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口很多雞組成呆字打一成語的答案

  一個口很多雞組成呆字,你們會聯想到什麼成語呢?一個口很多雞組成呆字打一成語,你們知道這個的答案是什麼嗎?下面小編帶你們去看看吧。

  一個口很多雞組成呆字打一成語

  呆若木雞

  呆若木雞的詞語解析

  [釋義] 愣著不動;像只木頭雞。形容人痴或因驚恐而發愣的神態。

  [語出] 《莊子·達生》:“雞雖有鳴者;已無變矣;望之似木雞矣;其德全矣;異雞無敢應者;反走矣。”

  [正音] 呆;不能讀作“呆板”的“ái”。

  [辨形] 呆;不能寫作“待”。

  [近義] 呆頭呆腦 目瞪口呆

  [反義] 活潑可愛 神色自若

  [用法] 含貶義。一般作謂語、狀語、補語。

  [結構] 偏正式。

  [辨析] ~和“目瞪口呆”;都是從形體上來描繪吃驚發愣的樣子;但形體的部位不同;吃驚的程度也有差別。~形容全身都像木雞似地呆著;程度較重;“目瞪口呆”從眼睛不動、嘴不能說等面部表情來形容發愣的樣子。

  呆若木雞的成語故事

  《莊子·達生篇》中有這樣一個寓言:古時候人們很喜歡鬥雞的遊戲,一個叫紀渻子的人專門為國王訓練鬥雞,準備參加搏鬥。過了十天,國王問紀渻子:雞已經訓練好了嗎?紀渻子回答說;還沒有,這隻雞表面看起來氣勢洶洶的,其實沒有什麼底氣。又過了十天,國王再次詢問,紀渻子說還不行,因為它一看到別的雞的影子,馬上就緊張起來,說明還有好鬥的心理。又過了十天,國王去問但還是不行,因為紀渻子認為這隻雞還有些目光炯炯,氣勢未消。這樣再過了十天,紀省子終於說差不多了,它雖然偶爾還叫幾聲,已經有些呆頭呆腦、不動聲色,看上去就像木頭雞一樣,說明它已經進入完美的精神境界了。國王於是把這隻雞放進鬥雞場,沒想到別的雞一看到這隻“呆若木雞”的鬥雞,還沒有交手就都掉頭逃走。

  呆若木雞造句

  1. 描寫人物神態的成語:呆若木雞、目瞪口呆、神采奕奕、全神貫注、聚精會神,眉飛色舞、張口結舌、擠眉弄眼、眉開眼笑、目不轉晴。

  2. 我走到鱷魚的水池前,鱷魚仍然呆若木雞,只有尾巴悠閒地搖來搖去。“根本就是幾個大呆瓜嘛!”我暗自嘀咕,把手給伸了過去。我摸了摸它的尾巴,又摸它的頭,再把手給伸到它面前。

  3. 這個出乎意料的結局令他呆若木雞,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4. 這突然的災難把他嚇得呆若木雞,一動也不敢動。

  5. 外貌是人內心的表露:其形呆若木雞,其神也一定愚蠢。迪斯雷利

  6. 你怎麼呆若木雞?在想什麼心事?我都叫你老半天了。

  7. 由於語言不同,好幾次我都是跟在後,一副呆若木雞的熊樣。

  8. 你怎麼交了個呆若木雞的男友,反應還真遲鈍!

  9. 大清早就吵架,撂下一句狠話就走了,只剩下呆若木雞的我。

  10. 小明失手打翻熱水盆,嚇得呆若木雞。

  11. 我是學生,每天在教室裡呆若木雞。

  12. 都好半天了,他仍然呆若木雞地瞪著天花板看。

  13. 課堂上,老師問了一個問題,我站起來後呆若木雞的看著老師,突然,我急中生智的翻開了字典,找到了答案。能力呀!

  14. 看到警察拿出多樣證物後,原本神色自如的嫌犯嚇得呆若木雞。

  15. 屋內幾人被這突來的意外嚇得呆若木雞,半天說不出一句話來。

  16. 這個人叫他做什麼都慢半拍,呆若木雞的樣子,令人生氣。

  17. 小明上課沒有認真聽講,老師問他問題,他總是呆若木雞。

  18. 這件事讓小林摸不著頭腦,她站在那裡呆若木雞。

  19. 小明上課絲毫不聽,時不時呆若木雞,連老師也無可奈何。

  20. 小敏在數學上可謂是呆若木雞,但她在英語在全班堪稱鶴立雞群。

  21. 微笑,不要呆若木雞,也不要笑的花枝亂顫。

  22. 聽到這個壞訊息,全班同學都呆若木雞,心裡暗暗為災民們祈福。

  23. 一下記憶起五星大飯店片段,發呆若木雞般,喝雪茶。

  24. 那時我一進門,看見母親倒在地板上,嚇得我整個人呆若木雞,竟然忘了報警求救。

  25. 妳怎麼交了個呆若木雞的男友,反應還真遲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