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作文名人素材
寫好一篇文章,首先需要的是素材的積累。接下來小編為你整理了,一起來看看吧。
:張繼科 我是一隻“藏獒”
2011年第51屆鹿特丹“世乒賽”男單比賽中,年僅23歲的中國選手張繼科一舉奪冠。然而讓觀眾驚呼的是,張繼科迎接自己首冠的方式有些特別。他先是躺倒在地雙手掩面,隨後怒吼著撕開了上衣領口,將衣服撕成兩半,赤身跑上看臺與教練擁抱。之後,張繼科不負眾望,成為乒壇歷史上第7位大滿貫選手,用445天實現大滿貫重新整理世界紀錄,是繼劉國樑、孔令輝後中國男乒史上第3位大滿貫選手。其實,在張揚的成功和光榮背後,張繼科走過了一條艱苦的路。
自小訓練,嚴打基礎
【適用話題】 天才、基礎訓練、自信
張繼科跟隨父親學習打球時,還只有5歲——大多數孩子還懵懵懂懂的年紀。他沒有童年,沒有青春,有的只是無休止的訓練。父親的“狠心”給張繼科留下了許多陰影。但是,父親的嚴格訓練培養了小繼科鋼鐵般的意志,母親徐錫英就曾多次對人講:“我兒子從來不會撒嬌,還在讀小學時,他的自理能力就已經很強了,做事特別有主心骨。”
為了讓他練出好的體魄,父親讓張繼科每天晚上練完一整套蛙跳、單腿跳、交叉步、並步、跨跳,“那絕對是被逼的啊!”張繼科7歲時,父親就帶他到海里游泳,鍛鍊協調性,以致後來張繼科“見了大海就想吐”。直到長大之後,張繼科才真正理解父親當年的苦心。在國家隊裡,張繼科的身體素質相當過硬,他的臥推成績只比成績最好的王勵勤少兩公斤,其他隊員的成績被遠遠地甩在後面,此外張繼科擊球瞬間的爆發力也是國家隊裡最強的。
1995年上半年張繼科來到二體的業餘體校;1998年他進入了青島市專業隊,一天三晌地練習。教練說:“送給我的時候,他剛上一年級,剛學會正手,反手還不會打。”
但張繼科的成長能力是驚人的。
荊滔是張繼科的啟蒙教練之一。他認為:“其實,從小時候開始就看得出來,張繼科具備成為一個優秀運動員的素質。”2002年,國際乒聯這樣評論張繼科:天生的冠軍,張繼科儘管只有15歲,卻幾乎擁有了成功的一切綜合能力,他具有出色的理解比賽的能力、速度快的技術特點及良好的步法,這是一個場上場下都自信爆棚的少年。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適用話題】 低谷、反彈力、年輕有為
2004年,正當張繼科在國家隊嶄露頭角時,他卻因違反隊規被下調回山東省隊,這一下調就是兩年。“回省隊的第一天,我就剃了光頭,戴上帽子,誰也不想見。但第二天早上我又想通了。我想不行,現在所有人都說我不行,越到這會兒,就越要證明給他們看,我能夠重返國家隊。”
經過在省隊的兩年磨鍊和沉澱,張繼科終於又回到了國家隊。兩進國家隊的他依舊少不了捱罵。不過張繼科說:“越罵我,我就越來勁;越覺得我不行,我就越要證明我行。”一次,申蓬華教練偶然間指出張繼科存在“左右擺速不夠快”的弱點。那天下午,張繼科專門找了一個小隊員給自己發球,專練左右擺速。練完後,他找到教練:“教練,你看我現在快不快?”這個細節令申蓬華印象深刻。張繼科從不認為輸給大隊員是正常現象,反而會充分吸取失敗教訓,及時彌補差距。他把成長路上的一塊塊“絆腳石”變成了“墊腳石”,逐漸在同齡人中出類拔萃。
2011年初,張繼科幾乎是以摧枯拉朽之勢奪得世乒賽資格。從德國公開賽到隊內直通選拔賽,他在半個月內豪取14連勝,從奪得本賽季首個職業巡迴賽男單冠軍,到4天內兩勝德國名將波爾,再到一路淘汰3位北京奧運會奪冠功臣,張繼科在隊內直通賽最後一戰中與馬琳激戰至決勝盤,一向“鐵血”的馬琳在“更鐵血”的張繼科的攻勢下崩盤了。
