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的風景的初三作文

  人若能對所面臨的一切都視作風景,靜心接納,安撫也就在其中,歡樂也在其中了。一起來欣賞心中的風景的作文,歡迎閱讀!

  心中的風景作文1

  生活中,構成屬於我的角落裡永遠的風景是清茶,音樂,手機,電腦,柔暖的燈光,一幅藍天白雲小橋流水的油畫,還有自己。在許多個晚飯後,就會走入這個小世界,或看書,或冥想,或聽音樂、或敲打些瑣碎的文字,一種只有自己才能夠聞到的味道包圍在左右,日子平淡而靜謐。

  其實,風景不光是水光山色,也是一種精神。如三峽的神女峰,黃山的天都峰,新疆的天池,海南的鹿回頭……每一處景點無論其大小都有個傳說。那聳立的奇峰怪石及碧水深潭本是鬼斧神工,但那些個寓意深刻、美妙動人的神奇傳說則是人類思想精神詮釋的最佳展現。假若沒有神奇的傳說,風景會是怎樣的黯然!見了靈動的景物不去寄託情思的人對生活一定是冷漠木然的。

  風景會因人的創造而變得神奇,人會經風景的陶冶而變得滋潤且有內涵。而在歲月的長河裡,即使走在最落魄的旅途中或在最偏僻貧困的地方,也會有一兩處風景點綴生活,讓人可以賞且聊以自慰的。

  記得當年下鄉的歲月裡,生活清苦,沒有電視,沒有娛樂,日子過得很沉悶。但住所外有一排白楊樹,長勢茂盛,筆直的刺入雲端。在寂寞的日子裡,注目那樹,其感覺不亞於見到黃山奇鬆,瀟湘修竹。春天品賞樹上一抹嫩綠,精神為之一振,點燃意趣。夏季,有時站在樹蔭下,目光順著樹伸向天宇,陰天心逐流雲,晴日心遨太空,如果專注於大樹所指的那方遙遠而又逼近的蒼穹,心愁淡釋,會萌生出振翮高飛的意願。轉而會想:我所住的時日不長卻深感寂寞難耐,而生於斯長於斯的村民呢?繼而自慰:此處風景都市沒有,此時心情從今往後不會再來……霎時,胸懷如去茅塞,倏見晴朗,心底也生出稍許愜意……

  當年,每遇我心思寧凝佇立樹下時,老柳就會走過來粲然一笑對我說:“生活不習慣呀!”我則不敢承認。他是濟南知青,在鄉里娶了妻子,生了兒子,是當時那地方寥寥幾個紮根的知青之一。寂寞的生活被他營造了兩處風景:享受妻子的溫柔,親撫小兒的嬌嫩。心底的愛、樂、憂、惱皆傾注有處,日子的清苦便渾然不覺了。看到他這樣我心頭也豁然亮起一片旖旎的風光,隨之就想:此心安處,便是我鄉了。

  我又想起了我的父親,他老年患了腦萎縮,五六年不能自己行走,每天有我的母親陪伴身邊,父親的說話能力有所下降,母親就天天找話給他說,母親辛苦萬分,但在他的眼裡丈夫是她一生中無法再找到的好風景,而父親呢?不也是由母親這片無比珍貴的風景相伴著而度日麼?

  風景是美的,但風景不止有青山綠水、動物、植物,也有風暴、地震以及天外來物……風景因其豐富複雜才多姿多彩。人若能對所面臨的一切都視作風景,靜心接納,安撫也就在其中,歡樂也在其中了。

  心中的風景作文2

  在歷朝歷代的文侯將相中,有許多傑出的人物,但在我眼中,《三國演義》中的人物才更加優秀,他們每個人在三國時期都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都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在我心中,那道風景真的很美。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是後人對諸葛亮最透切也是最真實的評價,他出山後首次出師就大敗敵軍,為士兵鼓足了勇氣,也為劉備增加了興復漢室的信心。後來,他又用早已謀劃好的策略,建立了三足鼎立之勢,為蜀國以後統一中原的願望,奠定基礎。就這樣,他夜以繼日,廢寢忘食。日夜操勞,全心全力為蜀國獻計獻策。終於,積勞成疾,但在將要辭世之時,仍不忘劉備交於他的重託,他還預料了後來之事,留下了三個錦囊。

  “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它表現了諸葛亮的淡泊名利。在劉備辭世之後,他肩負重託,精心輔佐劉禪,雖然劉禪是扶不起的阿斗,不會治理朝政,親信宦官。但諸葛亮仍然沒廢除劉禪,取而代之。而是更加精心,耐心地教導劉禪。這足表現諸葛亮的品格高遠,淡泊名利。

  諸葛亮更是智絕的代表。他未出茅廬,已知三分天下。巧布八陣圖,草船借箭,更顯出他的才華出眾。借東風,可見他上知天文,下曉地理,智慧過人。寫《前出師表》,《後出師表》,更見他文采飛揚。

  關羽是義絕的化身,他在曹操手下時,為了報曹操對他的厚恩,斬顏良,誅文丑,以報之。在華容道,他明知自己立下軍令狀。但還是為了義,為了償還曹操昔日的厚待之恩,放了曹操。這些都表現了他的義。當他得知劉備等的下落的訊息時,毅然掛印封金,不辭而別,去尋主。這更加體現他的忠義。關羽——他是義絕的化身,忠義之臣的代表!

