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化學基礎差怎麼學

  很多同學物理 化學的基礎比較差,想要學好物理化學,於是急著去做題、去看書,但是都沒有多大效果。那麼?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高三物理化學的學習方法,希望可以幫到你!

  高三物理的學習方法

  1.預習

  在測覽教材的總體內容後再細讀,充分發揮自己的自學能力,理清哪些內容已經瞭解,哪些內容有疑問或是看不明白***即找重點、難點***分別標出並記下來。這樣既提高了自學能力,又為聽課“鋪”平了道路,形成期待老師解析的心理定勢;這種需求心理定勢必將調動起我們的學習熱情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

  2.聽課

  聽老師講課是獲取知識的最佳捷徑,老師傳授的是經過歷史驗證的真理;是老師長期學習和教學實踐的精華。因為提高課堂效率是尤為重要的,那麼課堂效率如何提高呢?

  a、做好課前準備。精神上的準備十分重要。保持課內精力旺盛,頭腦清醒,是學好知識的前提條件。

  b、集中注意力。思想開小差會分心等一切都要靠理智強制自己專心聽講,靠意志來排除干擾。

  c、認真觀察、積極思考。不要做一個被動的資訊接受者,要充分調動自己的積極性,緊跟老師講課的思路,對老師的講解積極思考。結論由學生自己的觀察分析和推理而得,會比先聽現成結論的學習效果好。

  d、充分理解、掌握方法。

  e、抓住老師講課的重點。有的同學在聽課,往往忽視老師講課的開頭和結尾,這是錯誤的,開頭,往往寥寥數語.但卻是全堂講課的綱。只要抓住這個綱去聽課,下面的內容才會眉目清楚。結尾的話雖也不多,但卻是對一 節課精要的提煉和複習提示。同時還要注意老師反覆強調的部分。

  f、做好課堂筆記。筆記記憶法,是強化記憶的最佳方法之一。筆記,一份永恆的筆錄,可以克服大腦記憶方面的限制。俗語說,好記憶不如爛筆頭,因此為了充分理解和消化,必須記筆記。同時做筆記充分調動耳、眼、手、心等器官協同工作可幫助學習。

  3.獨立做題

  要獨立地***指不依賴他人***,保質保量地做一些題。題目要有一定的數量,不能太少,更要有一定的質量,就是說要有一定的難度。任何人學習數理化不經過這一關是學不好的。獨立解題,可能有時慢一些,有時要走彎路,有時甚至解不出來,但這些都是正常的,是任何一個初學者走向的必由之路。通過審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可以達到鞏固檢驗自己的目的。當然在分析問題時,可有幾條思路,如順推法、逆推法、雙向法、輔助法、排除法等,另做題是千萬不可copy的,那樣毫無意義。不理解的也要及時弄明白。

  4.複習的方法

  考前的“臨時抱佛腳”是不起作用的,複習在於平時,如何複習呢?要做到三個基本。基本概念要清楚,基本規律要熟悉,基本方法要熟練。

  關於基本概念,舉一個例子。

  比如說速率。它有兩個意思:一是表示速度的大小;二是表示路程與時間的比值***如在勻速圓周運動中***,而速度是位移與時間的比值***指在勻速直線運動中***。關於基本規律,比如說平均速度的計算公式有兩個經常用到V=s/t、V=***vo+vt***/2。前者是定義式,適用於任何情況,後者是匯出式,只適用於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情況。

  再說一下基本方法,比如說研究問題是常採用的整體法和隔離法,就是一個典型的相輔形成的方法。

  最後再談一個問題,屬於三個基本之外的問題。就是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總結出一些簡練易記實用的推論或論斷,對幫助解題和學好是非常有用的。如,“沿著電場線的方向電勢降低”;“同一根繩上張力相等”;“加速度為零時速度最大”;“洛侖茲力不做功”等等。

  5.時間

  時間是寶貴的,沒有了時間就什麼也來不及做了,所以要注意充分利用時間,而利用時間是一門非常高超的藝術。比方說,可以利用“回憶”以節省時間,睡覺前、等車時、走在路上等這些時間,我們可以把當天講的課一節一節地回憶,這樣重複地再學一次,能達到強化的目的。物理題有的比較難,有的題可能是在散步時想到它的解法的。物理學的好的人腦子裡會經常有幾道做不出來的題貯存著,念念不忘,不知何時會有所突破,找到問題的答案。

  高三化學的學習方法

  1.最基礎——理解概念,自己區分易混淆處。

  很多同學認為反應原理就是“計算”,其實這是一個認識上的誤區。反應原理這一部分的學習,首先最重要的應該是打好基礎,這裡的基礎指的就是要把常考的概念理解透徹。

  舉個例子,

  給出一道題目讓你計算某種酸的電離度,可是你連電離度的定義都不清楚,或者明明要求算電離度你卻算了一個電離平衡常數,像這類問題就是屬於沒有掌握好最基本的概念。

  所以,在這一部分的學習中,往往被同學們忽視的“定義”、“概念”反而是很重要的基礎知識,學習中建議同學們認真地先把這類基本概念都記牢,並且自己在做題、考試前就區分開諸如“平衡常數與電離度”這類易混淆的概念。只有先知道了物件是什麼,才有資格去討論怎麼計算的問題。

  2.理思路——前後學習的內容有什麼聯絡?是否可以相互解釋?

