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學生提高生物成績的學習方法有哪些

  高三理綜裡面最簡單的就是生物了。而且生物也被成為理科裡的文科,所以想學好生物不難,想提高成績還得掌握方法。下面是小編分享的高三學生提高生物成績的學習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高三學生提高生物成績的學習方法

  首先,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我們心裡非常的清楚,如果我們對這件事情沒有興趣的話,那就很難把這件事情做好,學習也是如此。生物學是高中眾多課程中比較容易拿分的一門課程,只要你能夠花點心思在這門課程裡,想要拿高分是很有可能的。

  記憶

  生物雖然是理科,但記的東西卻很多,所以對於課本上的定義、概念、過程都要熟悉,當然記憶不是說要你要一字一句都背下來,其實只要你多看,記住意思就可以了,因為生物考試很少考你背書的。記憶這是學好生物的基礎。只要你熟悉課本上的基礎知識,生物要得分其實是很容易的。高中生物常用的記憶方法

  1.簡化記憶法

  即通過分析教材,找出要點,將知識簡化成有規律的幾個字來幫助記憶。例如DNA的分子結構可簡化為“五四三二一”,即五種基本元素、四種基本單位、每種基本單位有三種

  基本物質、很多基本單位形成兩條脫氧核酸鏈、成為一種規則的雙螺旋結構。

  2.聯想記憶法

  即根據教材內容,巧妙地利用聯想幫助記憶。

  3.對比記憶法

  在生物學學習中,有很多相近的名詞易混淆、難記憶,對於這樣的內容,可運用對比法記憶。對比法即將有關的名詞單列出來,然後從範圍、內涵、外延、乃至文字等方面進行比較,存同求異,找出不同點。這樣反差鮮明,容易記憶。例如:同化作用與異化作用、有氧呼吸與無氧呼吸、激素調節與神經調節、物質迴圈與能量流動等等。

  4.綱要記憶法

  生物學中有很多重要的、複雜的內容不容易記憶,可將這些知識的核心內容或關鍵詞語提煉出來,作為知識的綱要。抓住了綱要則有利於知識的記憶。例如高等動物的物質代謝就很複雜,但它也有一定規律可循,無論是哪一類有機物的代謝,一般都要經過“消化”、“吸收”、“運輸”、“利用”、“排洩”五個過程,這十個字則可成為記憶知識的綱要。

  5.衍射記憶法

  以某一重要的知識點為核心,通過思維的發散過程,把與之有關的其他知識儘可能多地建立起聯絡。這種方法多用於章節知識的總結或複習,也可用於將分散在各章節中的相關知識聯絡在一起。例如:以細胞為核心,可衍射出細胞的概念、細胞的發現、細胞的學說、細胞的種類、細胞的成分、細胞的結構、細胞的功能、細胞的分裂等知識。

  運用

  前面我們記下了這麼多基礎知識用來幹什麼呢?是為了運用它們來解決問題我們才那麼辛苦去記它們的。生物畢竟是理科,所以很講究分析問題的能力,許多題目的考點隱藏的比較深,你找不出題目的意圖當然就難針對性的回答。分析問題的能力就要平時做練習的時候多多培養,分析問題就要用所學的知識去分析,而不要靠主觀的感覺去判斷。這是生物要得高分必須搜尋的能力。

  高三生物的學習方法

  1、要掌握規律

  規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質的必然聯絡。生物有自身的規律,如結構與功能相適應,區域性與整體相統一,生物與環境相協調,以及從簡單到複雜、從低階到高階、從水生到陸生的進化過程。掌握這些規律將有助於生物知識的理解與運用,如學習線粒體就應該抓結構與功能相適應:

  ①外有雙層膜,將其與周圍細胞分開,使有氧呼吸集中在一定區域內進行;

  ②內膜向內折成嵴,擴大了面積,有利於酶在其上有規律地排布,使各步反應有條不紊地進行;

  ③內膜圍成的腔內有基質、酶;

  ④基質、內膜上的酶為有氧呼吸大部分反應所需,因而線粒體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這樣較易理解並記住其結構與功能。

  學習生物同其他學科一樣,不能急於求成、一步到位。如學習減數分裂過程,開始只要弄清兩次分裂起止,染色體行為、數目的主要變化,而不能在上新課時對染色體行為、染色體、染色單體、DNA數目、與遺傳三定律關係、與有絲分裂各期影象區別等一併弄清。後者只能在練習與複習中慢慢掌握。

  2、設法突破難點

  有些知識比較複雜,或是過於抽象,同學們學起來感到有困難,這時就應化難為易,設法突破難點。通常採用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1***複雜問題簡單化。生物知識中,有許多難點存在於生命運動的複雜過程中,難以全面準確地掌握,而抓主幹知識,能一目瞭然。例如細胞有絲分裂,各時期染色體、紡錘體、核仁、核膜的變化,我們若將其總結為“前期兩現兩消,末期兩消兩現”,則其他過程就容易記住了。動物體內三大物質代謝過程複雜,可總結為“一分***分解***二合***合成***三轉化”。對一些複雜的問題,如遺傳學解題,可將其化解為幾個較簡單的小題,依次解決。