賽後,劉國樑說張繼科是打瘋了,因為決勝局中,能讓馬琳崩盤的人還真不多,可是張繼科卻做到了。張繼科給劉國樑的驚喜並沒有到此為止,新一代“拼命三郎”首次參加世乒賽男單比賽就拼下了冠軍。
場上血性,場下溫和
【適用話題】 兩面性、霸氣外露、堅忍不拔、謙和
走在人群中,你很難分辨出張繼科的身影。他在中國乒乓球隊中塊頭不算大,嗓門不算響。“他就像是隻藏獒,”劉國樑說,“獨特的個性,在張揚和內斂之間收放自如。”記者問:“那你覺得他身上有著新生代偶像的氣質麼?”“當然,中國乒乓球需要這種霸氣。”
劉國樑又說:“為什麼說他像藏獒呢?就是說不講理,什麼情況都有可能發生,他的這個潛力,在我看來是最可貴的。”從主教練劉國樑的話中,不難看出張繼科在賽場上的特點,“他屬於那種反差比較大、情緒波動比較大的人,好的時候像藏獒,老虎都不怕,誰都敢咬;差的時候就木木的,像只大笨狗,那種慢啊、笨啊、重啊,兩面的反差比較極端。”
張繼科確實只是在場上比較張揚,而且是有選擇性的,只在大賽的賽場上霸氣外露。“我就是那種越到困難的時候越能激發潛能的人,越到大比賽整體狀態越好。”而賽場下的張繼科,人們無論如何不能把他和“藏獒”聯絡起來。他的主管教練肖戰認為他性格內秀,目標堅定,做事執著,勤于思考,但並不多說話。
“封閉訓練時,我對他的要求比較多,我們倆約定好,在封閉訓練中苦練,爭取有更大的突破。結果有一天他突然告訴我說,手都疼得抬不起來了。”肖戰嚇了一跳,指責張繼科怎麼不早說,肩膀有傷還堅持大強度的訓練。張繼科沒有解釋,只是一直說:“真的太疼了,抬不起來手。”這麼說著,眼睛還不離開訓練計劃表。肖戰看到他這樣,頓時明白了,他又犯了老毛病,有事不好意思說出口。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作了約定:一起扛過這一階段的封閉訓練。“他追求的是完美,就是答應什麼都要做到。”
張繼科喜歡照顧人,說起這個優點他還一臉壞笑:“照顧人能攢點人品,對打比賽可能有幫助。”他對隊友夠義氣,集訓時,跑到超市買東西,張繼科也不忘打電話給同寢室的隊友問想吃什麼,最後方便麵、飲料、零食買了一大堆,還特意給肖戰拎了一箱他愛喝的蘇打水。對球迷他也同樣如此。
退出乒超,更好歸來
【適用話題】 全民奧運、休整期、承受傷痛
2016年裡約奧運會,張繼科獲得乒乓球男子團體冠軍和男子單打亞軍。劉國樑評論說:“馬龍是球隊的領軍,張繼科是球隊的靈魂,許昕是球隊的核心,今天的比賽他們都做到了。”
拿到這樣的成績實屬不易,今年28歲的張繼科,早已經飽受腰傷困擾。賽後,張繼科的母親言語中飽含著對兒子的關切:“繼科從未跟我們說過自己身上傷病的事情。有一次,我們是通過電視才知道張繼科在打完蘇州的比賽後,腰傷嚴重,都下不了床。”
肖戰教練說:“作為一個成功的、已經取得優異成績的運動員要去戰勝自己,是非常不容易的。另外,一個成功的人,不光是運動員,其他領域也是,他一定很孤獨,承受的東西是我們很難想象的,包括作為他的主管教練。因為真正站在世界頂尖的人是他,不是其他人,我們不能體驗到他的痛苦、糾結,或者是害怕掉下來的感覺。我不可能幫他去承擔這些,最後承擔的一定是他自己。作為他的教練,還有真正關心愛護他的人,只能是給予所有的力量去鼓勵他,讓他更長時間地站在最高處。”
9月,張繼科表示,因為腰傷等原因,未來兩個半月時間裡自己將不參加任何比賽。“我覺得***這些年***訓練、大賽確實比較累,今年乒超賽程太密集,我想給自己調整和緩衝的時間。”對於為何退出今年乒超聯賽,張繼科這樣說道。退出乒超聯賽,這意味著張繼科選擇兩個半月沒有高強度的對抗比賽,再回來時,面對高強度競爭的國乒,他還能有一席之地麼?
