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必修三知識點總結

  高中生物分為必修和選修,在生物的學習過程中,我們要掌握好每一個重要的知識點。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識點總結的相關資料,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識點總結:人體的內環境與穩態

  一、內環境:***由細胞外液構成的液體環境***

  二、穩態

  ***1***概念:正常機體通過調節作用,使各個器官、系統協調活動,共同維持內環境的相對穩定狀態叫做穩態。

  ***2***意義:維持內環境在一定範圍內的穩態是生命活動正常進行的必要條件。

  ***3***調節機制:神經——體液——免疫調節網路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識點總結:動物體和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

  一、通過神經系統的調節

  1、神經調節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單位是神經元。

  神經元的功能:接受刺激產生高興,並傳導興奮,進而對其他組織產生調控效應。

  神經元的結構:由細胞體、突起[樹突***短***、軸突***長***]構成。軸突+髓鞘=神經纖維

  2、反射:是神經系統的基本活動方式。是指在中樞神經系統參與下,動物體或人體對內外環境變化作出的規律性應答。

  3、反射弧:是反射活動的結構基礎和功能單位。

  感受器:感覺神經末稍和與之相連的各種特化結構,感受刺激產生興奮

  傳入神經

  神經中樞:在腦和脊髓的灰質中,功能相同的神經元細胞體彙集在一起構成

  傳出神經

  效應器:運動神經末稍與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體

  4、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

  ***1***興奮:指動物體或人體內的某些組織***如神經組織***或細胞感受外界刺激後,由相對靜止狀態變為顯著活躍狀態的過程。

  ***2***興奮是以電訊號的形式沿著神經纖維傳導的,這種電訊號也叫神經衝動。

  ***3***興奮的傳導過程:靜息狀態時,細胞膜電位外正內負→受到刺激,興奮狀態時,細胞膜電位為外負內正→興奮部位與未興奮部位間由於電位差的存在形成區域性電流***膜外:未興奮部位→興奮部位;膜內:興奮部位→未興奮部位***→興奮向未興奮部位傳導

  ***4***興奮的傳導的方向:雙向

  5、興奮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

  ***1***神經元之間的興奮傳遞就是通過突觸實現的

  突觸:包括突觸前膜、突觸間隙、突觸後膜

  ***2***興奮的傳遞方向:由於神經遞質只存在於突觸小體的突觸小泡內,所以興奮在神經元之間

  ***即在突觸處***的傳遞是單向的,只能是:突觸前膜→突觸間隙→突觸後膜

  ***上個神經元的軸突→下個神經元的細胞體或樹突***

  6、人腦的高階功能

  ***1***人腦的組成及功能:大腦:大腦皮層是調節機體活動的最高階中樞,是高階神經活動的結構基礎。其上有語言、聽覺、視覺、運動等高階中樞;小腦:是重要的運動調節中樞,維持身體平衡;腦幹:有許多重要的生命活動中樞,如呼吸中樞;下丘腦:有體溫調節中樞、滲透壓感受器、是調節內分泌活動的總樞紐

  ***2***語言功能是人腦特有的高階功能

  語言中樞的位置和功能:書寫中樞***W區***→失寫症***能聽、說、讀,不能寫***運動性語言中樞***S區***→運動性失語症***能聽、讀、寫,不能說***聽性語言中樞***H區***→聽覺性失語症***能說、寫、讀,不能聽***閱讀中樞***V區***→失讀症***能聽、說、寫,不能讀******3***其他高階功能:學習與記憶

  二、通過激素的調節

  1、體液調節中,激素調節起主要作用。

  2、人體主要激素及其作用

  3、激素間的相互關係:

  協同作用:如甲狀腺激素與生長激素

  拮抗作用:如胰島素與胰高血糖素

  4、激素調節的例項:例項一、血糖平衡的調節,***甲狀腺激素分泌的分級調節:課本P28***

  1***、血糖的含義:血漿中的葡萄糖***正常人空腹時濃度:3.9-6.1mmol/L***

  2***、血糖的來源和去路:

  3***、調節血糖的激素:

  ***1***胰島素:***降血糖***分泌部位:胰島B細胞

  作用機理:

  ①促進血糖進入組織細胞,並在組織細胞內氧化分解、合成糖元、轉變成脂肪酸等非糖物質。

  ②抑制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質轉化為葡萄糖***抑制2個來源,促進3個去路***

