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實踐報告範文大全

  學習實踐對我們來說就是一種鍛鍊,那麼你們知道學習實踐報告範文如何寫嗎?下面是為大家帶來的,僅供參考。

  1:

  武漢工程科技學院

  2015年 月 日

  關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思考

  中國自近代以來,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走過了非同尋常的歷程。先是經過百餘年的奮鬥,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實現了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向社會主義社會的歷史性轉變。隨後,又經過社會主義建設特別是改革開放,人民生活先後實現從貧困到溫飽、又從溫飽到總體小康的歷史跨越。進入21世紀,中國共產黨適時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清晰地表達了中國人民夢寐以求的共同夙願,使之成為實現現代化建設第三步戰略目標必經的承上啟下的發展階段,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里程碑。

  黨的是在我國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定性階段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以同志為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勵精圖治、奮發進取,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在全面貫徹落實黨的精神中提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指出:“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號角已經吹響,關鍵是要樹立起攻堅克難的堅定信心,凝聚起推進事業的強大力量,緊緊依靠全國各族人民,推動黨和國家事業不斷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面對十分複雜的國際形勢和艱鉅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如何凝聚力量、攻堅克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這裡,關鍵是對目標的認同,尋求最大公約數,抓住不同階層人們的普遍願望,取得共識。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夢應運而生。提出的中國夢,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定為施政方向、把成就中國夢想當做未來願景,充分反映了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心願,深刻道出了中國近代以來歷史發展的主題主線,進一步揭示了中華民族的歷史命運和當代中國的發展走向,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注入了新的內涵,從而在全國上下、國內國外引起強烈反響,具有強大的感召力、親和力和凝聚力,成為凝聚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一面精神旗幟。

  發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我們所有奮鬥都要聚焦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今年是“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三五”規劃的制定之年,對於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後勝利至關重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在發展。而在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貫徹發展是硬道理這一戰略思想的關鍵,又是如何認識、適應、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強調:“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大邏輯。”這為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指明瞭方向。

  發展仍然是當代中國的核心問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進一步解決好實

  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實現更有質量、更加均衡、更加全面、更加綠色、更可持續的發展。當前,我國經濟總量居世界第二,已經進入中等收入國家行列。去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7.4%,與以往的高速增長相比,儘管增速略有放緩,但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仍是最高的;高階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發展很快,國內消費貢獻度上升,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了4.8%,發展質量和效益不斷提高。同時,我們也要看到,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仍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排在世界80位左右,經濟技術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較大差距。按照年收入2300元的中國扶貧標準,2014年底還有7017萬農村貧困人口。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興國之要,發展仍然是解決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我們必須堅持發展這個硬道理,努力把中國自己的事情辦好。

  發展必須增強信心、穩定預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就是最大的信心和預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但要有實體經濟的發展,還要有服務業的發展;不但要有城市建設的提質發展,還要有農村和中小城鎮的提質發展;不但要拉動城鄉居民的生活消費,還要拉動城鄉居民的文化消費;不但要有民生投入和公共服務投入,還要有社會建設與治理的投入;不但要有資源開發性投入,還要有環境保護性投入,等等。在這些方面,蘊藏著廣闊的發展潛力與空間。黨中央和國務院提出,著眼於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和邁向中高階水平“雙目標”,打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和增加公共產品、公共服務“雙引擎”,就是從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實際出發,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如期實現的關鍵之舉。要看到,新常態將給中國帶來新的發展機遇,沒有改變我國發展仍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的判斷,沒有改變我國經濟發展總體向好的基本面。我國經濟體量大、韌性好、潛力足、迴旋空間大、政策工具多。我們正在推進新型工業化、資訊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基礎設施狀況持續改善,勞動力素質不斷提高,改革正在不斷深化,完全有條件有能力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發展必須講求質量和效益。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內在要求。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我國傳統發展方式不可持續,我們必須推動經濟發展提質增效升級。以速度換擋、結構優化、動力轉換為基本特徵的經濟發展新常態,無疑是我國經濟邁向更高水平的必經階段。如果說速度換擋是表象,那麼,結構優化和動力轉