“沒問題。”張繼科表示,12月31日乒超聯賽結束後,他會迴歸賽場。這期間,他將保持體能訓練,也會在國家隊和地方隊保證一定量的有球訓練。我們可以期待一個狀態更佳的張繼科。
:宮崎駿 這個世界值得我們活下去
將動畫師作為終生職業
【適用話題】 職業選擇、愛好、堅持
1941年1月5日,宮崎駿出生於東京都文京區,在四個兄弟中排名第二,父親是宮崎家族經營的“宮崎航空興學”的職員。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因戰時疏散,舉家遷往宇都宮市和鹿沼市。
宮崎駿所在的家族經營一個飛機工廠,屬於軍工企業,所以戰爭後期物質匱乏中也能保持頗為溫飽的生活,他度過了相當自由的幼年生活。
宮崎駿自幼由於身體不好,故不擅長運動,但對靜態的繪畫卻很有天分,特別是對飛機很感興趣,併成為終生的愛好。雖然年紀小,但他從來不臨摹,他說:“可能是母親對我說‘不能仿效他人’吧,所以鐵臂阿童木、小鬼Q太郎等都沒有畫過。小時候就一直被灌輸這種‘不能仿效’的思想。但是因為看過這些作品,所以心裡也受到了影響。”
1958年,宮崎駿讀高中三年級的時候,日本史上第一部彩色動畫長片《白蛇傳》上映,他開始對動畫產生興趣。大學時,他進入了與漫畫社最為接近的兒童文學研究會,社員只有宮崎駿一個人。
由於宮崎駿是次子,有長子繼承家業,所以他可以按自己喜好去選擇自己的職業。1963年4月,宮崎駿開始從事動畫師的工作,最初僅僅是從事最底層的原畫和設計工作,但很快嶄露頭角,升職為主要製作人。
1964年,宮崎駿看到蘇聯製作的長篇動畫《雪之女王》,被深深地感動,決定選擇動畫師作為終生職業。從那時起到如今,他始終熱愛,從來沒有放棄過。
工作狂+完美主義者
【適用話題】 勤奮、完美主義、不迎合潮流
宮崎駿說他除了動畫外幾乎不做什麼,“如果還有,那就是散步”。
1983年,宮崎駿將從創作《太陽王子》起就一起合作的高田勳、鈴木敏夫等人集合起來,開始首次執導電影動畫《風之谷》。宮崎駿一人擔任導演、指令碼、分鏡表的全部工作。
1985年,在德間書店的投資下,宮崎駿聯合高田勳共同創辦了吉卜力工作室,該名字來自二戰時候義大利的一款偵察機,意思是“撒哈拉沙漠的熱風”。在這裡,宮崎駿的才華得到了最大的發揮,他標誌性的作品《天空之城》《龍貓》《紅豬》,都是在這個階段創作完成的。吉卜力動漫工作室於1985年成立至今,這位75歲高齡的老人一共製作了十多部動畫長片。這些動畫片將奇妙壯麗的想象力與嚴肅的題材如環保主義、女權主義融合在一起。
在這個三層樓的工作室,宮崎駿搭建了他自己的王國,朋友們曾經這樣描述道:“早上到工作室來,晚上回家是最好的。”這不是因為他們真的這麼覺得,而是他們根本沒別的選擇了。說起來,這有點像是個軍事或是政治的團體。對某些人來說,它遵循著很好的秩序,但是對其他人來說,那簡直是難以忍受的法西斯主義。然而可以確定的一點是,只有在這種山一般的嚴厲控制之下,那樣的電影才做得出來。
宮崎駿對細節的專注以及事無鉅細的嚴謹,為他在業界贏得了同行的喝彩,但宮崎駿本人相信,他的吉卜力工作室是將要滅絕的“物種”:宮崎駿對電腦技術持懷疑態度,而親自用手繪製數以千計的原圖。“我們用手製作單位動畫,然後為了加強可視性再進行數字處理,但是所有的東西都必須以人手繪製作為開始。顏色標準則是根據背景的要求而定。我們不會去在電腦上製作一種顏色。不制定這些嚴格的標準,我們就會掉入電腦化的旋渦。”
用動畫拷問良知
【適用話題】創作理念、反戰、和平主義
宮崎駿多次表達反戰主張,但從未在影片中高呼“反戰”,他用每一個率真誠實的人物形象、每一個引人深思的情節,來傳遞和平、環保、博愛的資訊,用每一朵花、每一棵樹,甚至每一朵雲,來拷問否定歷史者的良知。
