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有少年心閱讀題答案

  《惟有少年心》告訴了我們這麼一個道理:人生難能可貴的是留有一份少年心。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惟有少年心》閱讀題目及其參考答案以供大家學習。

  《惟有少年心》閱讀原文:

  ⑴整理書櫃時,在角落裡發現一舊課本,我有點好奇地想看看。伸手一拿竟感覺有點阻力,於是稍微用力把它從書櫃壁上揭了下來,只聽“刺啦”一陣響。

  ⑵捧在手中,我慢慢地撫摩著它的蒼老。天青色的封面泛灰得很厲害,邊角都磨成了弧型,突得蓋不住下面的書頁。封底已經沒有了,兩根鏽光了的書釘還在堅持。幾道灰白的褶痕上,模糊的“昝聖騫”三個字告訴我,這是我10歲讀初中二年級時用過的語文課本。

  ⑶我一直認為。自己比同齡的孩子少了許多童年的樂趣。因為父母急盼著我成才,五歲就進了媽媽擔任校長的小學裡。那時的農村小學還是五年制,十歲小學畢業已經不慢了。但媽媽還是嫌慢,於是又跳過了四年級,最後以小學的年齡上了初中。正常學齡孩子的童年是隨著小學畢業而畢業的,而我的童年卻一直延伸到初中。

  ⑷看著十歲時讀過的課本。翻開它吧,我對自己說,去找一找童年的蹤跡。

  ⑸長期被擠壓在櫃壁上,書頁間已沒有了空氣,很實在,也變得難以翻動。我儘量溫柔地慢慢捻開相鄰的兩張,緩緩掀起,再輕輕放下,無聲無息,全然沒有翻動新書時“嘩嘩”的響。我不敢用力,卻又很想喚醒一篇篇記憶深處的文章,喚醒熟睡已久九年前的心。一頁頁翻下去,彷彿是走進一片寧靜的大海,波瀾不驚。九年,竟讓一本書也厚重了、成熟了。

  ⑹穿過了《白楊禮讚》,望見了《背影》。看到了《楊修之死》…… 他們都被我打上了兒時的烙印……空白處密密麻麻都是字,有的甚至就壓在課本上。小小的年紀學那樣的經典,只知道把老師講的內容趕緊寫下來。我還記得,當時是很在意有沒有把老師的講解完整記下來,所以也不管蓋沒蓋上課文,只是急速地寫。我那時大概屬於“好讀書,不求甚解”的那類學生吧,對課文大多是囫圇吞棗。只是在用一片片、一行行稚嫩而工整的文字,向老師,向父母,也向自己證明:我看過了,我學過了。其實到了現在對這些課文仍然愚鈍得很,何況那時年幼呢?

  ⑺“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愧;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把一生都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鬥爭。”那時哪裡懂得這些文字含義的深邃?老師說好,就用打著圓圈的線畫了出來,當堂背得滾瓜爛熟卻也不認為有多好。

  ⑻當眾朗讀,是那時語文課上的一大快事,務求讀得抑揚頓挫,神采飛揚,不破句不倒句,以博得同學的羨慕,老師的讚許。童年就是這樣一個痛快的年紀,展示自己不會被說成“出風頭”,投入感情也沒有人認為是“做作”。我的朗讀一向很好,又少年不知“羞”滋味,所以在一群很“老成”的同學中,我很容易爭取到讀書的機會。但有多少次“眉飛色舞”的朗讀,我已經不記得了,我印象頗深的倒是兩位老師的朗讀。

