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蒙氏學習總結

  蒙氏教育理以兒童為中心.反對以成人為本位的教學觀點,視兒童為有別於成人的獨立個體,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希望對你有用!

  篇1

  新一年鐘聲又要敲響了,我們蒙氏教育的學期也接近了尾聲,回顧這一學期來的工作與生活,本班老師克服了種種困難,在邊學習便教育孩子中使蒙氏教學井然有序的進行到底,並做出了一定的成績。

  一、日常生活教育

  ***一***基本運動的完成

  1. 走。 直接目的:學習基本的走路方法,手腳運動的協調性。

  間接目的:培養獨立性,專注力。

  2.坐、立。 目的:學習坐、站的正確姿勢。

  3.搬椅子。 直接目的:能安全地拿起、搬運椅子。運動的方向調整。

  4. 端盤子。 目的:搬餐具,引導到日常生活中。肌肉運動的調整。

  ***二***社交行為

  1. 門的開關。 直接目的:穩重而有氣質地開門、關門

  2. 打招呼。 直接目的:懂禮節,養成社會性,並學習和他人交往,自我運動機能的調整。

  3. 應答的方法。 直接目的:懂禮節,養成社會性,並學習和他人深交。

  4.與他人接觸的方法。直接目的:懂禮節,知道怎樣會麻煩到別人。

  間接目的:意志力的控制。

  5.遞交物品的方法。 直接目的:記住尖銳物品的遞交方法,對他人人格的尊敬和信賴,自己的運動調整。

  6.咳嗽、打噴嚏、打哈欠的方法。 直接目的:懂禮節。

  間接目的:自我控制,獨立性。

  ***三***對自己的照顧

  1.衣服的穿脫。 目的:衣服的穿脫及整理。

  2.穿鞋、脫鞋。 目的:整理儀容,手腳肌肉運動的調整。

  3.洗手。 目的:儀容的整理,清潔感,一連串動作的順序,肌肉運動的調整。

  ***四***感官方面

  1、粉紅塔的的搭建。目的:訓練孩子在視覺上對形體的辨別能力。對大小的序列邏輯能力的訓練。

  2、棕色梯。目的:視覺形體辨別訓練。邏輯序列能力的培養。

  3、紅棒。目的:視覺長度辨別訓練。邏輯序列培養。

  ***五***數的認識

  1、數棒。目的:建立孩子1―10的量的概念。教孩子1―10的數名。使孩子學會量的比較。

  2、砂紙數字板。目的:學習1―9的數字符號。使孩子把數名和數字符號結合起來。學會正確寫數字的筆順。

  3、紡錘棒。目的:繼續強化數量跟數字符號的結合。讓孩子知道用分散的單位也可以構成數的集合。正式的介紹0的概念和符號。

  篇2

  我園這學期的教學專題依然是《蒙氏數學》,我園是《蒙氏數學》的實驗園,在這個學期,我園的老師因有很大的變動,都是新來的老師。對《蒙氏數學》這一門專題不是很瞭解,所以,這學期我們老師都很有壓力。不知怎樣開展好《蒙氏數學》這一門課題。在這學期裡,我們每位老師首先要明確指導思想,學習靈活地運用《蒙氏數學》教具、教法的科學原則,又學會充分利用本土教材和自然環境;通過老師們的細心觀察、分析、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幼兒,促進幼兒他們在德、智、體、美全方面的發展;保證尊重每個幼兒,不壓制幼兒的個性特點,以幼兒自己動手操作為實踐。並把這學期的教學活動總結如下:

  一、進行不定時園內專題公開課及培訓

  我園利用業務學習時間,定期的給新老師進行培訓,讓她們明確的知道怎樣上好一節《蒙氏數學》課,知道上課的流程。教研小組開展了不定時抽查班級的授課情況,實行授課透明化,並且給每位教師的教學方法作出了針對性的研究和討論,並邀請湖北億童早期教育研究中心的專業教研員給我園教師進行理論培訓、上示範課、聽我園教師授課並加以點評,使每位教師能更好地學習和改進!

  二、活動時都要做好充分準備

  活動前制定了一些各年齡階段的活動目標,要求及工作計劃,***如:小班年齡階段以日常生活操作為主;中班年齡階段以感官教育及一些粗淺的數學知識為主;而在大班年齡階段則以抽象教育及數學教學為主等;***同時,我們還逐步摸索《蒙氏數學》教具的操作方法;根據其原則配備了生活部分的操作材料,設立了《蒙氏數學》操作區角。讓幼兒自由選擇教具操作,教師進行分組及個別指導。

  三、製作和投放了豐富的活動材料

  我們在製作教具時圍繞以樸實、乾淨、明亮的色調為主,適合幼兒的操作和對教具的興趣,材料具備目的性,有規則、步驟和順序,在設計時做到由淺入深,由簡單到複雜,有些則可混合使用,還設有錯誤控制等融入教具,讓操作更靈活!

