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學易錯點總結與化學學習方法

  易錯點是任何科目都必須的知識,化學也如此,搞定易錯點是效率最高的提高成績的方法,那麼初三化學的易錯點有哪些呢?小編整理了相關資料,希望能幫助到您。

  初三化學的易錯點

      一、空氣

  1. 通常情況下氮氣不活潑,但那是通常情況,氮元素很活潑。

  2. 二氧化碳不是空氣汙染物

  3. 氧氣性質“較活潑”,不是“很活潑”

  4. 稀有氣體也是有化合物的

  5. 氧氣不可燃但可助燃,CO 不可助燃但可燃

  6. 三個實驗室製氧氣的反應均為分解反應

  7. 不是所有生物都需要氧氣,空氣中氧氣的濃度不是越高越

  好,不是任何時候大量呼吸純氧都有利於健康

  8. 鐵絲在空氣中不燃燒

  9. 氧在地殼中不止以單質存在

  10. 空氣中的氧氣含量是動態平衡的,而不是一直不變的

  二、水

  1. 一種元素可以組成混合物,但一定不可以組成化合物

  2. 雨水、自來水、海水、河水、湖水都是混合物,新制的蒸餾水是純淨物,放久的蒸餾水不一定是純淨物,軟水不一定是純淨物

  3. 汽化時分子體積不變,分子間隔變大

  4. 大部分物質熔化體積變大,但水例外,冰融化體積減小

  三、原子的組成、元素、化學式

  1. 中子數不一定等於質子數,中子數可以為 0

  2. 相對原子量和分子量都沒有單位,是一個比值

  3. 氫的相對原子質量不為 1,而是比 1 稍大

  4. 由離子組成的化合物沒有分子量,部分化合物如二氧化矽、碳化矽沒有分子量,其化學式的意義僅僅是說明了原子的個數比

  5. CO2、SO2、TiO2 中均沒有O2 分子

  6. 食品標籤中標有 X***元素符號***的含量,這個 X 指的是元素而不是原子,更不是單質

  7. 大部分金屬單質常溫常壓下是固態,但汞是液體,銫、鎵熔點接近室溫且容易處於過冷狀態

  8. 地殼中氧的含量位於首位,但空氣中不是

  9. 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是鋁而不是鐵,人體內含量最多的金屬是鈣而不是鈉,海水中含量最多的金屬是鈉而不是鉀

  10. 注意區分粒子、離子、分子和原子,粒子是後三者的合集,如:有兩個電子層,外層 8個電子的粒子不一定就是Ne 原子,也可能是 O2-、F-、Na+、Mg2+等等

  11. 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 0 。原子團中,各元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電荷數***注意正負***

  12. 氧一般為-2 價,但過氧化氫中氧是-1 價***注意氫不是+2 價***,氟氧化物中氧為正價

  13. 氫一般為+1 價,但活潑金屬的氫化物***如 NaH***中氫為-1 價

  14. 注意語言的規範:物質由元素組成,分子由原子構成,幾個分子由幾個某某某原子構成

  15. 多數氣體單質是雙原子分子的,而稀有氣體都不是;多數液體和固體單質是單原子的, 而鹵素單質不是***Br2、I2***

  16. 紅磷的化學式為 P4,硫的化學式為 S8***初中不要求***

  四、質量守恆定律

  1. 化學變化中,元素和原子種類不變,但物質和分子的種類一定改變

  2. 通過實驗驗證質量守恆定律時,若是有氣體參加或生成的反應須在密閉容器中進行,若在敞口容器中進行,則無論得到什麼資料都不能驗證質量守恆定律,也不能說化學變化前後質量不守恆