宮崎駿2008年的作品《懸崖上的金魚姬》,講述了一次毀滅性的海嘯。但是他本人堅持說,之所以把災難納入電影的表現範疇,不是因為他是一個預言家或者一個悲觀宿命論者,而是因為這樣能夠使他成為一名現實主義者,去給觀眾強調生命的脆弱。
“我不是先知,但如果你是個日本人,你肯定知道海嘯遲早有一天會來。我們只是忽略了海嘯將要到來的時間。甚至在受災地區,那兒的人們本該知道海嘯會來,然而儘管他們知道了這一點,卻還是相信海防大堤的鋼筋水泥牆能夠保護他們。”
2001年,宮崎駿的作品《千與千尋》以突然之勢進入國際觀眾的視野,這部電影打破了日本電影票房紀錄,併為他贏得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長篇動畫。
宮崎駿說:“我其實不是刻意要把千尋塑造成這樣,而是因為如今日本有很多像千尋這樣的女孩,她們往往對家長的關心置之不理。而我想要拍這部電影,也是因為如今的電影裡沒有這樣的10歲女孩。通過《千與千尋》,我想對她們說,沒事,一切都會好起來的,你會擁有屬於你自己的東西。讓一個普通女孩成為故事的女主角就很有必要,她不會飛,也沒什麼不同尋常,就是一個你在日本隨處可見的女孩。我希望通過克服重重挑戰,讓這個女孩成長為一個有能力的人。”
宮崎駿有自己獨特的創作理念,就像人們說,宮崎駿的作品有很強的國際性,但他說,我想民族性可能才是國際性的。如果你一開始就抱著想打國際市場的想法,那麼你在創作時就會變形,變成不是你所希望的東西。
這個世界值得我們活下去
【適用話題】 治癒力、迴歸、退位、樂觀主義、相信未來
2013年9月,宮崎駿以“年齡不饒人”為理由,宣佈退休。當時他說:“我想告訴孩子們,這個世界值得我們活下去。我一直是這麼想的。”縱觀宮崎駿電影,結局往往不是正義戰勝邪惡,而是正義在邪惡中得以存留。
宮崎駿導演的引退發言,已經不是第一次,調查一下過往,至少有七次之多。在不同時期,他想退隱的理由也各不相同:有時是因為電影票房不振的灰心所致,有時是體力不支的問題,有時因為想培養新人……也有說出“對漫畫創作沒有了熱情”“感覺到盡頭了”這樣的具體理由的時候。
宮崎駿還強調,漫畫創作對他而言,嚴格意義上說,算不上工作,“工作會有時間的限制,但我常常是伏在桌子上就一整天,忘記時間的存在,但是,我也不能完全這麼無壓力地去創作。製作人、身邊人會說大家都在期待你的新作,讓我不得不給自己更多的壓力,長年下來,我的創作迎來極限。”
對於自己一手創立的吉卜力的未來,宮崎駿把退休形容成是“壓在年輕人頭上的重物終於卸下了”,指自己的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新人的發揮。宮崎駿強調,不管是什麼樣風格的動畫作品,向孩子們傳達“這個世界值得我們努力地去活著”這個基本的宗旨不會變,“這是我們的工作必須堅持的信念”。
著名的電影評論家垣井道弘表示:“長篇動畫是一項需要花費長年累月、許多人協助,耗掉一定的體力、精神的巨大工程,宮崎駿應該是意識到自己已經無法和過去一樣傾盡心血,為了不影響吉卜力的整體運營,所以做出這個決斷。”他指出,日漸高齡的宮崎駿萬一在作品製作過程中患病,會動搖整個工作室的根基,於是選擇退隱,把更多機會留給年輕人。
宮崎駿這麼多部傑作,都告訴了我們一個美好的道理:努力去愛,努力去生活,你終會被這個世界溫柔相待。
:郎平 女排精神一直都在
令對手聞風喪膽的“鐵榔頭”
【適用話題】 一戰成名、榮譽、女排精神、挑戰自己
1981年11月16日傍晚,學校停課、工廠停工,全國人民守在黑白電視機和收音機前。第三屆女排世界盃的決賽正在進行,中國隊對陣東道主日本隊。在主場球迷震耳欲聾的吶喊聲中,一個叫郎平的北京女孩扣下了世界冠軍,中國女排3 ∶ 2艱難獲勝。
次日,國內幾乎所有報紙頭版頭條都在報道女排奪冠。在《人民日報》頭版文章《學習女排,振興中華——中國贏了》中,評論員這樣寫道:“用中國女排的這種精神去搞現代化建設,何愁現代化不能實現?”