  ⑼“Ade,我的蟋蟀們,Ade,我的覆盆子們和木蓮們……”這是一位吳姓老師的朗讀,語調裡淡淡的憂傷和略帶憂鬱的眼神,我直到現在還記憶猶新。

  ⑽“豈有這樣放屁的事!打死人命就白白地走了,再拿不來的!”疾言厲色、煞有介事。我記住了這位姓潘的語文老師,也記住了賈雨村的虛偽。

  ⑾手裡這冊舊課本與案頭的書相比,最明顯的區別就是寫在書中的字跡的顏色了。小時候對紅顏色的字十分敬畏,全然不似現在,隨手 “硃批”。那個時候總認為紅筆代表了正確,代表了輩分,代表了學問,是老師、父母才能用的。記得在學生中間還有這樣的說法:學生用紅筆是對老師的不敬,不能用紅筆寫人名。敬畏之餘,更多是羨慕。期盼自己快點長大,這樣就可以自由自在地用紅筆了。現在大了,這個願望徹底實現了。所看之書,隨手的圈畫批註都是紅筆,內容也都是自家之言了。相比規規矩矩、老成持重的藍、黑色,紅色自然醒目得許多。

  ⑿紙上醒目換種顏色就行,人生的醒目就沒有這麼容易了。

  ⒀忽然想在這語文書裡找找自己年少頑劣的痕跡,想我以前哪裡是個能在板凳上安安穩穩一坐四十分鐘的孩子!果然找到了,一看忍不住笑出聲來。那是畫在頁尾的一幅簡筆畫,簡單到畫中僅有的兩個小人全由不規矩的圓和歪歪扭扭的線組成。我會心地向後翻去,果然連續十幾頁都有。一頁頁單獨看,是看不出個所以然的;連續翻過去,人物就都活了。內容是兩個武林高手過招,有持流星錘的,有舞狼牙棒的,還有在遠處發氣功的。翻著,看著,耳邊猶聞打鬥聲。

  ⒁在課本的方寸之地,在四十分鐘裡,忙裡偷閒,上演一場場孩童心中最簡陋的功夫戲,也算是老師眼皮底下最快活的童年了。

  ⒂童年依依,昔我往矣,童心邈邈,今我來思。

  ⒃想起宋人章良能的《小重山》:“舊遊無處不堪尋,無尋處,惟有少年心。”

  ***選自《散文》2008年第2期***

  《惟有少年心》閱讀題目:

  1.給下列詞語中加粗的字注音。

  ①儘量*** ***

  ②烙印*** ***

  ③愚鈍*** ***

  ④煞有介事*** ***

  2.請就文章第五自然段中加粗的句子進行賞析。

  3.作者為什麼認為“自己比同齡的孩子少了許多童年的樂趣”?請結合文章第⑶自然段的內容來回答。

  4.快樂的往事總是讓人回味無窮。請結合文章內容,概括作者在當時讀過的課本上找出了哪些童年蹤跡?

  5.作者既然說“我的朗讀一向很好,又少年不知‘羞’滋味,所以在一群很‘老成’的同學中,我很容易爭取到讀書的機會。就應該對自己“眉飛色舞”的朗讀記憶猶新,而他卻說已經記不得了,印象深刻的倒是兩位老師的朗讀,作者這樣說的用意是什麼?兩位老師的朗讀有什麼特點?

  6.文章結尾一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7.作者在文章中回憶了童年學習生活的幾個片段,讓我們感受到作者那顆少年心:有對文章囫圇吞棗的茫然,有對含義深邃的文字的不解,有語文課上當眾朗讀的快意,還有老師眼皮底下的快活……請結合你的童年體驗,談一談你的童年有哪些難忘的學習生活片段?

  《惟有少年心》閱讀答案:

  1.①jǐn②lào③yú④shà

  2.此句運用了比喻的修辭,形象生動地把舊書中的內容比做波瀾不驚的大海,表現了作者回憶過去時新潮的澎湃。

  3.作者5歲入小學,又跳過了四年級,最後以小學的年齡上了中學。正常學齡的孩子的童年是隨著小學畢業而畢業的,而作者的童年卻一直延伸到了初中。

  4.課文的空白處密密麻麻都是字,有的甚至壓在課文上。

  深邃的句子***老師說好的句子***用打著圓圈的線畫出來。

  師生的當眾朗讀。

  寫在書中的自己的顏色都是藍色黑色的。

  畫在頁尾的一幅簡筆畫成為自己年少頑劣的痕跡。

  5.用意:用自己眉飛色舞的朗讀襯托老師令人難忘的朗讀,有力地突出了老師的朗讀給我的印象頗深,產生的影響之大。

  特點:吳老師——語調裡淡淡的憂傷和略帶憂鬱的眼神讓人記憶猶新。潘老師——以疾言厲色、煞有介事的特點表現賈雨村的虛偽。

  6.點明文章主旨:對童年的懷念,對“無處尋,惟有少年心的感慨。”扣題,與文題“惟有少年心”相照應。

  7.結合生活,言之有理即可。“略”。

  《渡河少年》閱讀原文:

