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旅遊景點的相關介紹

  桂林處處皆勝景,灕江山水堪稱其中的典範。灕江風光尤以桂林陽朔為最,“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群峰倒影山浮水,無山無水不入神”,高度概括了陽朔自然風光的美。下面由小編為大家提供關於,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桂林山水簡介

  桂林山水是對桂林旅遊資源的總稱,世界自然遺產。典型的喀斯特地形構成了別具一格的桂林山水,桂林山水所指的範圍很廣,專案繁多。桂林山水一向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而享有“山水甲天下”的美譽,桂林山水包括山、水、喀斯特巖洞、石刻等等。桂林山水中,又以灕江流經陽朔的那一段最為美麗,故而有“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之美譽。2014年6月23日,第三十八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以桂林為首的中國南方喀斯特第二期專案申遺成功,正式成為世界自然遺產,桂林山水榮登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桂林山水基本介紹

  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風景遊覽城市,舉世無雙的喀斯特地貌。這裡的山,平地拔起,千姿百態;灕江的水,蜿蜒曲折,明潔如鏡;山多有洞,洞幽景奇;於是形成了“山清、水秀、洞奇、石美”的桂林山水“四絕”。

  桂林歷來有“山水甲天下”之譽,是我國重點的風景遊覽城市和園林城市,又是國務院命名的第一批歷史文化名城。2003年,世界旅遊組織將桂林與北京、上海、西安一起列為中國最佳旅遊城市,向世界旅遊者鄭重推薦。

  人們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桂林,地勢北高南低,海拔140~600米,為石灰岩岩溶地區。2009年,桂林灕江風景區以83公里岩溶水景入選世界紀錄協會世界最大的岩溶山水風景區。成為中國旅遊的又一世界之最。

  地理位置

  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風景遊覽城市,有著舉世無雙的喀斯特地貌。

  地貌介紹

  這裡的山,平地拔起,千姿百態;灕江的水,蜿蜒曲折,明潔如鏡;山多有洞,洞幽景奇;洞中怪石,鬼斧神工,琳琅滿目,於是形成了“山清、水秀、洞奇、石美”的桂林“四絕”,而自古就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稱。

  桂林山水歷史文化

  桂林[1]是一座文化古城。兩千多年的歷史,使它具有豐厚的文化底蘊。秦始皇統一天下後,設定桂林郡,開鑿靈渠,溝通湘江和灕江。桂林從此便成為南通海域,北達中原的重鎮。宋代以後,它一直是廣西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號稱“西南會府”,直到新中國建立。在漫長的歲月裡,桂林的奇山秀水吸引著無數的文人墨客,使他們寫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和文章,刻下了兩千餘件石刻和壁書,歷史還在這裡留下了許多古蹟遺址。陳毅元帥詩云:“ 寧作桂林人,不願作神仙。”桂林的山水養育了桂林人民,桂林山水之靈氣更是培育了一大批桂林山水畫家。

  1982年國務院公佈桂林為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桂林山水旅遊景點介紹

  1.桂林龍勝龍脊梯田

  龍勝縣東南部和平鄉境內,有一個規模巨集大的梯田群,如鏈似帶,從山腳盤繞到山頂,小山如螺,大山似塔,層層疊疊,高低錯落。其線條行雲流水,瀟灑柔暢;其規模磅礴壯觀,氣勢恢弘,有“梯田世界之冠”的美譽,這就是龍脊梯田。龍脊梯田距龍勝縣城27公里,距桂林市80公里,景區面積共66平方公里,梯田分佈在海拔300至1100米之間,坡度大多在26至35度之間,最大坡度達50度。雖然南國山區處處有梯田,可是像龍脊梯田這樣規模的實屬罕見。龍脊梯田始建於元朝,完工於清初,距今已有650多年曆史。龍脊開山造田的祖先們當初沒有想到,他們用血汗和生命開出來的梯田,竟變成了如此嫵媚瀟灑的曲線世界。在漫長的歲月中,人們在大自然中求生存的堅強意志,在認識自然和建設家園中所表現的智慧和力量,在這裡被充分地體現出來。

  2.月亮山

  月亮山,位於桂林市平樂縣青龍鄉郡塘村,是目前中國所有月亮山當中最秀麗、最險峻,也是最具有旅遊開發價值的。當地村民正準備把這裡建設成為中國最美的鄉村。同時,這裡也非常適合戶外攀巖運動。2011年春節,這裡將舉行萬畝油菜花節。全世界的遊客可以一睹她的風采。

  3.八角寨景區丹霞地貌

  ①丹霞峰林:山體成片而又相對獨立,峰頂標高450米-818米。山峰之間常形成狹窄的“U”型或“V”型谷地,山峰明顯呈“頂斜、身陡、麓緩”特徵,呈方山、石牆、石柱、陡崖或比較光滑的圓錐狀、塔狀。如城堡、戰壕,內藏千軍萬馬蓄勁待發,泱泱大氣,令人豪情大發。

  ②丹霞孤峰:是丹霞峰林進一步發育的結果。孤峰四周為比較平坦的谷地或低矮山峰,山峰密度不大,一峰獨秀似紅杏出牆。孤峰一般為石牆、石柱、巖堡狀。

  ③丹霞峰丘:分佈於丹霞峰林、丹霞孤峰以外地區。山體平緩連綿,表面多為風化層覆蓋,植被髮育,恰似一襲壯錦圍繞公園。

  ④丹霞微觀地貌:主要分佈於丹霞峰林和丹霞孤峰區域內,流水沖刷侵蝕形成的微觀地貌有:石寨、石巷、石樑、石槽、凹穴、嶂谷、狹谷、石峰、侵蝕紋飾圖案。崩塌作用形成的微觀地貌有:石牆、巖堡、石柱、巨石崩塌洞穴、天生橋、孤峰。風化溶蝕形成的微觀地貌有:峰窩洞、額狀洞穴、扁平洞等。

  桂林山水相關藝術

  傳統戲劇

  桂劇作為廣西最具代表的劇種之一,早在明末清初,弋陽、崑山和亂彈等腔就已流傳於桂林一帶,又叫桂戲或者桂班戲。桂劇採用桂林本地方言演唱,表演細膩貼切、活潑生動,藉助身段姿態與面部表情表達情感,著重採用細膩而富於現實生活氣息的表演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因而即便是武戲,也多為文做,深受桂林人民的喜愛。桂劇吸取了京劇、祁劇、崑曲等多種戲劇的表演藝術和聲腔,唱做念舞佔得比重相當,特別以唱工細膩、做工傳神見長。桂劇的聲腔樂曲屬於皮黃系統的板腔體,以彈腔為主要表現形式,兼有崑腔、高腔、雜腔及吹腔等。

  當代戲劇

  廣西大鼓為曲類鼓詞分類曲種,於1962年逐漸形成,最早叫做桂林大鼓,曾受京韻大鼓劉派傳人張秀穎***小映霞***的指點,表演利落瀟灑,特別講究架子功,剛柔分明,擅長演唱“武段子”。代表的創作曲目有《太平軍將軍橋大捷》、《特別慰問品》、《好庭長》、《西沙之戰》、《雷鋒語錄》等。桂林大鼓的基本曲調是由舊時乞丐所唱“千家贊”演化而來,逐漸又從“桂林彈詞”等曲種之中吸取精華,從而形成了具有特殊風格、板式與聯曲變化相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