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網路學習總結範文

  計算機網路系統是一個集計算機硬體裝置、通訊設施、軟體系統及資料處理能力為一體的,能夠實現資源共享的現代化綜合服務系統,學習好計算機網路對個人有很大的好處。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僅供參考。

  篇一

  通過為期一個學期的選修課程的學習,作為一個涉及計算機網路不深的我來說收益匪淺。那麼以下就是在此次學習過程中我所總結出來的關於計算機網路學習中所體會到的一些值得記錄的心得。

  我在讀初三的時候第一次接觸計算機覺得很新鮮。我清晰的記得,當時有一個清晰的想法,那就是學好計算機。隨著接觸電腦的深入,對計算機的認識越來越深入,同時也產生許多不明白的地方。在報選修課的時候,看到有《計算機網路》這門課,我就毫不猶豫地選了。這正是我需要掌握的技術啊!掌握《計算機網路》我學到了許多知識,許多以前對計算機迷惑的地方。在王老師的講解和實際演練下我明白了以前不太懂的地方。比如,區域網,都會網路和廣域網之間的聯絡和區別。明白了域名是怎麼回事。TCP/IP以前不知道是做什麼用的。在選修課裡我明白了。還有網路安全等等。總之,我以前迷惑的地方明白了。明白的知識更加深入了。

  選修網路課,讓我對網路技術有了很大的認識,對我來說,是我進一步掌握計算機網路技術很好的基礎知識。

  最後,在做部落格和上傳作業的過程中,遇到許多問題,通過選修課學到的知識,再加上向同學請教,還是非常順利的解決了。

  本學期已接近尾聲,選修課程也業已結束,本次學習讓使我對計算機有了更新的認識,更是學到了很多實用技術,在此僅對本次學習略做總結並對為我們帶課的王老師表示以真摯的謝意。謝謝您!

  篇二

  通過參加教育部全國高校教師網路培訓中心舉辦的《計算機網路》骨幹教師高階研修班的三天學習,聽取馮博琴教授以及李波副教授、陳***副教授和程向前副教授的深入介紹經驗和講解,對這門課程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下面對學習筆記總結如下幾點:

  一、學習筆記總結

  1、參考先進的課程教學模式

  《計算機網路》被列為計算機專業和資訊類專業的核心基礎課程之一,其教學目標是為以後計算機網路及其應用的專題學習和研究打下堅實基礎,培養未來的網路設計人員和高階治理、維護人員。馮博琴教授展示了西安交大精品課程的網路教學平臺,展示了一種先進的課程教學的模式,學生可以通網路教學平臺向教師提出問題和提交作業,教師也可以線上為學生答疑和批改作業。為學生自主性學習計算機網路課程,傳送電子化作業提供了條件。這種網站式的教學資源,首先經過富有豐富經驗的教師的精心設計,再配合音訊、視訊等多媒體效果,動態網頁與讀者獨特的互動性,確實可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自主性、研究性學習的需要。

  2、精選教學內容,構建先進完善的課程體系

  針對李波副教授的介紹和總結,發現了目前傳統計算機網路課程中存在的一些弊端。在以往的多數高校中,課堂教學內容大體是這樣的:介紹資料通訊的基本原理;介紹計算機網路的體系結構、OSI模型和TCP/IP協議、分層結構中各層應該完成的基本功能;介紹一些具體的組網技術或局域網路作業系統。實驗教學內容一般情況下是組建一個小型的區域網絡,利用伺服器作業系統配置和治理這個網路;或者利用串形介面做一個點對點通訊的實驗。

  以往課堂與實驗教學內容的缺陷是:對計算機網路內部的工作原理介紹得不夠透徹;實驗教學內容與課堂教學內容不吻合,沒有體現出分層結構中層間介面、服務以及協議的概念;以往課堂與實驗教學內容的脫節導致了所講內容空洞、枯燥,不輕易被理解和把握。所以,應該對課堂與實驗教學內容進行改革。

  實驗內容應和課堂教學內容緊密結合,盡力讓學生體會、分析常用的網路協議,加強課堂教學的效果;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為能力強的學生提供設計、實現協議的實驗環境。

  3、精選的課堂與實驗教學應該堅持不斷更新的原則,緊跟上計算機網路技術飛速發展的步伐。

  傳統的教學方法是講授法。這種方法如運用不當,易造成以教師為中心,形成滿堂灌、填鴨式,限制學生主體參與和主動創造的精神。

  陳***副教授對計算機網路課程整體教學過程進行總結和歸納,對此門課程教學過程中難、重點進行深入剖析,明確解決思路;進行了細緻的案例分析和示範。使我認識到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想方設法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激發學生的思維,為學生創設一個有利於積極主動、創造性地進行學習的情境,並引導和組織他們進入這個情境。