時任主攻手的郎平,身材高大、彈跳力出眾、攻防全面。其高點劈打、凌厲的斜線扣殺和直線扣殺能力世界一流。除此之外,郎平的體能也好得驚人:她在黃金時期,單場比賽最多扣殺96次。倫敦奧運會時,惠若琪扣50次,解說就已經盛讚為“簡直是驚人的次數”,而這對於曾經的郎平來說,不過屬於正常水準。陳忠和曾評價:“郎平的扣球,跟男運動員沒什麼區別!”
此後,1984年的洛杉磯奧運會,郎平的神話徹底達到了巔峰。儘管小組賽1 ∶ 3不敵美國女排,儘管揹負著巨大壓力,但她還是率領中國女排勇奪桂冠。
郎平包攬了三大賽的冠軍MVP***1982年世錦賽、1984年奧運會、1985年世界盃***,短短五年就帶領中國女排實現了五連冠的壯舉。
於是,郎平成了“世界第一主攻手”,成了球迷口中的“鐵榔頭”。
率中國女排走出低谷
【適用話題】 轉變心態、臨危受命、付出、取捨
時年25歲的郎平橫掃各大賽事,職業生涯正盛,本該蓄力再創巔峰。然而長期的高強度訓練,讓她在收穫成功的同時也被傷病折磨。郎平是一個非常清楚自己想要什麼的人。1985年,考量過自己的身體狀況後,郎平毅然選擇退役,進入北京師範大學攻讀英語專業。後與丈夫白帆共同赴美留學。
出國前,郎平是排球賽場的王者,但是,經歷了一無所有的生活後,她要歷練成為生活的王者。郎平在自傳裡這樣寫道:“因為我拿的是公派自費的簽證,所以不能工作,沒有經濟來源。以前都是高高在上的,現在,一下子落到最底層,還得靠人家借我汽車,給我買衣服,我所有的優勢一時都沒有了,心裡很難平衡。……後來,我慢慢地想通了,我來美國學習,就是要掌握自己過去沒有的東西,開始新的奮鬥。這段8年的海外生活經歷,歷練了我的心智,我已經把自己這個‘世界冠軍’一腳一腳地踩到地上了,踩得很踏實。如果我沒有經歷過出國後‘一文不名、一無所有’的生活,沒有這些起起落落、沉沉浮浮的經歷,我的人生不會有第二次起航。”
1995年,中國女排陷入低谷,在退役十年之後,郎平回國擔任女排主教練,她拋家別女一個人回到北京。 僅僅一年,她就率領中國女排走出低谷,獲得亞特蘭大奧運會銀牌和第十三屆世錦賽亞軍。
成績背後是常人難以想象的付出。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半決賽前,郎平曾因過度疲勞、血液含氧量過低,跟隊員說話時突然暈倒,她卻憑藉驚人的毅力堅持上場,穩定軍心。
在郎平帶隊的1995—1998年這個時期,中國女排兩次大賽都闖入決賽,不過最終惜敗正處於白金一代時期的古巴隊,屈居第二。後來郎平辭職了。
對中國女排牽腸掛肚
【適用話題】 愛國心、非議、國際交流、職業性
離職後的郎平來到了義大利摩德納,在那裡待了不到一年,她就率領義大利摩德納俱樂部女子排球隊獲得義大利聯賽冠軍。“Jenny”***郎平的英文名字***成了摩德納英雄。
其實,在郎平辭去中國女排教練後不久,處於低迷期的美國女排便伸出橄欖枝,邀其出任美國女排總教練。如果郎平接受這份工作,就意味著她將有大量的時間在美國,照顧家庭。郎平卻一口回絕了。“在中國女排沒有攀上世界高峰之前,我不會去任何一個國家做主教練,和中國女排對陣的。”