  一條清澈的小河,一隻泊在岸邊的渡船。

  我立在船頭,一身藍色的衣服倒映在水裡。船身開始晃動,船老大拿著一根竹篙上來了。一個揹著書包的圓臉少年站在河埂上朝老人大聲問:“老爹,沒錢能上船嗎?”

  老人正在彎腰解著纜繩,頭也不抬:“沒錢坐什麼船,笑話!”

  竹篙一點,小船離岸而去。

  孩子像當頭捱了一棒,孤零零地立在岸上。離得老遠,①我看見孩子兩眼睜得溜圓,牙幫骨在不停地銼動,兩道小刷子似的眉毛緊緊地蹙在一起。忽然,他把衣裳一脫,連同書包擎在手中,“哧溜”一下滑進了河裡。

  ②秋風秋水,他受得了嗎?一股同情的潮水從我心上漫過,想喊,沒喊出聲。那孩子舉著衣服、書包,踩著水,一搖一搖地向河當中游去,黝黑的臉蛋凍得烏青。撐船的老漢愣愣地望著,忽然大叫:“孩子,上船,快上船!”

  孩子好像沒聽見。

  船撐到孩子跟前,孩子使勁把頭別過去。

  “上船吧,別凍壞了。”老人似乎在哀求,“錢一分也不要。”

  孩子不理他,依然向前劃。落滿彩霞的河水被孩子的臂膀切割成一塊塊五彩的錦緞,那手中的花格子襯衫活像五彩花瓣,黃黃的書包真像花瓣中的花蕊。

  好一朵開在浪花叢中的奇葩!好一個倔強的少年!

  終於到了對岸,泥鰍一般躥上了堤埂。陽光在他的脊背上滾動,像一條條剛出網的銀魚在蹦跳。他把衣裳一套,撿起書包,,飛也似地跑了。河邊的沙灘上,寫下了一條長長的水線,像一條無限延長的省略號。

  後來,我打聽到了,那孩子考取了對岸的中學。那天是開學的頭一天。

  有趣的是,以後我每次過河,只要趕上學生上學放學,總會看到那個圓臉少年在河裡游來游去。③數年後,少年從這條小河遊進了大海,成了一名游泳健將;他給撐船老人來過一封信,稱他是他的啟蒙教練,要感謝他。

  可惜老人已長眠在河邊的沙丘裡,沒看到這封信。

  《渡河少年》閱讀題目:

  1.概括選文中少年的性格特點。

  2.選文中畫線句①採用哪種描寫人物的方法?表現了少年當時怎樣的心理?

  3.“我”在選文中起怎樣的作用?

  4.你認為“撐船老人”是個怎樣的人?少年為什麼稱“老人”是他的啟蒙教練?

  5.選文畫線句③的深層含義是什麼?

  《渡河少年》閱讀答案:

  1.倔強、有志氣、有毅力、有恆心、能吃苦。***只要寫出三點即可給滿分***

  2.肖像描寫***或外貌描寫,如果學生答“神態描寫”也可以***;表現少年氣惱、困惑、迷惘的心理***寫出其中兩點即可***。

  3.起到了線索的作用,使故事顯得更真實,令人可信。***答出“線索作用”給2分,進一步闡述“真實”、“可信”給l分,計3分***

  4.認真、呆板,善良、慈愛***“認真”和“呆板”答出一點即可給l分,“善良”和“慈愛”答出一點即可給分***;因為老人當初的一句話,觸痛了孩子的自尊心,“逼”得他隻身渡河,久而久之,練就了游泳的本領。

  5.這位少年從中學時代“遊”到了事業有成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