均衡。等生長旺盛期時,施肥量可適當加大。花苞抽出時,適當的施用一些硼肥,有利於花苞的增大和著色。

  繁殖方法

  家庭盆栽通常採用分球繁殖的方法, 當年栽植的母球經過一季生長後,在其周圍同時又能分生出1-2個大鱗莖和3-5個小鱗莖。可按種球大小分開種植,大球栽後當年可開花,小仔球培養1-2年也能開花。

  病蟲治理

  鬱金香常見的病蟲害主要有灰黴病、根腐病以及青黴病等。種球在種植前若是收到了機械損傷,傷口處常會出現青黴、一般種植前對種球進行消毒的話,不影響後期生長。根腐病剛開始感染時,部分根部會發生腐爛,此時對植株影響不大,但若是嚴重感染,則會使花朵凋萎。處理方法是要保證土壤充分消毒,土壤排水良好,注意土壤溫度保持在10°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