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學校的父親閱讀理解題及答案

  來學校的父親是一個淳樸辛勞、家境貧困的農民。父親特意來學校是為了向兒子道歉,令兒子頓時沒有恨只有感動。下面由小編為你帶來關於來學校的父親閱讀答案,希望對你有幫助!

  來學校的父親閱讀材料

  ①上課的時候,父親來了。穿過長長的走廊,父親站在教室外的窗門邊,他側著身子朝教室裡張望,他在努力搜尋著他熟悉的那張臉。

  ②父親的頭髮有點亂,汗溼的髮絲粘膠著,他的臉黑油油的,泛著亮光,父親穿著件粗布衣,左肩上,貼了塊補丁,腳上是一雙解放鞋。父親的腿褲卷著,他勞動時都是這麼卷的。

  ③父親在眾多的人頭裡找到了屬於他的,笑了,這傻兒子,父親心裡罵了聲。父親的笑似菩薩的笑,誠懇善良,且帶著點兒童的天真。

  ④下課鈴響了,兒子跑出教室,站到父親面前。父親的眼光在兒子的身上上上下下打量,一邊呵呵地笑,傻笑,眼兩邊的皺紋擠在一起。兒子的臉忽然紅了,因為好多同學在看著他們。兒子拉拉父親的衣服說:“到那邊去吧。”

  ⑤那邊是學校操場,只有稀稀拉拉的幾個人在走動。在一棵老槐樹下站定,父親伸出右手,一隻粗糙寬大的手,這隻手撫摸著兒子的頭,繼而又撫摸兒子的臉。兒子的臉上感到一陣糙辣辣的,似有塊毛板子磨過,但是兒子心裡很抒暢很激動,父親很久沒有這般撫摸過他了。

  ⑥父親問:“學校裡過得慣麼?”兒子點點頭。父親問:“讀書吃力麼?那麼多書。”兒子點點頭。父親說:“那天的事,心裡還記恨麼?”兒子咬了嘴脣,沉默不語。父親落了眼光,停了停,父親說:“那天,那天我的脾氣暴了點。”父親說這話時,喉嚨裡咕嚕一聲,臉僵成了一塊。兒子還是沒有響,他的眼睛溼潤了。

  ⑦那天傍晚,兒子向著一邊在灶頭炒菜的母親要五十元錢,說要交班委費。母親說手頭暫時擠不出,能否向同學先借借,下個月再湊給你。兒子不高興了,粗起喉嚨說,藉藉借,我可沒有這臉皮!見母親仍在忙著炒菜,對自己的話置之不理,兒子就要上前去奪母親的鍋鏟。其時,父親正在洗腳,當即發了火,一腳踢翻了腳盆,赤腳起身把拳頭打到兒子身上。那個晚上,兒子逃出了家門,在村裡遊蕩一圈後,在家附近,他忽然聽見奶奶的聲音傳來,娃啊,你在哪裡?你爸不打你了,回來哦。在黑黑的夜裡,奶奶是看不見他的,奶奶一邊走,一邊呼喚著他,奶奶的聲音顫顫的。兒子貼著牆邊,眼睛溼潤了。

  ⑧父親望著兒子的眼睛,說:“我是順路來看看你的,今早我拉了一車柴禾來鎮上賣。嗨,這柴還是你星期天幫忙砍的呢!”兒子的腦海裡閃出一幕:深深的大山裡,一大一小兩個人。大人騎在高高的松樹枝丫上,揮舞著,狠命地砍著樹枝。兒子在底下,頭頂著個草帽,把砍下的松樹枝一一拖攏來。清亮的砍柴聲久久地迴盪在山谷裡。

  ⑨父親說:“要好好讀書,嗯?”兒子點點頭。父親把手伸進內衣口袋,摸出一包摺疊著的油布袋,拿出五十元錢,遞給兒子。兒子看見父親的手背上爬著幾條蚯蚓似的青筋。父親說:“留著慢慢用,要好好讀書。”兒子握住了那留有父親體溫的錢,使勁地點點頭。父親說:“我回家了。”走了幾步,又折回身,父親對著兒子嘿嘿地笑,說:“忘了,忘了。”又從口袋裡掏出兩個桔子,塞到兒子的手裡。父親說:“前幾天,你表姐來看你奶奶,拿了幾個桔子來,你奶奶藏著留給了你。”

  ⑩兒子送著父親到學校門口,在傳達室邊上的牆角,父親拾起一根挑柴用的扁擔,扁擔的一頭纏繞著幾根麻繩。父親扛著扁擔走出校門。兒子問:“走路回家麼?”父親答:“走路。”一邊走,父親一邊扭過頭,朝兒子揮揮手。兒子站著不動,看著父親的身影一晃一晃走遠去。兒子的眼睛又溼潤了,淚水簌簌地流下來……

  來學校的父親閱讀題目

  21. 第⑤段畫線句中有一個錯別字是 ,正確的字應是 。***2分***

  22. 第②段運用的人物描寫方法是 ,其作用是___________。***3分***

  23. 第⑨段“兒子握住了那留有父親體溫的錢,使勁地點點頭”,如果改成“兒子握住了父親遞過來的錢,點了點頭”,哪一句更好?請結合上下文簡述理由。***3分***

  24. 文中兒子三次“眼睛溼潤”的原因分別是:***1***_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6分***

  25. 對本文的主旨理解正確的一項是***4分***

  A.歌頌了寬厚純樸、深沉偉大的父愛

  B.抒發了兒子對父輩祖輩的感恩之情

  C.闡明瞭理解與寬容能消融矛盾之理

  D.體現了貧苦是磨練人格的最佳課堂

  26. 文中第⑦段能否刪去?請結合全文,從結構和內容兩個角度,寫出你的看法。***8分***

  來學校的父親閱讀答案

  21.***2分***抒 舒

  22.***3分***肖像描寫***1分*** 形象生動地寫出了父親是一個淳樸辛勞、家境貧困的農民 ***2分***

  23.***3分***原句更好。與改句相比,原句強調了父親的“體溫”和兒子點頭的“使勁”,更好地表達了父親對兒子深沉的愛,以及兒子原諒父親並真切地感受到了父愛

  24.***6分******1***父親特意來校向兒子道歉,令兒子頓時沒有恨只有感動

  ***2***奶奶在黑夜裡尋找他、呼喚他,令他受傷的心倍感溫暖

  ***3***父親送錢來,又走著回家,父親的身影令兒子百感交集

  25.***4分***A***4分*** C***2分***

  26.***8分***不能刪去。從結構上看,這一段是插敘,寫了父子之間曾發生了激烈的矛盾,起到補充情節的作用。從內容上看,這一段中父親的“脾氣暴”與父親來校對兒子的愛撫、道歉、給錢、給桔子形成了對比,一位純樸、寬厚的父親形象躍然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