  3. 根據一個物質參加反應的條件可以推斷該物質的某些性質和貯存方法

  4. 可以利用化學變化中一種元素的質量不變H+所中和的 OH-數量守恆來巧妙地解決化學計算

  五、碳和碳的氧化物

  1. 金剛石沒有導電性但其堅硬,石墨能導電但較軟,二者屬於不同物質,二者之間的變化是化學變化

  2. 常溫下碳不活潑,但高溫下碳可以與許多物質反應

  3. 初中階段,可以認為碳不以離子的形式存在

  4. CO2 無毒,可溶但不是易溶於水

  5. 活潑金屬如鉀、鈣、鈉、鎂可在二氧化碳中燃燒,生成相應的金屬氧化物和碳單質,屬於置換反應,這些金屬著火不能用二氧化碳滅火器撲滅

  6. 一氧化碳中毒是化學變化

  7. 二氧化碳使得紫色石蕊變紅是因為生成了碳酸,這是一個可逆過程,乾燥的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試紙變紅

  六、燃燒與熱量

  1. 白磷在空氣中自燃不是因為空氣的溫度達到了白磷的著火點,而是因為白磷在空氣中緩慢氧化放出大量的熱使得溫度達到了白磷的著火點

  2. 降溫滅火時,可燃物的著火點不變,而是溫度降低到著火點以下

  3. 燃燒不一定需要氧氣參與

  4. 甲烷不是最清潔的能源

  5. 某物質在氧氣中充分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能證明其中有碳元素和氫元素,但不能證明其中有氧元素

  七、金屬

  1. 合金是混合物,形成合金是物理變化,合金中可能有非金屬,合金中各個元素都以單質存在,合金一定有金屬性

  2. 紫銅是純銅,青銅和黃銅都是銅的合金

  3. 金屬活動性順序是在常溫下的,高溫下金屬的活動性不一定服從此順序,比如高溫下鈉可以置換鉀

  4. 鉀不是最活潑的金屬,金不是最不活潑的金屬

  5. 活動性越強的金屬與酸溶液反應越劇烈***鉀、鈣、鈉除外***

  6. 鉀、鈣、鈉可以與水反應生成相應金屬的氫氧化物和氫氣,將這些金屬與酸溶液混合, 金屬先與水反應

  7. 銅不和稀鹽酸、稀硫酸反應,但可以與濃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二氧化硫和水

  8. 所謂的“置換酸中的氫”是指非氧化性酸,不包括濃硫酸和硝酸

  9. 非金屬也有與金屬類似的置換規律,活潑性順序

  F>Cl>Br>I>S,但氟溶於水的反應過於激烈,一般不參與置換

  10. 氫氣不可以置換硫酸銅中的銅

  11. 食鹽水可以加快鐵的生鏽,但植物油可以緩解此過程

  12. 鋁不容易生鏽是因為在空氣中生成了緻密的氧化膜,而不是因為鋁不活潑。鋅不容易生鏽是因為鋅在空氣中生成了一層鹼式碳酸鋅[Zn2***OH***2CO3]薄膜,阻止了金屬的進一步氧化,同樣不是因為他們不活潑

  八、溶液

  1. 不溶是相對的,溶解是絕對的,沒有絕對不溶的物質

  2. 溶液都是混合物

  3. 汽油可以除去油汙是因為油汙可溶於汽油,洗潔精可以除去油汙是因為它可以乳化油汙

  4. 氣體、液體、固體均可以作為溶質,不溶於水的液體也可能可以溶解於其他液體,比如碘可以溶解於酒精

  5. 說溶解度的時候要注意三點:溫度、單位、飽和

  6. 溶質在溶劑中可以以原子、分子、離子的形式存在

  7. 同一溶劑中可以溶解多種溶質:比如飽和的食鹽水中仍然可以溶解蔗糖

  九、酸和鹼

  1. 水是弱電離的,水可以電離出極少量的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這是一個可逆的過程