  四、形式要多樣化

  活動形式主要分為集體活動和分組活動,在集體活動時教師們都能有明確的目的、計劃、組織、連續性,突出集體意識,培養合作精神;在分組活動是能按幼兒的興趣、愛好、意願進行選擇活動,並結合幼兒的能力進行。

  五、實踐的效果與體會

  這學期的蒙氏數學教育,幼兒的各方面能力提高較快,大部分學過幼兒與過去沒有接觸蒙氏數學的幼兒對事物感知的靈敏度要高,觀察細緻,無論是生活能力,還是學習習慣,都有很強的順序性。同時,他們還愛動腦筋,思維活躍,有強烈的求知慾。

  六、在實踐中存在的問題

  1、在探索活動中,教師在運用每一種教具時還不夠靈活和充分利用教具;

  2、進行蒙氏教具教學時,教師的語言還不夠精煉簡潔。

  3、方案教學中的實施工作中,中班級和小班級的有待提高,在下學期應加強。

  4、堅持做好環境佈置工作,方案教學的專欄及分割槽活動的設定有待提高。

  5、親子作業未及時完成,大部分家長因為上班沒有時間,所以很多的幼兒沒有完成蒙氏數學作業紙;下學期應加強家園工作宣傳。

  希望通過今後的進一步實踐,我們都會有更進一步的提高!

  篇3

  緊張忙碌的一年即將結束,看著孩子們一天天在進步,我的心中充滿欣慰和感慨。這是愛心與汗水的回報,同樣也收穫著來自幼兒世界純潔而善良的心。

  回首星星班的成長之路~從可愛的小臉剛入班的哭泣到現在的快樂和戀戀不捨;從起初工作的茫然無目的到現在對事物的探索欲及專注力的逐步形成;我們欣喜地發現:孩子們的秩序感增強了,狀態變得積極且有思想。他們在規則與自由中建構自己的知識經驗,在實踐中提高能力。而家長和我們~為了同一目標也成為了朋友,在孩子成長的每一步上留下了愛的腳印……作為一名蒙班的教師,我深深地感受到:要做一名合格的幼兒教師並不難,但要做一名優秀的教師和教研者,一定要比別人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在實踐中,我總結出了以下幾點:

  一、修身養性、陶冶情操

  古人云:“德者,才之師也”,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首先必須具備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質,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於是,我們認真參加幼兒園組織的每一次政治學習,積極地參與討論並做好記錄,每次活動都做到人道、心到、口到;遵守幼兒園各項規章制度,熱愛本職工作,服從園領導安排,在工作中與同事友好相處,嚴格要求自己,以一個健康、積極的心態去快樂工作。

  二、教育目標

  我們是本園開設的第一個蒙班,也是唯一的混齡班,這無形中給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帶來了一定難度和新的挑戰。如何把學到的蒙氏理念和五大領域內容相結合?如何把自己看到的、學到的,經過理解和加工,及時地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實踐?一時成了我們的中心話題!於是,我們三位老師共同翻閱資料,查詢方法,在開學時制定了一套合理可行的方案,生活中,兩教一保認真配合,將所有的常規問題整合到一日生活中去;教學上,積極發掘探索型的主題活動,讓孩子在操作和探索中發現問題、查詢問題、解決問題,讓他們在體驗中逐步學會自我建立概念與規則。

  三、尊重環境、尊重孩子、尊重自己

  蒙特梭利教育指出:“兒童是個探索者,需賴以吸收環境中的各種印象來建構其心智。唯有透過開放的環境,才能將真正內在的潛能發展出來。”

  在物質上,我們為孩子提供了豐富的材料及可以讓孩子主動、自由探索的教育資源,滿足不同年齡水平發展的需要;本著:“從哪裡來,到那裡去”的原則,同孩子一起收集廢舊材料和生活耗材;在互動牆飾佈置上,我們細心傾聽每個孩子的願望並整理記錄下來,尊重孩子的想法和建議,讓這些活動“活”起來,真正變成孩子展示自己才能的舞臺。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還注意及時調整更新活動材料,將學期總計劃安排,分級分段地融入我們的預成教育目標和內容中,以主題形式面向全體,所有材料取放都是開放的、自主的。在活動中注意提醒幼兒等待、謙讓和輕拿輕放,活動結束後,請大家一起清理桌面,檢查物品歸位。當發生問題時,我們一起集中討論、商量對策;有了成績和榮譽大家一起分享,因為在快樂時與大家分享會更快樂,悲傷時與大家分享,痛苦會減少許多,這是一種做人的積極狀態! 這給星星班帶來了無比的歡樂與興奮,同時也增強了孩子們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蒙特梭利認為:“紀律必須通過自由而獲得。”養成孩子的紀律,不能在強迫和壓制下形成。當一個孩子被壓制而屈從或像啞巴一樣默不作聲時,他不是在守紀律,而只不過是一個失去個性的人。所以要讓孩子在“工作”中學習,在“生活”中實踐,從而養成良好的常規和紀律。

  這學期,我們班新轉來了幾個孩子,因為年齡較大,所以很快就適應了環境。正當我們暗自竊喜時,問題就出來了:工作時,別的孩子都開始進入工作區,自主選擇工作了,而他們首先表現出的是一種選擇的茫然,接下來就是無目的的“神遊”和打攪他人工作……到了集體活動時間,又無法靜下心來聽課,東張西望精力不集中,我們班幼兒年齡參差不齊,性格狀態普遍活躍,本來就坐不住,加之這幾個調皮寶貝,可想而知……

