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詩歌鑑賞全套解析與七種答題格式

  詩歌鑑賞一直都是所有學生的痛,包括家長們都是一樣的。在從小學到高考的那一段時光裡,我們都很羨慕那些詩歌鑑賞滿分的人,而自己經常是1分、2分的。那麼今天就讓孩子們來了解一下怎麼學習詩歌鑑賞,詩歌鑑賞怎麼樣才能得高分?小編整理了相關資料,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小升初詩歌鑑賞全套解析

  考查的內容有以下幾點:

  考查對詩意的理解;

  考查對語言的品味;

  考查對寫作技巧的分析;

  考查對詩歌文體知識和詩人生平的掌握。

  一、分類

  古體詩

  包括古詩***唐以前的詩歌***、楚辭、樂府詩。

  ①楚辭體:是戰國時期楚國屈原所創的一種詩歌形式,其特點是運用楚地方言、聲韻,具有濃厚的楚地色彩。東漢劉向編輯的《楚辭》,全書十七篇,以屈原作品為主,而屈原作品又以《離騷》為代表作,後人因此又稱“楚辭體”為“***”。

  ②樂府:樂府是自秦代以來朝廷設立的管理音樂機構,漢武帝時期大規模擴建,從民間蒐集了大量的詩歌,後人統稱為漢樂府。後來樂府成為了一種詩歌體裁。

  近體詩

  與古體詩相對的近體詩又稱今體詩,是唐代形成的一種格律體詩,分為兩種,其字數、句數、平仄、用韻等都有嚴格規定。

  ①一種稱“絕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簡稱五絕,七言的簡稱七絕。絕句,又稱截句、斷句、絕詩,四句一首,短小精萃。它是唐朝流行起來的一種詩歌體裁,屬於近體詩的一種形式。二、四句要押韻,第三句不能押韻,首句可入韻,也可不入韻。

  ②一種稱“律詩”,每首八句,五言的簡稱五律,七言的簡稱七律,超過八句的稱為排律***或長律***。通常以8句完篇的律詩,每2句成一聯,計四聯,習慣上稱第一聯為破題***首聯***,第二聯為頷聯、第三聯為頸聯、第四聯為結句***尾聯***。每首的二、三兩聯***即頷聯、頸聯***的上下句習慣是對仗句。排律除首尾兩聯不對外,中間各聯必須上下句對仗。律詩要求全首通押一韻,律詩通常押平聲韻;第二、四、六、八句押韻,首句可押可不押。

  二、詩詞的內容

  ***1***寫景抒情詩,歌詠山水名勝、描寫自然景色。

  ***2***詠物言志詩,通過所詠之物寄託詩人品質或理想。

  ***3***即事感懷詩,因一事而引發感慨。

  ***4***懷古詠史詩,以歷史典故為題材,或借古諷今,或抒發感慨。

  ***5***邊塞征戰詩,描寫邊塞風光和戍邊將士的軍旅生活等。

  三、詩詞中的人物形象

  ***1***豪放灑脫的形象,如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2***憂國憂民的形象,如杜甫的“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3***樂觀豁達的形象,如劉禹錫的“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4***慷慨悲壯的形象,如范仲淹的“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

  ***5***忠心報國的形象,如蘇軾的“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6***躊躇滿志的形象,如辛棄疾的“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四、詩詞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不畏艱難、憂國憂民、建功立業、思念家鄉、想念親人、感嘆世事、壯志難酬、孤傲脫俗、悽清哀婉、熱愛山水、豁達豪邁、愁苦孤寂、嚮往美好、恬淡自樂、離愁別緒、焦慮矛盾、遭貶憤世、懷才不遇、惆悵悲涼、躊躇滿志等。

  五、詩歌的語言

  ***1***清新。如杜甫的“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2***平實。如陶淵明的“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3***絢麗。如李白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4***明快。如李白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5***含蓄。如李商隱的“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6***洗練。如賈島的“閒居少鄰並,草徑入荒園”。

  ***7***豪邁。如蘇軾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六、詩詞的藝術風格

  ***1***雄渾。如王維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2***豪放。如李白的“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3***沉鬱。如杜甫的“安得廣廈千萬間,大辟天下寒士俱歡顏”。

  ***4***婉約。如柳永的“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5***悲慨。如陳子昂的“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6***曠達。如蘇軾的“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7***平淡。如王維的“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古詩鑑賞的七種答題格式

  一、人物形象:身份+性格+情感

  例1.閱讀下面一首詞,然後回答問題。

  點絳脣***李清照***

  蹴罷鞦韆,起來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見客人來,襪剗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問題:詞人在詞中刻畫了怎樣的藝術形象?

