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好化學的七點建議

  化學是一門神奇的科學學科,它神祕,充滿了事物的無窮奧妙,想學習好這門科目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也不是無法觸及,小編為各位同學帶來了一篇學好化學的學習方法,希望能幫助到同學們。

  方法一:逆向思考,提出問題

  這種方法的具體做法是對某些化學事實從反向進行思考,改變某一或某些化學事實的敘述方式,變正向敘述為逆向敘述為逆向敘述,從逆向提出問題。例如,《序言》中提到:在化學變化中常伴隨放熱、發光、變色、放出氣體等現象的發生。在學習過程中,我們可以從逆向的角度提出“伴隨放熱、發光、變色、放出氣體等現象的發生的反應是否一定為化學變化?”問題。

  方法二:覺察異常,發現問題

  該方法通過觀察某一事物或某一過程中的“異常點”,從而有針對地提出問題。由於“異常點”中往往隱含許多問題,於是,學習過程中要善於抓住異常之處發現問題。例如,在日常生活中,用容器盛裝固體物質,容器的口總是向上的,而《序言》[實驗4]中,盛裝固體鹼式碳酸銅的試管其管口卻是要略微向下傾斜,這是為什麼?

  方法三:善於對比,發現問題

  化學事實往往存在相同或相異的地方,學習過程中要善於對不同的事物或化學事實進行對比,通過比較事物間的不同提出有關問題。氧氣和臭氧均為只有氧元素組成的單質,那麼,“它們是否屬於同中物質?其性質是否一樣?”又如,在氫氣還原氧化銅的實驗中氫氣必須“早通遲撤”,而酒精燈加熱卻要“遲到早撤”,這是為什麼?能否調換順序?

  方法四:窮追不捨,刨根問底

  具有某種屬性的物質往往有多種,而且某種物質通常具有多種屬性***如用途***。課本限於篇幅或其他原因,不可能對有關事物的屬性一一加以羅列。學習過程中,應學會窮追不捨,發現問題。如,課本中有談到“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一種微粒”,這裡說分子僅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一種微粒。那麼,“除了分子之外,還有那些微粒可以保持物質的化學性質呢?”

  方法五:聯絡實際,發現問題

  實際生產生活中存在許多化學現象,其中隱含許多化學知識,學習時,要善於聯絡實際,發現問題。如“油庫為何要嚴禁煙火?”“乾燥的夏天為何常見鬼火現象?”等等。

  方法六:探求因果,提出問題

  抓住事物內部的因果關係,由“果”導“因”或由“因”推“果”。這是常見的發現問題或提出問題的一種方法。我們知道,元素的結構、性質和用途之間存在下列關係:

  用途

  結構 性質 製法

  儲存

  於是,學習過程中,抓住“果”***物質的性質或用途***來探求“因”***物質的結構或性質***;或抓住“因”推到事物的“果”。如進行氧氣用途的學習時,可以提出“氧氣為何可以用於鍊鐵、航天和氣焊?”問題。

  方法七:改變概念的和外延,提出問題

  化學概念包含和外延兩部分。所反應的是事物的本質屬性的總和;而外延是指概念的物件範圍。如“單質”和“分子”的概念其和外延可以表示如下:

  概 念 內 涵 外 延

  單質是指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淨物 同種元素組成 純淨物

  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一種微粒 物質化學性質 微粒

  通過改變概念的或外延,可以提問:***1***“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屬於單質”;***2***“分子是保持物質性質的一種微粒”。這兩種說法是否正確?

  上面介紹七種常見的發現問題或提出問題的途徑,掌握這些途徑,將有助於發現問題。希望同學們在學習過程中善於利用以上途徑,經常問一問、想一想,努力提高學習能力。