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入門漫談學習方法

  一、觀察的幾種方法

  1.順序觀察法:按一定的順序進行觀察。

  2.特徵觀察法:根據現象的特徵進行觀察。

  3.對比觀察法:對前後幾次實驗現象或實驗資料的觀察進行比較。

  4.全面觀察法:對現象進行全面的觀察,瞭解觀察物件的全貌。

  二、過程的分析方法

  1.化解過程層次:一般說來,複雜的物理過程都是由若干個簡單的“子過程”構成的。因此,分析物理過程的最基本方法,就是把複雜的問題層次化,把它化解為多個相互關聯的“子過程”來研究。

  2.探明中間狀態:有時階段的劃分並非易事,還必需探明決定物理現象從量變到質變的中間狀態***或過程***正確分析物理過程的關鍵環節。

  3.理順制約關係:有些綜合題所述物理現象的發生、發展和變化過程,是諸多因素互相依存,互相制約的“綜合效應”。要正確分析,就要全方位、多角度的進行觀察和分析,從內在聯絡上把握規律、理順關係,尋求解決方法。

  4.區分變化條件:物理現象都是在一定條件下發生髮展的。條件變化了,物理過程也會隨之而發生變化。在分析問題時,要特別注意區分由於條件變化而引起的物理過程的變化,避免把形同質異的問題混為一談。

  三、因果分析法

  1.分清因果地位:物理學中有許多物理量是通過比值來定義的。如R=U/R、E=F/q等。在這種定義方法中,物理量之間並非都互為比例關係的。但學生在運用物理公式處理物理習題和問題時,常常不理解公式中物理量本身意義,分不清哪些量之間有因果聯絡,哪些量之間沒有因果聯絡。

  2.注意因果對應:任何結果由一定的原因引起,一定的原因產生一定的結果。因果常是一一對應的,不能混淆。

  3.循因導果,執果索因:在物理習題的訓練中,從不同的方向用不同的思維方式去進行因果分析,有利於發展多向性思維。

  四、原型啟發法

  原型啟發就是通過與假設的事物具有相似性的東西,來啟發人們解決新問題的途徑。能夠起到啟發作用的事物叫做原型。原型可來源於生活、生產和實驗。如魚的體型是創造船體的原型。原型啟發能否實現取決於頭腦中是否存在原型,原型又與頭腦中的表象儲備有關,增加原型主要有以下三種途徑:1、注意觀察生活中的各種現象,並爭取用學到的知識予以初步解釋;2、通過課外書、電視、科教電影的觀看來得到;3、要重視實驗。

  五、概括法

  概括是一種由個別到一般的認識方法。它的基本特點是從同類的個別物件中發現它們的共同性,由特定的、較小範圍的認識擴充套件到更普遍性的,較大範圍的認識。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概括有兩種不同的形式:一種是高階形式的、科學的概括,這種概括的結果得到的往往是概念,這種概括稱為概念概括;另一種是初級形式的、經驗的概括,又叫相似特徵的概括。

  相似特徵概括是根據事物的外部特徵對不同事物進行比較,捨棄它們不相同的特徵,而對它們共同的特徵加以概括,這是知覺表象階段的概括,結果往往是感性的,是初級的。要轉化為高階形式的概括,必須要在經驗概括的基礎上,對各種事物和現象作深入的分析、綜合,從中抽象出事物和現象的本質屬性,捨棄非本質的屬性。

  六、歸納法

  歸納方法是經典物理研究及其理論建構中的一種重要方法。它要解決的主要任務是:第一由因導果或執果索因,理解事物和現象的因果聯絡,為認識物理規律作輔墊。第二透過現象抓本質,將一定的物理事實***現象、過程***歸入某個範疇,並找到支配的規律性。完成這一歸納任務的方法是:在觀察和實驗的基礎上,通過審慎地考察各種事例,並運用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以及探究因果關係等一系列邏輯方法,推出一般性猜想或假說,然後再運用演繹對其進行修正和補充,直至最後得到物理學的普遍性結論。

  比較法返回:比較的方法,是物理學研究中一種常用的思維方法,也是我們經常運用的一種最基本的方法。這種方法的實質,就是辯析物理現象、概念、規律的同中之異,異中之同,以把握其本質屬性。

  七、類比法

  類比是由一種物理現象,想象到另一種物理現象,並對兩種物理現象進行比較,由已知物理現象的規律去推出另一種物理現象的規律,或解決另一種物理現象中的問題的思維方法,類比不但可以在物理知識系統內部進行,還可以將許多物理知識與其他知識如數學知識、化學知識、哲學知識、生活常識等進行類比 ,常能起到點化疑難、開拓思路的作用。

  八、假設推理法

  假設推理法是一種科學的思維方法,這就要求我們針對研究物件,根據物理過程,靈活運用規律,大膽假設,突破思維方法上的侷限性,使問題化繁為簡,化難為易。主要有下面幾方面內容:

  1.物理過程假設

  2.物理線路假設

  3.推理過程假設

  4.臨界狀態假設

  5.向量方向假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