  〔簡析〕上片寫身份,寫人物神態,也烘托了人物嬌美的風貌。下片寫性格,把一個少女驚詫、惶遽、含羞、好奇以及愛戀的心理活動,栩栩如生地刻畫出來。在我們心中立起了一個天真純潔、感情豐富卻又帶著幾分矜持的少女形象。

  二、詩歌意象含義:表層含義+深層含義***即解釋詩句***

  例2.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

  瀑布***李忱***

  千巖萬壑不辭勞,遠看方知出處高。溪澗豈能留得住,終歸大海作波濤。

  問題:簡要分析詩中塑造的“瀑布”這一意象。

  〔簡析〕涓涓細流不辭辛苦,彙集成一落千丈、雄偉壯觀的瀑布,而後又謝絕溪澗的挽留,繼續向前,決心化作洶湧澎湃的波濤。***表層含義***這“瀑布”乃是胸懷大志、不懼艱難、不達目標誓不罷休的志士的化身。***深層含義***

  三、所抒感情:通過什麼內容+抒發***寄寓/揭露/表達***什麼感情

  例3.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後回答問題。

  畫眉鳥***歐陽修***

  百囀千聲隨意移,山花紅紫樹高低。  始知鎖向金籠聽,不及林間自在啼。

  問題:從詩中領悟到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簡析〕通過“林中鳥”與“籠中鳥”不同境遇的對比,表達了對自由的熱情讚美,對束縛個性、禁錮思想、窒息性靈的憎惡和否定。

  四、體會意境:客觀形象+主觀感受+交融了什麼意境

  例4.閱讀下面一首宋詩,然後回答問題。

  秋夜***朱淑真***

  夜久無眠秋氣清,燭花頻剪欲三更。鋪床涼滿梧桐月,月在梧桐缺處明。

  問題:此詩無一“情”字,而無處不含“情”。請從三、四句中找出最能體現詩人感情的一個字,並在對全詩整體感悟基礎上,簡要分析詩人在這兩句詩中是如何營造意境的。

  〔簡析〕“涼”。“涼”字既寫天涼,又寫心境的孤寂***或心涼***。由床上之月寫到天上之月,過渡***頂真***巧妙;愁情、涼床、月影和梧桐,共同營造出孤寂***離愁別怨***的意境。***答“缺”字,言之成理亦可。***

  五、品味關鍵詞句:含義+手法+表達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例5.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後回答問題。

  玉樓春***宋祁***

  東城漸覺風光好,縠***hǘ有皺紋的紗***皺波紋迎客棹。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

  問題:對詞中“紅杏枝頭春意鬧”的“鬧”字,你認為寫得好不好?為什麼?

  〔簡析〕本題考查的是對古人煉字妙用的理解闡釋。作者用一個“鬧”字,不僅讓人覺得杏花綻放得熱烈,甚至還使人聯想到花叢中蜂蝶飛舞,春鳥和鳴,把一派春意盎然、生機蓬勃的景色表現得淋漓盡致。

  六、賞析表達技巧

  1、賞析修辭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達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例6.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

  登金陵鳳凰臺①***李白***

  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注]①此詩作於天寶年間,作者被排擠離開長安,南遊金陵時所作。

  問題:分析尾聯的修辭效果及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簡析〕“日”喻帝王,“浮雲”喻小人,比喻修辭格的運用含蓄地表達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表達皇帝被奸邪矇蔽而自己報國無門的傷痛,抒發了憂國傷時的情懷。

  2、賞析表達方式:怎樣敘***描寫***+敘***描寫***什麼+抒什麼情

  例7.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

  漫成一絕***杜甫***

  江月去人只數尺,風燈照夜欲三更。沙頭宿鷺聯拳靜,船尾跳魚撥剌鳴。

  問題:賞析這首詩描繪了怎樣的一幅美景。

  〔簡析〕詩歌從水中月影寫起,生動描寫了白鷺蜷曲著身子,恬靜地夜宿在月光籠照下的沙灘,船尾大魚躍出水面而發出撥剌的響聲,一動一靜構成了江上月夜寧靜的美景。

  3、賞析表現手法:手法+表達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例8.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

  春行即興***李華***

  宜陽城下草萋萋,澗水東流復向西。  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

  問題:***1***這首詩的三、四兩句運用了哪種修辭方法?請具體說明。

  ***2***古人在談到詩歌創作時曾說:“作詩不過情、景二端。”請從“景”和“情”的角度來賞析這首詩。

  〔簡析〕***1***修辭方法:對偶。“芳樹”對“春山”,“花”對“鳥”,“自落”對“空啼”。

  ***2***這首詩寫了作者“春行”時的所見所聞:有草有水,有樹有山,有花有鳥,可謂一句一景,且每個畫面均有特色。但詩又不是純粹寫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詩中“花自落”、“鳥空啼”之景都顯出了山中的寧靜,從中更透出一絲傷春、淒涼之情。

  七、概括評價詩歌內容:這是一首什麼樣的詩+詩歌各句分別寫了什麼+通過什麼手法+抒發什麼情感+評價***總分總式***

  例9.閱讀下面一首宋詩,然後回答問題。

  春日偶成***程顥***

  雲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時人不識餘心樂,將謂偷閒學少年。

  問題:試從內容主旨方面賞析這首詩。

  〔簡析〕這首詩描繪了風和日麗的春天景色。一二兩句寫景:天空中有淡淡的白雲、柔和的春風、和煦的日光,地上有紅花、綠柳、碧水。上下輝映,生機盎然。三四句抒發春日郊遊的愉快心情。“偷閒學少年”,平淡之中寓深意,表達了詩人怡然自得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