  如上面所說的,反應原理本身就是一個很強調邏輯推演的部分,而且事實上,這一塊內容前後有很大的關聯程度:從熱力學綜述開始,先後引入了速率、平衡、水解、沉澱等等子章節,每一個子章節之間都是可以互相幫助解釋、幫助記憶的。在平時的上課、做題當中,養成一個不斷思考的習慣,自己把這各個原理之間的思路理清晰,對於這一部分的學習是很有幫助的。

  那麼關鍵問題就是到底應該怎麼做呢?

  舉個例子,

  比如今天老師上課講到一個關於化學平衡狀態下的平衡移動問題,其中就用到了熱力學當中反應速率的知識點,最後得出“溫度升高導致反應速率變大進一步導致平衡移動”這樣的結論,這個時候你就可以意識到“平衡”與“反應速率”就這樣聯絡起來了。

  類似的,這樣的情況可以體現在任何時候,比如自己做題、自己複習的時候,但是關鍵的一點就在於:自己要養成思考和梳理的習慣。我們常說要多思考,那麼在這一部分,多考慮一下各個子章節之間的聯絡,如果能夠在整體上有一個把握,自然對一些綜合性的大題不會感到素手無策。

  3.做歸納——變化到底有幾種?每種都有什麼方法?

  反應原理其中一個重要的考點就是考察條件變化時相應的物理量會怎麼變化,對於這類問題許多同學肯定不陌生,往往會面對題目卻記不清楚。所以我們要說的是:功夫在於平時,精華在於總結。

  比如平衡移動問題中,改變一個條件時別的物理量怎麼變化,平衡怎麼移動,這樣的問題很多教輔資料上有詳細歸納,老師也會做整理總結,但是關鍵在於,和之前說的一樣:光看不做假把式。所有的總結,如果你只是聽過一遍看過一遍,自己不花點時間想一想、動手寫一寫,那麼很可能下次做題你還是要再去看一遍。所以,歸納總結的工作,自己做一遍,勝過聽十遍。

  4.談計算——要用簡便方法時認清前提,面對複雜問題時找好方法,任何計算都耐心仔細。

  在高考中,至少有一道大題專門考察反應原理部分的理解與計算,所以這部分一定是一個重頭戲,往往一個答案就是好幾分。計算問題有的簡單有的複雜,但是有一些共通的注意點:

  ①上課時老師會講一些快速計算的方法,比如“等效平衡法”、“中間容器法”等等,很多同學會感慨這樣的方法計算起來可以節省時間。但是關鍵問題在於,很多方法的運用是有它的固有前提的,比如“等效平衡法”的應用就要求必須是投料成比例的情況。所以,如果不關注方法適用的條件,用快速計算、簡便計算還有什麼意義呢?

  ②有的問題看起來很棘手,這個時候就把自己所能寫出來的東西先全部寫下來,在已有東西的基礎上去思考一般用什麼方法去做。這裡不便於舉例,只是希望同學們記住一條:考試時再緊張,也稍微花點時間思考:在你已有條件的基礎上,你解決此類問題的常用方法有哪些——硬演算法?轉化法?……然後從中找出你認為合適的去嘗試。

  高三物理化學的複習方法

  多理解,就是緊緊抓住預習、聽課和複習,對所學知識進行多層次、多角度地理解。預習可分為粗讀和精讀。先粗略看一下所要學的內容,對重要的部分以小標題的方式加以圈注。接著便仔細閱讀圈注部分,進行深入理解,即精讀。上課時可有目的地聽老師講解難點,解答疑問。

  這樣便對知識理解得較全面、透徹。課後進行復習,除了對公式定理進行理解記憶,還要深入理解老師的講課思路,理解解題的“中心思路”,即抓住例題的知識點對症下藥,應用什麼定理的公式,使其條理化、程式化。

  多練習,既指鞏固知識的練習,也指心理素質的“練習”。鞏固知識的練習不光是指要認真完成課內習題,還要完成一定量的課外練習。但單純的“題海戰術”是不可取的,應該有選擇地做一些有代表性的題型。基礎好的同學還應該做一些綜合題和應用題。另外,平日應注意調整自己的心態,培養沉著、自信的心理素質。

  多總結,首先要對課堂知識進行詳細分類和整理,特別是定理,要深入理解它的內涵、外延、推導、應用範圍等,總結出各種知識點之間的聯絡,在頭腦中形成知識網路。其次要對多種題型的解答方法進行分析和概括。還有一種總結也很重要,就是在平時的練習和考試之後分析自己的錯誤、弱項,以便日後克服。

  最後就是需要強調的計算問題。很多同學常說:不就是算錯了嘛,小問題。事實上,如果你經常算錯,這肯定不是小問題。計算出錯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因為打草稿太潦草、計算時常弄錯正負號等等,所以我的一個提醒是:務必把為什麼會算錯得問題從根本上揪出來,僅僅歸結於算錯卻不知道原因到底是什麼,很可能就成為了高中學習中的一個頑疾,影響的不僅僅是化學這一門學科。

1.高三學習方法演講稿6篇

2.高三數學應該怎麼學才效率高

3.女生學好高中物理的方法

4.高三理科物理應該怎麼學習

5.高三後期學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