  ***2***抽象問題形象化。要儘量藉助某種方式,使之與實際聯絡起來,以便於理解,如DNA的空間結構複雜,老師一旦出示DNA模型,幾分鐘即可解決問題。因此,學習生物常常需藉助圖形、表格、模型、標本、錄影等形象化的手段來幫助理解一些抽象的知識。

  3、經常歸納總結

  在生物新課學習過程中,一般都是將知識分塊學習。但當學完一部分內容之後,就應該把各分塊的知識聯絡起來,歸納整理成系統的知識。這樣不僅可以在腦子裡形成完整的知識結構,而且也便於理解和記憶。

  歸納總結要做到“三抓”:一抓順序,二抓聯絡,三抓特點。

  抓順序就是要將各知識點按照本身的邏輯關係將其串聯。如高中生物的“遺傳的物質基礎”,可以整理成:配子→合子→細胞核→染色體→DNA→基因→蛋白質→性狀。

  抓聯絡就是要掌握各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絡,理清點線的縱橫關係,由線到面,擴充套件成知識網路。

  抓特點就是抓重點、抓主流,進行歸納總結,不能大雜燴,鬍子眉毛一把抓;應將次要的東西簡化甚至取消。

  快速學好高三生物的方法

  對基礎知識做系統整理

  複習生物學科,是對先前所學知識的回顧、整理和再認識的過程,也是對已有資訊重新組合、有序排列的過程。無論怎麼考,解題所依據的基礎知識是相對不變的。所以紮實的生物學基礎知識是高考生必備的。在“十一”假期中,高三生要按章節理清知識點,掌握基本概念、規律、原理的內涵和外延,準確把握有關公式、定律、原理、生理過程的條件、功能和適用範圍,做到提取準確、遷移靈活、運用合理。

  首先,立足課本,複習內容要細而全,根據大綱的要求清理每個知識點,不放過一個死角。

  “讀”課本是夯實基礎知識的最直接途徑。這個“讀”不是單純閱讀課本,而是完成對知識的歸納、疏理,弄清知識點的內在聯絡、找出被遺忘的、記憶模糊和理解不透徹的知識點,做好閱讀筆記,逐一攻破。

  其次,複習時,要先對知識有一個整體的概念,然後逐步細分,直到最細小的知識點。

  例如,必修1的知識的整體概念是“分子與細胞”,高三生可以元素→分子→物質→細胞結構→細胞功能→增殖、代謝***光合和呼吸***、分化、衰老、凋亡、癌變***畸形分化***為主線複習。

  最後,將不同章節的內容進行有機綜合,歸納成圖表,全面系統複習和鞏固。如細胞分裂與生物的遺傳和變異的關係,生命活動的調節與細胞結構的關係等。

  根據學科特點提升綜合解題能力

  生物試題的特點是“以能力測試為主導,以基礎知識為載體”。高三生物複習要根據高考題目的立意和表達形式的新變化來複習,把解題能力作為生物複習的重要目標。

  首先,學會識圖,提高讀取資訊的能力。

  教材中有很多有關生物學知識的圖示,例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圖解、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的圖解、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圖解和生態系統的物質迴圈圖解等。利用這些圖示,能夠分析有關生物學知識,建立圖表圖解——基礎知識之間的思維轉換模式,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分析圖表、圖解的能力包括:觀察能力、想象能力、推理能力、表達能力。這種能力的獲得往往需要不斷練習、提高。

  其次,應用生物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目前,生物高考試題就是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類,無論什麼題目,審題是關鍵,在答題過程中準確充分地感知題目資訊是正確解題的前提。做題時,考生先要明確題目研究的目的,找出關鍵詞***生物學語言***,再提取有效資訊,分析圖表、資料,最後將題中的資訊與書本知識聯絡。通過訓練,高三生能有效提高應用生物學知識解決生產生活中的生物學問題的能力。

  最後,重視提升實驗能力。

  生物是一門實驗性學科,所以操作實驗和設計實驗能力是近幾年高考的核心內容。高考實驗題力圖通過筆試的形式考查考生的實驗能力,通過一些簡單的實驗設計來鑑別考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知識遷移能力。因此,在複習生物學知識的基礎上,高三生還要重視提升實驗能力。

  第一,複習實驗要以知識體系為基礎,並與知識體系有機融合在一起。

  知識體系是分析、解決新的實驗問題和設計新的實驗以及形成實驗能力的基礎。例如複習“觀察細胞的有絲分裂”實驗過程中,可同時與有絲分裂的有關知識相聯絡,深入思考。

  第二,學會對課本中的實驗進行歸納總結。

  高考實驗題的解答原理、方法、技能都落實於課本實驗中。對於課本中的每一個實驗,高三生都要認真弄懂實驗目的、原理,熟悉實驗器材,掌握實驗方法和步驟,會分析、解釋實驗現象和結論,掌握實驗設計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培養自己的實驗能力和創新精神,適應高考形勢。

  第三,瞭解教材中經典實驗。

  考生要吃透生物教材中的經典實驗,如“光合作用的發現”、“酶的發現”、“孟德爾遺傳實驗”等。這些實驗蘊含了生物學的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高三生通過體驗知識的發現過程,可學習科學方法,培養實驗能力,訓練科學思路。遺傳推理、實驗設計是高考的高頻考點,也是不少高三生的弱項,要特別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