直到2001年,陳忠和上任總教練,果斷提拔劉亞男、馮坤、周蘇紅、楊昊、趙蕊蕊等有潛質的新人,中國女排逐漸復興:2003年,接連奪得瑞士女排精英賽、世界女排大獎賽、亞洲女排錦標賽等幾個國際賽事冠軍;2004年,拿下雅典奧運會冠軍;2005年,亞洲女排錦標賽中衛冕成功。
中國女排重新崛起,對美國隊的“三顧茅廬”,這次郎平不再猶豫。2005年,結束義大利的執教後,郎平正式接任美國女排總教練。
2008年北京奧運會,陳忠和執導的中國隊與郎平執導的美國隊在小組賽相遇。
陳、郎兩人相識於老女排時期,1995年郎平執教時,曾執意要陳忠和做自己的助教。三十幾年的交情,兩人是新對手,更是老夥計。
一時間,“和+平”大戰被炒得沸沸揚揚。
不少人指責郎平是“賣國賊”。可看過2008年8月15日,美國隊3∶2打贏中國隊那一刻郎平臉上的表情時,所有人都會感受到郎平對中國女排那份永遠都牽掛的心!
郎平曾說:“能夠執教美國的球隊,我感到非常驕傲。美國是一個體育強國,如果我對排球的理解能夠幫助美國隊提高自己的水平,那將是非常美妙的事情。”果不其然,在北京奧運會上,郎平率領的美國女排震驚世界。她們首次獲得銀牌,平了該隊歷史最好成績。
王者歸來
【適用話題】 挑戰自己、女性領導力、情懷與實力
2013年4月25日,53歲的郎平又回來了,她再次迴歸國家隊擔任中國女排總教練,中國女排又有了主心骨。
2013年,國際排聯公佈的世界排名,中國僅列第五位。倫敦奧運會未能躋身四強。很多人把這時的女排形容成一塊“燙手山芋”,無數人勸郎平,不要去接。
“接!為何不接?三十年前我可以,三十年後依然沒問題!”郎平依然霸氣,只是額頭上略微鬆弛的面板,以及眼眸深處偶然顯露的疲憊,才能讓我們想起,郎平,已經不再年輕了。
這時的郎平身體狀況已經很糟糕,天知道她經過了多少思想鬥爭。膝關節曾動過7次清理手術;雙胯一邊做過一次手術;再加上腰椎間盤突出……郎平苦笑道:“我已經可以發一個殘疾證,而且不知道是幾級了。”
身體不堪重負,但作為教練要全程跟隨訓練,親力親為。而且郎平在出任國家隊總教練前,已是廣州恆大俱樂部教練。這樣的工作量,可想而知。
“好吧,你們現在有多差,以後就會有多出色!”郎平大手一揮,指向旁邊的訓練館。十八米長、九米寬的場地就此成了煉獄場,郎平冷酷地將手背在後面,彷彿看到了三十年前的自己。沒有人知道她們花了多少時間修煉內功,只知道中國女排,好像,慢慢回來了。
和八年前一樣,郎平依然是女排賽場上唯一一位女性主帥。她有夠男人的強悍一面,破釜沉舟地換人,果斷且結果完美的戰術調整,以及足夠冷冰冰的訓誡,“我們沒有想象的那麼強大”“我沒人換你了,只能看你自己了”;她也有很女人的細膩一面,把隊員們視作自己的孩子,像媽媽那樣時刻注意著自己的言行以避免影響女孩們的心情,“我特生氣,但又不能表現出來……我只能一直鼓勵她們,讓她們放鬆,因為人一緊張,肌肉動作的反應都不一樣”,流著淚擁抱隊員時,也不忘輕聲在耳邊囑託:“你今天表現得很好,很勇敢。要記住今天的心情。”
在里約,一位中國國家體育總局的高階官員在觀看女排賽後留下如是評論:“女排贏球靠的是團隊以及不屈不撓的精神,但我認為,更重要的是郎平的用人。她真正做到了有勇有謀,將每一個隊員的特點都發揮了出來。”是的,郎平上演了王者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