  2. 碳酸鈉不是酸也不是鹼,而是鹽,只是在水中顯鹼性

  3. 石蕊遇酸變紅,遇鹼變藍,酚酞遇酸不變色,遇鹼變紅,不可搞錯,另:它們都是化學變化

  4. 將石蕊加入酸中,是石蕊變紅而不是酸變紅

  5. 酸和鹼都有一定的腐蝕性,使用時要注意,酸鹼的腐蝕都是化學變化

  6. 稀釋濃硫酸不可以將水倒入硫酸中,應將酸入水,沿容器壁緩緩倒下,同時不斷攪拌, 不可以用量筒稀釋濃硫酸

  7. 濃鹽酸在空氣中生成白霧是因為濃鹽酸具有極強的揮發性***初中常見的酸除了硫酸都有揮發性***,是物理變化

  8. 氨水是一種鹼,在水中能電離出銨根離子和氫氧根離子

  9. 初中階段,所有的酸和鹼之間都可以反應生成鹽和水

  10. 鹼和非金屬氧化物的反應不是複分解反應,金屬氧化物和酸的反應是複分解反應

  11. 複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不僅是生成沉澱氣體和水,而且要求反應物中“有酸酸可溶,無酸鹽鹼溶”,但碳酸鎂可以和氫氧化鈉反應,那是因為生成了比碳酸鎂更難溶的氫氧化鎂

  12. 在初中階段,所有生成碳酸的反應一律寫為二氧化碳+水,不考慮二氧化碳溶解

  13. 在初中階段,大部分鹼是不可溶的,只有氫氧化鈉、鉀、鋇、鈣***微溶***和氨水可以在溶液中存在,相反,大部分酸是可溶的

  14. 並非所有的鹽都是中性的,碳酸鈉是鹼性的,硫酸銨是酸性的,碳酸氫鈉是有較弱的鹼性,硫酸氫鈉有一定的酸性,不可溶的物質自身沒有酸鹼性,但是可以與相應的酸或鹼反應