  二、本人經驗總結

  下面,將針對本人平時授課過程,總結一些了個人觀點和經驗,供同行參考和評論。

  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對自己感興趣的現象、原理、規律等,總是主動、積極地去認識、探究。因此,在教學中,應設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誘發學生的探究動機。

  要讓學生學好《計算機網路》這門課程,最重要的問題就是首先要激發學生對本課程的興趣,把老師要求學生學的局面,改為學生主動要求學。在我第一次介紹這麼課程時,首先介紹計算機網路的重要性和顯示生活的具體應用,讓同學對網路的巨集觀有個輪廓概念,明白網路的實用性,增加他們的興趣。讓同學舉例說明他們自己使用網路的情況,覺得網路有什麼用?然後根據他們的回答情況,來介紹整個教學內容的安排,給學生增加興趣和動力,學生就會產生一種強烈的學好《計算機網路》這門課程的願望。

  教師在整個模式結構中總是起到導學的作用,教師的作用就是儘量激發學生對本課程的學習興趣,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學習方向,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網上協作學習、上機練習,最後對提出的問題進行評講,檢查學生的學習效果。

  2.提出問題

  利用各種方法選擇出與當前學習主題密切相關的真實性事件或問題作為學習的中心內容***讓學生面臨一個需要立即去解決的現實問題***。運用各種媒體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過來,達到教學目標。如果教師將所有問題都自問自答,學生很多時候還是不能真正稱為學習的主人。就計算機網路這門課程而言,很多成人學生上班單位都能接觸到一些網路裝置和網路環境。因此結合教材內容給他們提一些問題,讓他們下去搜集資料、尋找答案,能促進他們增加他們的興趣和促進他們的學習。

  3.創設情境

  學習環境中的情境必須有利於學習者對所學內容的意義建構。計算機網路課程雖然都是圍繞網路在進行介紹,但是課程內容概念比較多,抽象的介紹往往達不到很好的教學效果。因此作為教師結合計算機網路知識結合實際就是很重要工作了,整個教材的內容實際上可以以網路體系結構為框架進行展開。教學中直接給學生一個概念可能是晦澀難懂的,因此需要在教學中設計一些情景將抽象的框架結構,變成學生腦海的印象和日常中相似的情境。

  篇三

  如今已經是資訊時代,作為主流資訊工具的網路越來越重要,因此我選擇了這門選修課程。

  我個人對於電腦和網路是很感興趣的,但由於學習的東西不多,經常是在玩遊戲,真正運用到網路的技術性的東西實在少到可憐。象做部落格,我只是會一般的做法,也能把它搞得與眾不同,但我全然不知道其中的奧祕。象程式碼之類的東西,我以前只是耳聞,半點也不懂。學了這門課程後,雖然懂的不是很多,但已經不是什麼都不知道的了,簡單得運用一些程式碼還是會的,這也就行了。我並不要求學得很精深,畢竟我將來並不是幹這行的。而製作網頁的知識,學了一點,也會做一些簡單的網頁了,其實我覺得這就夠了,我還沒有想做自己的網頁釋出到網上的念頭。但我不是說不要學習計算機網路技術,相反,我們學地越精深越好,我的觀點只能代表我個人的想法,畢竟這個時代學得越多,活得更好的可能性就越大。只不過人的精力有限,只能學到你能承受的地步。如果精力旺盛,足夠學一切技術,自然也沒人反對。網路之中目前我最感興趣的還是做部落格,時不時寫些自己的感悟或者轉載些別人的好文章,上傳一些漂亮的圖片和朋友們分享,這讓人感覺到難得的愉悅。好東西,大家一起分享才有意思。

  計算機網路系統是一個集計算機硬體裝置、通訊設施、軟體系統及資料處理能力為一體的,能夠實現資源共享的現代化綜合服務系統。計算機網路系統的組成可分為三個部分,即硬體系統,軟體系統及網路資訊系統。

  1.硬體系統

  硬體系統是計算機網路的基礎。硬體系統有計算機、通訊裝置、連線裝置及輔助裝置組成,如圖1.***所示。硬體系統中裝置的組合形式決定了計算機網路的型別。下面介紹幾種網路中常用的硬體裝置。

  ⑴伺服器

  伺服器是一臺速度快,儲存量大的計算機,它是網路系統的核心裝置,負責網路資源管理和使用者服務。伺服器可分為檔案伺服器、遠端訪問伺服器、資料庫伺服器、列印伺服器等,是一臺專用或多用途的計算機。在網際網路中,伺服器之間互通訊息,相互提供服務,每臺伺服器的地位是同等的。伺服器需要專門的技術人員對其進行管理和維護,以保證整個網路的正常執行。

  ⑵工作站

  工作站是具有獨立處理能力的計算機,它是使用者向伺服器申請服務的終端裝置。使用者可以在工作站上處理日常工作,並隨時向伺服器索取各種資訊及資料,請求伺服器提供各種服務***如傳輸檔案,列印檔案等等***。