  對於這種情況,我們沒有強迫他們或請他們離開,而是努力用有趣的語言和豐富的情景引導他們活動。在生活細節中不斷強化和鞏固;在中午午休時,徐老師還特別關注著幾個孩子,害怕他們會感到被冷落,總守在他們的床邊哄著他們睡覺,有時我們因為急躁,當著孩子的面與他們談話時,徐老師總是勸慰我們要注意方式方法,應該尊重孩子,多從正面鼓勵。就這樣,他以一個員和老教師的人格力量,遷移默化的影響和教育著我們,讓我們懂得愛其實就在我們身邊,在你尊重他人的同時,你便也贏得了愛……

  我們沒有對幼兒同一而論,也沒有拿著幼兒比來比去。因為我們知道:“沒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老師”,對於這些孩子來說,剛從第一種環境中吸收並建立的概念,在進入另一環境中,必須要有足夠的時間來適應和再吸收,而如何促進每個孩子在原有水平上發展,使每一個孩子都能獲得成功的體驗,這才是我們的任務。

  在我們星星班提出了一個新思想――“我和幼兒一樣高”,就是說與孩子們交流時一定要蹲下來說話,這不是單一的使身高與幼兒“一樣高”,而是在內心世界裡時刻提醒自己,我和孩子的關係是朋友,而不是“教者”與“被教者”的關係,作為教師要細心的傾聽幼兒的心聲,努力為幼兒營造一個充實、快樂的精神環境,學會尊重孩子,我們知道:尊重別人就等於尊重自己。

  我們利用主題課活動,讓孩子們知道我們的班級是一個大家庭,只有彼此相親相愛,家庭的每個成員才會快樂,每個人都不可以做對家庭有傷害的事,所有的人都必須維護家庭的利益。在這裡孩子們學會了謙讓,瞭解什麼是粗魯的行為,有了基本明辨是非的能力,當問題出現時,學會了控制錯誤和自己解決問題。每當班上出現暴力行為或不禮貌話語時,總會有孩子站出來正義昂言:“這是粗魯的行為,請你馬上制止!”我們的言行舉止直接影響著孩子,所以,決不把消極的情緒帶給孩子,為幼兒努力營造一種平等、寬鬆、理解、激勵的精神環境是我們的責任。

  四、保育工作

  幼兒的衣、食、住、冷暖等生活問題永遠是家長和我們最關心的話題。剛開學,徐老師就向我們建議,給每位家長髮送調查檔案,瞭解每位孩子的飲食習慣、個人偏好、又無過敏史等,根據每個孩子的身體情況安排床位,把身體不好的、睡眠不好的孩子安排在自己身邊,隨時檢視詢問,每次在孩子上床前都會一一檢查是否裝有小飾物或糖果之類的東西,避免孩子在如隨時放到嘴裡,造成意外。這一年,孩子們成長的很快,學會了自己穿衣、係扣、拉拉鍊,部分孩子還學會了疊被子、整理被褥衣物,還學會了如何保持桌面、地面及戶外環境的整潔,在規則中,孩子們學會了如何保護自己,不要傷害他人;在規則中,孩子們學會了如何使用和維護自己的權利;在規則中,孩子們瞭解了自由的尺度,學會正確處理自己和他人的物品;在規則中,孩子們時刻規範自己的言行,在潛移默化中提升自己的素質。

  五、家園同步、共同教育

  細細想來,從星星班成立至今已有一年多了,我們在眾望中探索,在期盼中努力尋求好與實際相結合的教學方法,但不得不承認:至今我們最大的問題便是家園無法做到教育同步和內容延伸。每次我們精心準備的家園共育內容總會被一部分家長以“沒看到”或“忘了”等推託搪塞過去,為了充分發揮家長的作用,讓家長了解教育、參與教育,使幼兒園教育與家庭教育相滲透、互相補充。我們開設了《家園直通車》、家長進課堂》、《我們的環境我們的家》、《家園問卷調查》、《我和寶寶編故事》等活動,請爸爸媽媽來幼兒園,和我們一起唱歌、一起舞蹈、一起分享生日聚會、一起學習手指操….在主題活動開放時,我們還請爸爸媽媽一起當《小小建築師》,在《美麗的春天》中一起探索泥與沙的祕密,種子發芽的奇妙世界,以此作為孩子與集體相連的紐帶,增強了孩子對集體的關心與愛護……

  通過我們的努力,家長的埋怨沒有了,支援更多了,家園共育正在朝一個積極、成功的方向邁進!

  回首這一年,我們是在實踐和探索中走過的,成績不少,但問題也很多,如何從實際情況出發,將蒙氏教育與五大領域內容有機結合,不流於形式化,將是我們繼續需要探索和研究的課題。“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本學期結束了,在今後的教育教學中,我們會隨時對自己的工作進行評估和反思,在實踐中研究和學習,以最快的速度、最好的狀態適應新時期的變化發展需要。讓我們攜手,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