  換則是本質,其實質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能不能更好地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關鍵取決於改革創新的力度、發展動力的轉換。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我們要更加註重科技創新,強化創新驅動,加快形成經濟發展的新動力,以提高科技進步貢獻率、勞動生產率、資源配置效率來支撐發展。要把轉方式調結構放到更加重要位置,堅持穩政策穩預期和促改革調結構“雙結合”,堅定地深化改革開放,更加充分地激發創造活力,更加有效地維護公平正義,更加有力地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註重生態文明。我們要在努力完成“十二五”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的同時,以改革的精神、創新的理念和科學的方法,切實做好“十三五”規劃綱要編制工作,謀劃好未來五年的發展藍圖,確保全面建成惠及十幾億人口的小康社會。

  東風灑雨露,會入天地春。“四個全面”的戰略佈局,確立了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路線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這個路線圖中具有承上啟下意義的重要里程碑。行百里者半九十。讓我們堅定信心、加倍努力,為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性勝利而奮鬥!

  2:

  今年暑假我進行了駕駛學習。經過大約一個月的學習與考試,我懂得了很多書本上學不到東西。

  交通是衡量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當今社會發展迅速,汽車已經成為很多人出行不可少的工具。而學會開車對生存來說也是比較重要的一門技能。不是說英語,計算機,駕駛是現代人必須會的嘛。所以,趁假期機會學一學駕駛對我以後可能有好處。

  說起來容易,學起來可不那麼簡單。我覺得首先要有膽量。很多人不敢學開車,主要是想到很多交通事故就怕的要命,看到馬路上有很多行人心裡就慌。其實我開始學的時候也有些害怕。但想到那麼多人正常的開車上下班也就不那麼害怕了。只要遵守交通規則也就沒那麼多好怕的了。 整個學習的過程就是一個熟能生巧的過程。首先教練先教基礎的知識。首先要學會控制離合器,掛檔。由於考試只考倒裝和路考,所以首先在練車場裡練習倒裝。經過幾天的練習,我們就差不多熟悉了怎樣通過控制離合器而控制車速。而在倒進車庫時速度越慢越好。隨後我們又練習轉彎打方向盤。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我們就學會倒庫了。然後就是移庫,把車從一個庫移到另一個庫中,需要打好多次方向盤。從整個設計的倒庫移庫的路線可以看出,主要考察駕駛者控制車速的能力和把握方向的能力。在很多次的練習之後對整個過程就很熟悉了,對考試的把握也就比較大了,所以在考試中還算比較順利的通過了。

  路考就需要十分注意了。考試時有很多規矩,所以操作要十分小心,而且千萬不要熄火,否則直接不及格。在路上可能有很多緊急情況,所以要時刻保持警惕。這方面的考試就需要很多知識了,首先要掌握很多理論知識,懂得看路標,知道什麼地方不能停車,該走哪個車道等等。理論知識掌握好了之後,就要學駕車的技巧了。剎車,離合器,油門的控制是開車的關鍵。這些配合好了使用才不會出大錯。做為初學者,我的開車經驗還不夠,一些緊急情況的處理也不是很靈活。作為一門技能,我還是深信熟能生巧這個詞,只有多加練習才能使技能更好。

  做為初學者,我們還是很遵守交通規則的。可是在路上卻能發現很多違歸的事情。不管是車輛還是行人很多都不在意這些規則。很多危險的事情都是這樣發生的。所以這次實踐讓我感觸最深的就是人們的安全意識太差。平常聽到那麼多的事故新聞,每一起都令人害怕,那麼多的悲劇讓人心痛。可多數人並沒有行動起來,遵守交通規則,可以看到的是很多人走在大馬路上任憑汽車鳴笛也毫不閃躲,不看紅綠燈就憑自己的意願過馬路。多少事故是由於行人的大意而造成的。而開車的也不遜色,熟練車技以後也不顧什麼規則自己覺得好就行。什麼疲勞駕駛,酒後駕車送了多少人的命!開車固然是件好事能給人帶來方便,可開車也是件危險的事情,不小心就會發生令一家人都傷心的慘劇。所以,通過學駕駛這一實踐我最想對人們說的就是:珍愛生命,不要因為大意而發生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