  ⑶網絡卡

  網絡卡又稱為網路介面卡,它是計算機和計算機之間直接或間接傳輸介質互相通訊的介面,它插在計算機的擴充套件槽中。一般情況下,無論是伺服器還是工作站都應安裝網絡卡。網絡卡的作用是將計算機與通訊設施相連線,將計算機的數字訊號轉換成通訊線路能夠傳送的電子訊號或電磁訊號。網絡卡是物理通訊的瓶頸,它的好壞直接影響使用者將來的軟體使用效果和物理功能的發揮。目前,常用的有10mbps、100mbps和10mbps/100mbps自適應網絡卡,網絡卡的匯流排形式有isa和pci兩種。

  ⑷調變解調器

  調變解調器***modem***是一種訊號轉換裝置。它可以把計算機的數字訊號“調製”成通訊線路的模擬訊號,將通訊線路的模擬訊號“解調”回計算機的數字訊號。調變解調器的作用是將計算機與公用電話線相連線,使得現有網路系統以外的計算機使用者,能夠通過撥號的方式利用公用電話網訪問計算機網路系統。這些計算機使用者被稱為計算機網路的增值使用者。增值使用者的計算機上可以不安裝網絡卡,但必須配備一個調變解調器。

  個人轉載本站內容,請務必保留上面文章來源資訊!任何媒體未經許可不得任意轉載!

  ⑸集線器

  集線器***hub***是區域網中使用的連線裝置。它具有多個埠,可連線多臺計算機。在區域網中常以集線器為中心,用雙絞線將所有分散的工作站與伺服器連線在一起,形成星形拓撲結構的區域網系統。這樣的網路連線,在網上的某個節點發生故障時,不會影響其他節點的正常工作。

  集線器分為普通型和交換型***switch***,交換型的傳輸效率比較高,目前用的較多。集線器的傳輸速率有10mbps、100mbps和10mbps/100mbps自適應的。

  ⑹網橋

  網橋***bridge***也是區域網使用的連線裝置。網橋的作用是擴充套件網路的距離,減輕網路的負載。在區域網中每條通訊線路的長度和連線的裝置數都是有最大限度的,如果超載就會降低網路的工作效能。對於較大的區域網可以採用網橋將負擔過重的網路分成多個網路段,當訊號通過網橋時,網橋會將非本網段的訊號排除掉***即過濾***,使網路訊號能夠更有效地使用通道,從而達到減輕網路負擔的目的。由網橋隔開的網路段仍屬於同一區域網,網路地址相同,但分段地址不同。

  ⑺路由器

  路由器***router***是網際網路中使用的連線裝置。它可以將兩個網路連線在一起,組成更大的網路。被連線的網路可以是區域網也可以是網際網路,連線後的網路都可以稱為網際網路。路由器不僅有網橋的全部功能,還具有路徑的選擇功能。路由器可根據網路上資訊擁擠的程度,自動地選擇適當的線路傳遞資訊。

  在網際網路中,兩臺計算機之間傳送資料的通路會有很多條,資料包***或分組***從一臺計算機出發,中途要經過多個站點才能到達另一臺計算機。這些中間站點通常是由路由器組成的,路由器的作用就是為資料包***或分組***選擇一條合適的傳送路徑。用路由器隔開的網路屬於不同的區域網地址。

  2.軟體系統

  計算機網路中的軟體按其功能可以劃分為資料通訊軟體、網路作業系統和網路應用軟體。

  ⑴資料通訊軟體

  資料通訊軟體是指按著網路協議的要求,完成通訊功能的軟體。

  ⑵網路作業系統

  網路作業系統是指能夠控制和管理網路資源的軟體。網路作業系統的功能作用在兩個級別上:在伺服器機器上,為在伺服器上的任務提供資源管理;在每個工作站機器上,向用戶和應用軟體提供一個網路環境的“視窗”。這樣,向網路作業系統的使用者和管理人員提供一個整體的系統控制能力。網路伺服器作業系統要完成目錄管理,檔案管理,安全性,網路列印,儲存管理,通訊管理等主要服務。工作站的作業系統軟體主要完成工作站任務的識別和與網路的連線。即首先判斷應用程式提出的服務請求是使用本地資源還是使用網路資源。若使用網路資源則需完成與網路的連線。常用的網路作業系統有:netware系統、windowsnt系統、unix系統和linux系統等。

  ⑶網路應用軟體

  網路應用軟體是指網路能夠為使用者提供各種服務的軟體。如瀏覽查詢軟體,傳輸軟體,遠端登入軟體,***等等。

  ⒊網路資訊系統

  網路資訊系統是指以計算機網路為基礎開發的資訊系統。如各類網站、基於網路環境的管理資訊系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