  ***2***胰高血糖素:***升血糖***分泌部位:胰島A細胞

  作用機理:促進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質轉化為葡萄糖***促進2個來源***

  4***、血糖平衡的調節:***負反饋***

  血糖升高→胰島B細胞分泌胰島素→血糖降低

  血糖降低→胰島A細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血糖升高

  5***血糖不平衡:過低—低血糖病;過高—糖尿病

  6***糖尿病

  病因:胰島B細胞受損,導致胰島素分泌不足

  症狀:多飲、多食、多尿和體重減少***三多一少***

  防治:調節控制飲食、口服降低血糖的藥物、注射胰島素

  檢測:斐林試劑、尿糖試紙

  7***反饋調節:在一個系統中,系統本身工作的效果,反過來又作為資訊調節該系統的工作,這種調節凡是叫做反饋調節。反饋調節是生命系統中非常普遍的調節機制,它對於機體維持穩態具有重要意義。

  正反饋:反饋資訊與原輸入資訊起相同的作用,使輸出資訊進一步增強的調節。

  負反饋:反饋資訊與原輸入資訊起相反的作用,使輸出資訊減弱的調節。

  例項二、甲狀腺激素分泌的分級調節

  5.激素調節的特點:

  1***微量和高效

  2***通過體液運輸

  3***作用於靶器官、靶細胞

  三、神經調節與體液調節的關係

  ***一***兩者比較:

  ***二***體溫調節

  1、體溫的概念:指人身體內部的平均溫度。

  2、體溫的測量部位:直腸、口腔、腋窩

  3、體溫相對恆定的原因:在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等的共同調節下,人體的產熱和散熱過程保持動態平衡的結果。

  產熱器官:主要是肝臟和骨骼肌

  散熱器官:面板***血管、汗腺***

  4、體溫調節過程:

  ***1***寒冷環境→冷覺感受器***面板中***→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

  →面板血管收縮、汗液分泌減少***減少散熱***、

  骨骼肌緊張性增強、腎上腺分泌腎上腺激素增加***增加產熱***

  →體溫維持相對恆定。

  ***2***炎熱環境→溫覺感受器***面板中***→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

  →面板血管舒張、汗液分泌增多***增加散熱***

  →體溫維持相對恆定。

  5、體溫恆定的意義:是人體生命活動正常進行的必需條件,主要通過對酶的活性的調節體現

  ***三***水平衡的調節

  1、人體內水分的動態平衡是靠水分的攝入和排出的動態平衡實現的

  2、人體內水的主要來源是飲食、另有少部分來自物質代謝過程中產生的水。水分的排出主要通過泌尿系統,其次面板、肺和大腸也能排出部分水。人體的主要排洩器官是腎,其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腎單位。

  3、水分調節***細胞外液滲透壓調節***:***負反饋***

  過程:飲水過少、食物過鹹等→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下丘腦滲透壓感受器→垂體→抗利尿激素→腎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增強→細胞外液滲透壓下降、尿量減少

  總結:水分調節主要是在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的調節下,通過腎臟完成。起主要作用的激素是抗利尿激素,它是由下丘腦產生,由垂體釋放的,作用是促進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分的重吸收,從而使排尿量減少。

  四、免疫調節

  1、免疫系統的組成:

  免疫器官:扁桃體、胸腺、脾、淋巴結、骨髓等

  淋巴細胞:B淋巴細胞***在骨髓中成熟***、T淋巴細胞***遷移到胸腺中成熟***

  免疫細胞

  吞噬細胞

  免疫活性物質:抗體、細胞因子、補體

  2、免疫型別:非特異性免疫***先天性的,對各種病原體有防疫作用***第一道防線:面板、黏膜及其分泌物等。

  第二道防線:體液中的殺菌物質和吞噬細胞。特異性免疫***後天性的,對某種病原體有抵擋力***第三道防線:免疫器官和免疫細胞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

  3、體液免疫:由B淋巴細胞產生抗體實現免疫效應的免疫方式。

  抗原刺激

  ↓

  B淋巴細胞增值、分化出效應B細胞

  記憶細胞→同一抗原再次刺激時增值分化為效應B細胞

  ↓

  效應B細胞分泌抗體

  ↓

  抗體清除抗原

  4、細胞免疫:通過T淋巴細胞和細胞因子發揮免疫效應的免疫方式

  靶細胞***被抗原入侵的細胞***或吞噬了抗原的巨噬細胞刺激

  ↓

  T淋巴細胞增值、分化出效應T細胞

  記憶細胞→同一靶細胞再次刺激時增值分化為效應T細胞

  ↓

  效應T細胞使靶細胞裂解死亡、

  ***效應T細胞釋放某些細胞因子***如干擾素***增強免疫細胞的效應***

  ↓

  被釋放至體液中的抗原被體液免疫中的抗體清除

  5、體液免疫與細胞免疫的區別:

  共同點:針對某種抗原,屬於特異性免疫

  區別體液免疫細胞免疫

  作用物件抗原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細胞***即靶細胞***

  作用方式效應B細胞產生的抗體與相應的抗原特異性結合效應T細胞與靶細胞密切接觸

  6、艾滋病:

  ***1***病的名稱: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症***AIDS***

  ***2***病原體名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其遺傳物質是2條單鏈RNA

  ***3***發病機理:HIV病毒進入人體後,主要攻擊T淋巴細胞,使人的免疫系統癱瘓

  ***4***傳播途徑:血液傳播、性接觸傳播、母嬰傳播

  五、動物激素在生產中的應用:在生產中往往應用的並非動物激素本身,而是激素類似物

  1、催情激素提高魚類受孕率:運用催情激素誘發魚類的發情和產卵,提高魚類的受孕率。

  2、人工合成昆蟲激素防治害蟲:可在田間噴灑一定量的性引誘劑***性外激素類似物***,干擾雌雄性昆蟲間的正常交配。

  3、閹割豬等動物提高產量:對某些肉用動物注射生長激素,加速其生長。對豬閹割,減少性激素含量,從而縮短生長週期,提高產量。

  4、人工合成昆蟲內激素提高產量:可人工噴灑保幼激素,延長其幼蟲期,提高蠶絲的產量和質量。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識點總結:植物的激素調節

  一、生長素

  1、生長素的發現***1***達爾文的試驗:

  實驗過程:

  ①單側光照射,胚芽鞘彎向光源生長——向光性;

  ②切去胚芽鞘尖端,胚芽鞘不生長;

  ③不透光的錫箔小帽套在胚芽鞘尖端,胚芽鞘豎立生長;

  ④不透光的錫箔小帽套在胚芽鞘下端,胚芽鞘彎向光源生長

  ***2***溫特的試驗:

  實驗過程:接觸胚芽鞘尖端的瓊脂塊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側,胚芽鞘向對側彎曲生長;

  未接觸胚芽鞘尖端的瓊脂塊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側,胚芽鞘不生長

  ***3***科戈的實驗:分離出該促進植物生長的物質,確定是吲哚乙酸,命名為生長素

  3個實驗結論小結:生長素的合成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感光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生長素的作用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以下部位

  2、對植物向光性的解釋

  單側影響了生長素的分佈,使背光一側的生長素多於向光一側,從而使背光一側的細胞伸長快於向光一側,結果表現為莖彎向光源生長。

  3、判定胚芽鞘生長情況的方法

  一看有無生長素,沒有不長

  二看能否向下運輸,不能不長

  三看是否均勻向下運輸

  均勻:直立生長

  不均勻:彎曲生長***彎向生長素少的一側***

  4、生長素的產生部位:幼嫩的芽、葉、發育中的種子;生長素的運輸方向:橫向運輸:向光側→背光側;極性運輸:形態學上端→形態學下端***運輸方式為主動運輸***;生長素的分佈部位:各器官均有,集中在生長旺盛的部位如芽、根頂端的分生組織、發育中的種子和果實。

  5、生長素的生理作用:

  生長素對植物生長調節作用具有兩重性,一般,低濃度促進植物生長,高濃度抑制植物生長***濃度的高低以各器官的最適生長素濃度為標準***。

  同一植株不同器官對生長素濃度的反應不同,敏感性由高到低為:根、芽、莖***見右圖***

  生長素對植物生長的促進和抑制作用與生長素的濃度、植物器官的種類、細胞的年齡有關。

  頂端優勢是頂芽優先生長而側芽受到抑制的現象。原因是頂芽產生的生長素向下運輸,使近頂端的側芽部位生長素濃度較高,從而抑制了該部位側芽的生長。

  6、生長素類似物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

  促進扦插枝條生根[實驗];

  防止落花落果;

  促進果實發育***在未授粉的雌蕊柱頭上噴灑生長素類似物,促進子房發育為果實,形成無子番茄***;

  除草劑***高濃度抑制雜草的生長***

  二、其他植物激素

  名稱主要作用

  赤黴素促進細胞伸長、植株增高,促進果實生長

  細胞分裂素促進細胞分裂

  脫落酸促進葉和果實的衰老和脫落

  乙烯促進果實成熟

  聯絡:植物細胞的分化、器官的發生、發育、成熟和衰老,整個植株的生長等,是多種激素相互協調、共同調節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