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聲浩蕩閱讀題答案
閱讀《江聲浩蕩》這篇文章,你會看到一個感人的故事。下面是小編網路整理的《江聲浩蕩》閱讀題目及其參考答案以供大家學習參考。
《江聲浩蕩》閱讀原文
①“江聲浩蕩,自屋後上升。”
②第一次讀到《約翰·克利斯朵夫》的第一句話時,我極為震撼。這聲音,到現在還在迴響,還在籠罩,還在奔湧,如血液,從腳趾直達頭頂……
③對一個平原深處的孩子來說,雖然離黃河才30裡,但初中以前一直沒有機會親臨,何況大江的濤聲。但那刻,它就在我心中奔騰起來。
④那是30多年前發生在故鄉的事。1980年的春天,我正讀初中二年級。一天,我在鎮上供銷社的玻璃櫃臺看到一套四冊的《約翰·克利斯朵夫》。
⑤我怯怯地讓女售貨員拿出來,翻開書頁,第一眼,“江聲浩蕩,自屋後上升”破空而來,一下擊穿了我。對一個鄉間的孩子,一個在快板書和民間故事中成長的人來說,我知道外面還有一種有別於我們組合習慣的文字,還有一種有別於我們生活的別樣的人生。
⑥那時農村僻陋偏遠,是沒有多少閒書可言的,父親不識字,母親不識字,哥哥有一本繡像本的《三國演義》,快要被我吃下了,那種精神的飢渴,在物質匱乏的年代更加讓人窒息。
⑦那天在課堂里老師講些什麼我一點都沒聽進去,晚上在家也只是草草吃點東西。細心的母親看出我的不對勁,我的倦怠,問我:凍著了?涼著汗了?接著母親又問:和人慪氣了?被誰欺負了?
⑧我搖搖頭,就早早躺下睡了。當時家境貧寒,我和父母還在一個床上睡覺。床的下面,拴著的是一群羊,而屋子的樑上則是宿窩的雞。
⑨我想到“江聲浩蕩,自屋後上升”,但只是想象那大江的模樣,那震撼的聲音。
⑩我知道父母的不易,父親靠半夜起來在集市上掃街,半勞作半乞討地和來趕集的人一次要上兩分錢補貼家用,有時還要遭到斥罵和白眼。五天一個集,每次下集,我就看見父親在家裡一分一分地點錢,然後交給母親。那時哥哥剛結婚,姐姐也要出嫁,家裡有時就斷鹽。
***11***一次母親上集,被小偷偷去了五塊錢。當時我中午正放學,同學說:你娘哭了,在街上走呢。
***12***我悄悄地跟著母親,看她從集市上哭著走過,那淚從她的眼裡流到嘴角,流到脖子裡,流到衣襟上,母親用手去擦,眼淚又流到了她的手上,我怯怯地抓住母親的手,母親的淚也在我的手背上流。我也哭了,我們母子哭著從集市到供銷社,到水煎包鋪,到雞蛋市場。人們不知道我們為什麼哭,很多人竊竊私語“這娘倆,哭得像淚人似的”。
***13***後來,我想,“江聲浩蕩,自屋後上升”這樣的句式可以用來形容我們貧寒的母子——“哭聲浩蕩,在母子臉頰上升”。
***14***黎明,屋樑上的雞開始鳴叫。母親早早喚我上學,問我身體好點沒有,我沒言語。
***15***在學校晨讀的課堂上,我撕破喉嚨喊:江聲浩蕩,自我家屋後上升——江聲浩蕩,自我家屋後上升——
***16***放學吃晚飯,在端碗的空隙,我對母親說:老師要我交學費,兩塊錢!
***17***母親沒問,從衣裳的口袋裡,在手巾包裹著的裡三層外三層的中間,找出一塊五,然後又去鄰居家借了五毛。
***18***我到供銷社的玻璃櫃臺前,買下了《約翰·克利斯朵夫》。這是我騙母親的唯一的一次,30年來,我一直壓在心底。母親去世多年了,我還常常想起我們娘倆哭泣走過的路:哭聲浩蕩,在母子臉頰上升!
***選自《人民日報》2013年9月14日,有刪改。作者 耿立***
《江聲浩蕩》閱讀題目
5.第⑤段中說:“‘江聲浩蕩,自屋後上升’破空而來,一下擊穿了我。”請仔細閱讀全文,概述“我”被“擊穿”後的種種表現。***4分***
6.結合語境,品味下列語句,回答括號中的問題。***5分***
***1***那淚從她的眼裡流到嘴角,流到脖子裡,流到衣襟上,母親用手去擦,眼淚又流到了她的手上,我怯怯地抓住母親的手,母親的淚也在我的手背上流。***作者這樣寫母親流淚,有什麼好處?******3分***
***2***在學校晨讀的課堂上,我撕破喉嚨喊:江聲浩蕩,自我家屋後上升——江聲浩蕩,自我家屋後上升——***“撕破喉嚨喊”表現了“我”當時怎樣的情感?******2分***
7.第⑩段在文中有何作用?***3分***
8.作者為什麼說“江聲浩蕩,自屋後上升”這聲音到現在還在迴響?結合文章內容,談談你的理解。***6分***
《江聲浩蕩》閱讀答案
5.***4分***上課沒心思聽,晚上在家草草吃飯,很早睡***我變得很“倦怠”***;母親問我身體狀況,我沒言語;晨讀課上,我撕破喉嚨呼喊;家庭條件極為困難,騙母親兩元錢去買書。
6.***5分******1***這樣寫眼淚,是為了表現母親被偷五塊錢後哭泣時間之長,流淚之多,從而凸現母親的傷心,當年“我”家的貧寒與生活的艱困。
***2***表現了作者想得到《約翰﹒克利斯朵夫》這本書的強烈願望和因家境貧寒買不起書的痛苦。
7.***3分***這部分插敘交代了當年“我”家的貧寒,寫出了母親被偷五元錢大哭的原因;襯托出“我”對書的強烈渴望,母親對“我”的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