  15. 含有碳酸根粒子的強鹼鹽溶液中一定含有氫氧根離子,含有銨根離子的強酸鹽中一定含有氫離子***不考慮水自身的電離***

  16. 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不一定都是中和反應

  17. 中和反應都是放熱的

  18. 酸鹼度和酸鹼性是不同的,酸鹼度指的是溶液的酸鹼性強弱,酸鹼性指的是溶液顯酸性還是鹼性,PH 試紙測量的是酸鹼度,指示劑顯示的是酸鹼性

  19. 若不慎將鹽酸或者硫酸弄到手上或者衣服上,不可以用氫氧化鈉等強鹼中和,被強鹼燒傷同理

  20. 酸鹼反應的實質是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反應生成水

  21. 酸鹼鹽晶體本身不導電,只有他們的熔融體或溶液才可以導電,溶液的導電能力比銅、銀、鋁等金屬單質的導電能力差得多,但仍屬於導體。導電的型別是離子導電

  十、鹽和化肥

  1. 銨根離子在初中可以認為是金屬離子,但氨不能排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

  2. 鹽和鹽之間也可以發生複分解反應

  3. 氯化鈉在農業上的主要作用是選種

  4. 生理鹽水是 0.9%的食鹽溶液

  5. 碳酸氫鈉既可以與酸反應,又可以與鹼反應,如其與氫氧化鉀反應生成碳酸鉀、碳酸鈉和水

  十一、化學與生活

  1. 澱粉沒有甜味,但是經過酶催化水解後可生成有甜味的糖類,因此米飯饅頭長時間咀嚼後有甜味

  2. 人體所需的六大營養物質中,糖類不等於糖,不等於澱粉,不等於葡萄糖,蛋白質不等於氨基酸,油脂不等於脂肪,油脂分兩種,液體的叫做油,固體的叫做脂

  3. 重金屬中毒時,要立即服用含有大量蛋白質的物質來解毒,因為重金屬離子能夠與蛋白質作用,使得蛋白質變性而喪失其生理功能而危及生命

  4. 醫療上用X 射線檢查腸胃用硫酸鋇不用碳酸鋇的原因是碳酸鋇可溶於酸產生使人中毒的Ba2+,而硫酸鋇不溶於水,也不容於胃酸***胃酸即鹽酸,注意不是硫酸***

  5. 維生素不能提供能量,他的作用是調節人體的新陳代謝

  6. 鈉、鉀、鈣不是人體內的微量元素

  7. 菠菜不能與豆腐同時食用的原因是菠菜裡的草酸和草酸鹽能和豆腐中的鈣離子生成難以吸收的沉澱物

  8. 加碘鹽中加入的不是單質碘***碘單質有毒***,而是碘酸鉀,碘酸鉀在加熱時會分解為碘化鉀和氧氣

  9. 缺碘會導致甲狀腺症,但是碘過量會導致人體不適,因此,即使是必須元素也有攝入量的問題,不足或過量都會影響人體健康

  10. 聚氯乙烯有毒,不可以作為食品包裝袋,食品包裝袋中常用的是聚乙烯,他是由乙烯在高溫催化劑下斷開雙鍵形成的,由於聚乙烯的碳鏈長度和形狀不同,因此聚乙烯是混合物

