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數學銜接學習方法

  目前中小學生數學學習中存在著嚴重脫節現象,一部分學生進入初中後不適應新的學習方式,成績下降甚至出現嚴重分化。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一些。

  不少小學生進入初一後,開始接觸解題新方法時,還是習慣用小學時的方式來求解,無法適應新方法的學習。小學數學基礎越是好,這種思維的轉換越是緩慢,甚至有些學生一學期結束了還弄不明白新的解題思路。因此,做好小學初中數學學習的銜接,使學生儘快適應中學數學的思維,是一個重要任務。

  和小學不一樣,初中數學的課堂教學容量變大,小學裡教了六年的加減乘除,初一隻用一個月教完。面對全新的數學學習,如何才能讓自己不掉隊呢?

  首先,要學會聽課,提高計算能力。初中老師不會再像小學老師那樣,直接告訴學生哪些內容要記下來。學生要學會聽課,學會做筆記,自己分清知識的重點。初中數學學習計算量比小學增大了不少,需要學生快速準確地用口算或者心算完成。

  其次,要培養空間立體想象能力。數學的基礎知識主要包括計算、空間想象、數量關係、應用公式等。小學生的抽象思維較弱,對符號、數字、影象等不夠敏感,而這恰恰是初中數學學習所需要的。建議學生多從數學角度思考日常生活,如身邊建築物的體積等,這樣初一數學的學習就會輕鬆很多。

  另外,要變“數”為“式”。初一數學開始涉及方程式,而小學數學多是算術題,面對這期間的斷層。學生可以在暑期進行預習鞏固,適應方程式學習。

  最後,要強化“0”知識。“0”是一個很明顯的分界點,小學生接觸的都是正數,而初中開始接觸負數,一些學生往往就把“0”忽略了。小學和初中數學無論在思維還是計算方法上都有很大區別,家長要注意幫助孩子找到適合孩子的方法,順利過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