  “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這是曹操一生的處世原則。雖然他生性多疑,被世人稱為奸雄。但每個人都有著或大或小不同的缺點,不能只用缺點去評價別人。年過半百的曹操,仍抱著“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這種胸懷大志,雄心不已的精神是值得我們肯定和學習的。他雖然年過半百,但仍能有較大的政治抱負和理想,更是難能可貴的。

  在《三國演義》中,他們都有著他們傑出的一面,優秀的一面.在歷史中,演義著不同人的精彩人生,更使歷史變得絢爛多彩.在我心中,那道風景很美!

  心中的風景作文3

  今年的初夏似乎比以往要熱一些,土地乾裂了,地面上露出一條條裂縫,我走在被驕陽烤得火熱的路上,心中不時傳來一聲聲嘆息。是呀,面對我目前糟糕的狀況,明年我怎麼去考重點高中啊。

  我在心底唸叨:放棄了吧,也許再怎麼努力也是白費精力。一路想來,不知不覺中已走到了家門口,走進房間,放下沉重的書包,不禁又是一聲聲的長嘆。我坐在椅子上,看著外邊炙熱而燦爛的陽光,一陣風吹來了,我看見了一棵美妙的樹。

  那是一棵老梧桐,野生的,它破爛的軀體與周圍的環境極不協調。但是,令人震驚的是,它的頂部居然長了少許的綠葉。去年冬天,我曾以為它今年不會再甦醒,但是今天的景象卻徹底否定了我的想法。看,這棵梧桐儘管枝幹早已衰老,但是它發出的葉子卻是那樣的生機勃勃。手掌形的葉片翠綠得似乎要流淌出汁水來,一片片,一片片重疊在一起,都在爭著享受大自然的洗禮。微風拂過,它們全都友好地向我招手,儘管陽光是如此燥熱。

  我在這一短短的時間內忘記了自己的失落,此刻我的眼中只有這一道獨特的風景。這一團綠是老梧桐的夢想,為了夢想,它不斷從地下汲取養分,就是在天氣乾旱時,它也仍然不放鬆。這一團綠是多麼耀眼,多麼絢麗!

  是的,能在條件最艱苦的時候,仍然能抱定自己的夢想而奮鬥,就一定會有那一片綠,那片耀眼的綠。

  當盛夏來臨時,人們在綠蔭下乘涼,也許梧桐會為自己當初的努力而欣慰,曾經為夢想而付出過,儘管它的生命已經快結束。我的眼前一亮,我還年輕呢!我有的是青春,有的是活力,為什麼偏要把自己逼向死衚衕呢?為什麼不去拼搏呢?難道我連梧桐都不如嗎?

  窗外的陽光依然毒辣,這茂盛的梧桐就是留在我心中最美的一道風景線。

  心中的風景作文4

  月落清輝,曉風無痕,讀月,意韻悠長。

  煙雲一抹,柳條拂風,這樣的月夜,讓人心醉。小舟橫江心,所謂“江清月近人”,醉人的月隨波,暈在明澈的江水裡,月色,也敲開人的心門。讀這樣的月,讀出單純與空靈,拂去人世鉛華,品出超然的寧靜。

  然而,月不僅是月,還是人。思人的月更令人心醉。中秋佳節,閤家歡聚,最愛於幽靜處讀月。想起遠方的爺爺,想起未歸的兄長。“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一家人,各處一方,用月,搭起心靈的橋樑;用月,喚起天涯的共鳴。是的,也難怪會有“思君如滿月,夜夜減清輝”的絕唱。

  可是月,不僅是風景,不僅是思念,還是歷史的載體。讀月,也正在是讀史。幾千年前,嫦娥以翩翩的舞姿,飛向廣遠的廣寒宮,雖是無人為伴,雖是寂寞孤獨,卻也激起了一個民族千年迴盪的音響。

  有李商隱“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的風雅,有張繼“月落鳥啼霜滿天,江風漁火對愁眠”的落寞,也有東坡“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豁達。是啊,千年的傳統,呼喚著一個命題:天下大同!天下大同!美好與和平,是月所昭示的吧?讀月,讀出一份美滿,讀出一份溫馨。

  如果月僅是歷史,也無法使人為之心醉吧?讀月,還能讀出未來。還記得阿姆斯特朗的腳印,還記得“嫦娥一號”的飛天?不管於人類,還是於中華,月,永遠是一個載體,永恆的載體!我時常在月下幻想:何日能見到飛天袖間的花瓣?何日能看到月華瀉地的昇華?何日能拓出進步的大道?月升月落,總有一個個疑問,會被解決。

  讀月,漫長而深邃,或許沒有幾個人能讀出它的全部,因為它太博大,太深奧,但是“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讀月,使我們時刻銘記——我們在路上。

  月,不僅是過去,不僅是現在,還是將來……吟詠著“清輝玉臂寒”的詩句,出入月中,細細品讀,才覺得,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讀月,還應繼續。

  又是月落清輝,又是曉風無痕。意韻,愈加悠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