  十二、化學實驗專題***重點***

  1. 一般原則

  ***1*** 實驗室製取氣體時,先裝配儀器,再檢查裝置氣密性,檢查無誤後裝藥品

  ***2*** 給物質加熱時,先預熱,再對準有藥品的部位加熱

  ***3*** 點燃可燃性氣體時,先驗純再點燃

  ***4*** 稱量時先加質量大的砝碼,再加質量小的砝碼,最後移動遊碼

  ***5*** 稀釋濃硫酸時,先將水倒入燒杯中,再將濃硫酸緩緩倒入水中

  ***6*** 進行化學反應時,一般先裝固體藥品,再加液體藥品

  ***7*** 氣體淨化時,先除雜,再幹燥

  ***8*** 在實驗桌上,易燃、易爆、強氧化***品要分開放置,特別是要遠離火源

  ***9*** 實驗完畢後的廢液和廢棄物要倒入指定容器,不得隨意丟棄或放入原瓶

  2. 各類儀器的使用注意事項

  ***1*** 試管:反應液體的體積不得超過試管容積的二分之一,加熱時不超過三分之一,加熱前要先將試管外壁擦乾,用試管夾從下方套入試管從上至下三分之一的位置

  ***2*** 燒杯:反應液體的體積不超過燒杯容積的三分之二,加熱時下方墊石棉網

  ***3*** 燒瓶、錐形瓶:使用規則基本同燒杯

  ***4*** 滴瓶:滴管專用,用後不得沖洗,不得混用

  ***5*** 細口瓶、廣口瓶:不得直接加熱,細口瓶盛放鹼液要用橡膠塞,因為鹼可以和玻璃中的二氧化矽反應

  ***6*** 量筒:不可加熱,不可以作為實驗容器,不可以量取熱的溶液或液體,這樣會使得刻度受熱膨脹而不準確

  ***7*** 漏斗:過濾時漏斗頸尖端應該緊貼承接濾液的容器內壁

  ***8*** 蒸發皿:能耐高溫,但不宜驟冷

  ***9*** 冷凝管:冷凝水從下口進、上口出,另外,易見光分解的物質要裝在棕色瓶中貯存

  3. 實驗室製取氣體

  ***1*** 判斷氣體發生裝置的依據:反應物狀態和反應條件

  ***2*** 判斷氣體收集裝置的依據:氣體的密度、溶解性和是否能與空氣中的物質發生反應

  ***3*** 長頸漏斗+錐形瓶的裝置氣密性檢查:用彈簧夾夾住另一端的導管口,向長頸漏斗中 注水,若液麵不下落,而是在漏斗中形成一段水柱,說明氣密性良好

  ***4*** 排水集氣法:收集不溶於水的氣體,優點是較為純淨,缺點是不夠乾燥

  ***5*** 排空氣法:收集可溶於水,又不易和空氣中的成分反應的氣體,優點是乾燥,但不夠純淨

  另外,若製取一種氣體有多種方法,儘量選擇不需加熱的,這樣既操作簡單,又符合節約能源的實驗原則

  ***6*** 驗滿:氧氣:帶火星的木條,木條復燃;二氧化碳:燃著的木條,木條熄滅,均放在瓶口

  ***7*** 檢驗:氧氣:帶火星的木條伸入瓶內復燃;二氧化碳: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變渾濁,均為化學變化

  4. 驗證空氣的組成***氧氣的體積分數***

  ***1*** 不使用硫和碳的原因:反應生成了氣體

  ***2*** 不使用鐵的原因:鐵在空氣中不燃燒

  ***3*** 誤差分析:偏小:紅磷不足、裝置氣密性較差、沒有完全冷卻就打開了彈簧夾

  偏大:點燃紅磷後沒有及時將膠塞塞住,導致瓶內空氣受熱逸出或燃燒時沒有將彈簧夾夾緊, 瓶內空氣受熱從導管逸出

  5. 溶液的配置

  ***1*** 步驟:計算、稱量、溶解、裝瓶

  ***2*** 稱量氯化鈉時兩邊盤中均要墊紙***大小相同***,稱量氫氧化鈉則要在燒杯中進行

  ***3*** 量筒的使用:如要量取 40mL 水,先倒水至 35mL,再逐滴滴加至 40mL,量筒要放在桌子上,不得手拿,要平視凹液麵***水銀為凸液麵***讀數

  ***4*** 導致質量分數偏大的原因:將水從量筒中倒至燒杯中時有濺出,讀量筒示數時俯視讀數

  ***5*** 導致質量分數偏小的原因:溶質晶體不純、少備用蒸餾水潤洗後再配置溶液、用量筒取水時仰視讀數、稱量時左碼右物

  另外,攪拌或轉移時有液體濺出不影響質量分數

  6. 粗鹽提純

  ***1*** 步驟:溶解、過濾、蒸發、結晶、計算產率

  ***2*** 玻璃棒的作用:溶解時加快溶解、過濾時引流、蒸發時防止液體飛濺、轉移氯化鈉晶體

  ***3*** 計算產率不應為 1,若大於等於 1 或非常接近 1 則是計算錯誤或沒有提純完全

  ***4*** 導致產率偏小的原因:溶解或過濾不完全,蒸發時沒有將固體完全移出蒸發皿,溶解或蒸發時溶液大量飛濺等

  ***5*** 導致產率偏大的原因:穿濾***濾紙破損***

  7. 常見離子的檢驗和除雜

  除雜的一般原則:不引入其他雜質

  以下凡是加入某離子,均視為加入含有該離子的物質,加入的另一種離子需要按照實際情況具體分析

  ***1*** 硫酸根:取樣品加入氯化鋇,有白色沉澱,再加稀硝酸沉澱不溶解除雜方法:加入鋇離子

  ***2*** 碳酸根:取樣品加入氫氧化鈣,有白色沉澱除雜方法:加入鈣離子

  ***3*** 氫氧根:取樣品加入硫酸銅有藍色沉澱,再加入硫酸沉澱溶解,沒有氣泡生成,或將沉澱加熱,生成黑色固體

  除雜方法:加入氫離子***酸***

  ***4*** 氯離子:取樣品加入硝酸根,有白色沉澱,再加稀硝酸沉澱不溶解除雜方法:加入銀離子

  ***5*** 鈣離子:取樣品加入碳酸鈉,有白色沉澱,而加入稀硫酸則不產生沉澱***或很少*** 除雜方法:加入碳酸根

  ***6*** 鋇離子:取樣品加入稀硫酸,有白色沉澱,再加入稀硝酸沉澱不溶解除雜方法:加入硫酸根或碳酸根

  ***7*** 鎂離子:取樣品加入氫氧化鈉,有白色沉澱,沉澱可以溶於酸

  除雜方法:加入氫氧根

  8. 氣體的除雜和乾燥

  ***1*** 水蒸氣:取樣品冷卻後與無水硫酸銅混合,硫酸銅變藍

  除雜方法:生石灰、濃硫酸、固態的氫氧化鈉、無水氯化鈣等,需要具體分析

  ***2*** 除氧氣:通過灼熱的銅網

  ***3*** 二氧化碳中除一氧化碳或氫氣:通過灼熱的氧化銅,若除去氫氣則還要進行乾燥

  ***4*** 除二氧化碳:通過氫氧化鈉溶液

  ***5*** 乾燥劑:固態氫氧化鈉和生石灰:不能用來乾燥酸性氣體,如二氧化碳

  ***6*** 濃硫酸:不能幹燥鹼性氣體,如氨氣

  9. 化肥的檢驗:

  ***1*** 看顏色:磷礦粉為紅色

  ***2*** 加水溶解:磷酸三鈣不溶於水

  ***3*** 與熟石灰混合研磨:若有刺激性氣體放出則為銨態氮肥

  10. 化纖的鑑別

  羊毛是蛋白質的一種,其織物接近火焰時,先蜷縮,燃燒時有燃燒毛髮的焦臭味,燃燒後灰燼較多,為帶有光澤的硬塊,用手指一壓縮就會成粉末;而化纖織物,如錦綸接近火焰時迅速蜷縮,灰燼為灰褐色玻璃球狀,結焦,不易破碎

  11. 鑑別黃銅和黃金:取樣品加入稀鹽酸,樣品部分溶解且有氣體放出的是黃銅,沒有明顯現象的是黃金

  初三化學的學習方法

  很多剛接觸化學的同學都會感覺化學很繁雜,又難記,特別是元素符號、化學式和化學方程式,更不知從何記起,記過就忘。考起試來,明明知道的東西總是答不完整,那麼如何學好初三化學?

  1、初三化學除了學生自己做的探究實驗外,可以不必預習,但一定要每天課後要進行復習,把當天學過的知識點當天記清楚;每週要進行一次周複習,把本週學過的概念、理論、實驗方法和要求、現象、注意事項等做總結性的整理複習。因為化學科中的很多東西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幾乎沒有這種概念,即使有,理解上也有較大的偏差,因此,只有通過不斷的複習,才能讓這些概念在大腦中留下深刻印象。

  2、記憶化學式、化學方程式要用化學的方法。我們的同學有些從幼兒園就開始學英語了,最少的也是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學英語,他們從小就學習拼寫英語單詞的習慣。而當接觸化學式、化學方程式時,有些同學就會情不自禁地用記英語單詞的方法來記憶,這就造成了記憶的困難了。化學式、化學方程式要用化學的方法來記憶,也就用名稱來記憶化學式和化學方程式。如記憶碳酸氫銨***NH4HCO3***,看起來有點複雜,其實按化學方法來記憶就不難了。從後入前讀,從前往後寫:銨根***+1價***氫***+1價***碳酸根***-2價***,判斷正負化學價代數和為0,這樣,只要記住了元素符號、原子團及它們在化合物中的化合價,根據物質的名稱就能寫出它的化學式。化學方程式也是這樣,在化學式的基礎上,要理解反應的特點,掌握反應物、生成物和反應條件,這樣根據物質的名稱,寫出後再進行配平。如硫酸銅溶液中滴入氫氧化鈉溶液的化學方程式,只要記住硫酸銅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氫氧化銅沉澱,然後根據物質名稱寫出化學式,最後進行配平,就容易多了。

  3、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方法要熟練掌握,要點和注意事項要記憶清晰;實驗室製取氣體的方法原理、儀器選擇、收集方法、誤操作造成的後果要理解;探究實驗注意設計時要有儀器、藥品和操作過程,別寫成了實驗原理。由於實驗條件的限制,我們不可能所有的實驗都讓大家反覆做,因此,對做過實驗的實驗報告在考前都要作為複習資料進行復習。

  4、化學計算在現在的中考中,難度都在降低,而且多數以填空的形式出現。因此,化學計算題得高分已經不再是智力因素的問題了,而主要是在於審題、格式***表達方式***和計算的準確性等,因此,平時養成良好習慣最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